毒驾的取证和检测技术研究

2020-11-24 20:25杨飞宇
犯罪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筛查毒品药物

杨飞宇 马 克 吴 敏 孙 颖

关键字:毒驾;执法现状;检测技术

“毒驾”(driving under the influence of drugs,DUID)是指驾驶员在滥用药物影响下的道路驾驶行为。因为服用的毒品毒物损害其完成驾驶等复杂任务所必需的大脑功能,所以在国际上普遍称作司机的驾驶能力受到损伤的驾驶行为,俗称“毒驾”。“毒驾”与“酒驾”一样对道路安全危害极大,但是其取证和量刑的复杂程度却远超酒驾。在世界范围内,随着执法者和检察官越来越多地将吸毒驾驶案件提交法院,执法者和法官都需要了解这一领域研究的现状,并通过应用有效的量刑参数和基于证据的量刑来提高公共安全。而吸毒驾驶裁决中最紧迫的问题是一些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如取证方式、药物识别专家(Drug Recognition Expert, DRE)技术的应用、现场的快速检测技术、辨别伤害来源是医用药物还是滥用药物、不同种类药物对驾驶能力的影响以及嫌疑人体内药物的浓度水平等,这些技术最终直接影响着事故的定性,公民的道路安全,影响着“毒驾”行为的制裁和防范。

一、“毒驾”在不同国家的执法情况

世界上有许多不同类型的实验室都在对毒驾中的药物和药物影响进行着评价和研究,为毒驾的执法提供科技支撑。这些实验室包括私人商业临床实验室、国际和地区实验室、不同国家的政府实验室以及医院和临床实验室。他们在毒驾问题上的研究各有侧重、资源和专业水平也不尽相同,对不同样本类型的测试范围、敏感性和评价方法也不尽相同。欧盟曾于2007年开始,开展过一次为期5年的最大规模和最重要的药物和驾驶研究项目。研究涉及了17 个欧盟成员国和挪威,有参与国的5 万多名司机提供了唾液样本、血液样本或两者兼而有之。结果表明,酒精是一般驾驶人群中最常见的检出物质,大麻是司机最常使用的非法药物,其次是可卡因,苯丙胺和非法阿片类的检测出频率较低。严重受伤或死亡的司机使用非法药物的情况各国各不相同。研究还发现,在欧洲受伤或死亡的司机中,酒精是他们饮用最多的物质,在司机严重受伤或死亡中,单独使用非法药物的情况并不常见,在大多数情况下,非法药物与其他精神活性物质(主要是酒精)结合在一起,大麻是最普遍的非法药物之一,其次是可卡因和安非他明。更为重要的是,此研究就不同药物对驾驶行为的损伤程度以及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予以明确,使得执法者可以根据驾驶人员体内非法药物的量来有效地评估其对驾驶行为的损伤,从而更加客观地执法。当前,英国、法国等国采取了阈值为零的法律法规,即检测到药物就违法,而有些国家如中国、美国、比利时等国采取了设置一定阈值的法律法规,即检测到药品的浓度要达到一定剂量才裁定为违法。〔2〕Vincent Di Fazio MSc , Driving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ocaine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Basic Drugs in Oral Fluid Obtained During Roadside Controls and a Controlled Study With Cocaine Users , Drug Test Anal.2018;1-12.

二、毒驾取证和检测情况

“毒驾”的检测并不像“酒驾”采用呼气测试,在交通案件事故调查中,只有嫌疑人在酒精测试为阴性时,才会对药物进行测试。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药物测试比只检测酒精要昂贵得多,在美国,一个典型的药物测试的成本在100-300 美元,而血液测试酒精的成本是25-35 美元。同时,在欧美国家还存在一种现象,犯罪嫌疑人酒驾和毒驾有时会同时发生,在这种情况下,酒精影响和药物影响的判断更为困难,所以执法者往往会放弃或减少与毒品有关的指控,以确保定罪与酒精相关罪与非罪的指控。

(一)常见筛查技术

药物识别专家技术是一套系统化、标准化的程序,用来确定被测试者是由哪一类或哪几类药物引起的“毒驾”。药物识别与评估程序由12 个步骤组成,任何药物测试专家对被测试者实施药物识别与评估都采取同样的方式和步骤,不会增加或者删减任何步骤:酒精呼吸测试;与实施逮捕的警察的交流;初步检查与第一次脉搏测试;眼睛检查;意识活动测验;生命体征与第二次脉搏测试;暗室检查;肌张力检查;注射部位检查与第三次脉搏测试;讯问被测试者;药物测试专家的分析和意见;毒理学检查。在该方法中,除了第一步酒精呼吸测试和最后一步毒理学检验之外,其他都由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对被测试者通过谈话、检查生理反应、心理测试,根据不同药品对人身体的生理反应,对被测试者的醉酒或者服药情况进行快速检验。因此,该方法需要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进行,对人员素质要求较高。〔3〕王鸿飞、皇甫一润、张韦凡、周亚红:《“毒驾”以及毒品快速检验研究》,载《自然科学》2018年第2 期,第132-138 页。

毒驾检测中还有一种常见的筛查手段是路边口腔唾液筛查。澳大利亚警方的做法是在路边对司机进行毒驾筛查,路边药物筛查允许警察随机拦截司机并收集唾液样本,然后对司机的口腔唾液进行测试,与酒精测试很相似,主要的筛查目标物是四氢大麻酚、甲基苯丙胺和3,4-亚甲二氧-n-甲基安非他明等,这种做法被证明可以有效而持续威慑毒驾犯罪的发生。澳大利亚采用的是零容忍法律,对毒驾危险性给予了最高的警告。虽然路边筛查的快速检测技术一般是基于免疫技术的试剂板,但最终案件判决是要基于实验室的气相色谱-质谱或者液相色谱-质谱技术来确定的。比利时从2010年以来一直使用口腔唾液筛查,虽然假阳性结果会出现,但是这种方法被认为是有效的,而且只有当血浆中或口腔唾液中检测到的四氢大麻酚、可卡因或其代谢物苯甲酰爱康宁、吗啡、安非他明或3,4-亚甲二氧-n-甲基安非他明的浓度高于相关法律规定的最低限值时,才会对行为人进行处罚。根据比利时的法律规定,可卡因和苯甲酰爱康宁在口腔唾液中的最低限为10 纳克/毫升,在血浆中的最低限为25 纳克/毫升。〔4〕S. M. R. Wille ,Prevalence of New Psychoactive Substances and Prescription drugs in the eBlgian Driving under The Influence of Drugs Population. Drug Test Anal. 2018;10:539-547.

事实上,唾液检测结果和血液、尿液检测结果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唾液检测易于收集,对人体损伤小,避免了抽血取样或尿液取样涉及的伤害和隐私问题,同时初步测试和实验室确认的收集都可以由非专业培训人员直接在现场进行,结果所需时间大大减少。但是,这种方法的结果受个体口腔环境的影响大,所以无法准确评估药物对驾驶员的驾驶行为的真实影响。而血液检测结果才能给出更为科学和客观的评价,因此,实施路边的口腔唾液筛查真正的目的不是证明驾驶员驾驶能力受到了损害,而是侧重于证明驾驶员最近的药物使用情况,并使执法者能够更加快捷的筛查出嫌疑人,使得执法程序更便捷,同时对毒驾司机产生威慑作用。

(二)毒驾中常用的药物

在以往的毒驾研究中,氯胺酮、吗啡、甲基安非他明和阿拉伯茶主要在亚洲地区使用,而安非他明、苯二氮卓类药物和大麻素类药物主要在美国等地使用,合成大麻素、阿片类和可卡因等药物主要在欧洲使用。但是报道的结果往往会滞后于实际的毒驾情况,这不仅由于调查工作需要大量时间,还因为非法药物使用情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例如,美国在2016年的研究调查发现,芬太尼已经成为10 种毒驾中最常见的药物之一,在2017年到2019年的实际案例跟踪研究又发现,芬太尼对驾驶人员的驾驶能力有明显损伤,对道路安全有很大威胁。〔5〕Timothy P. Rohrig , Fentanyl and Driving Impairment,Journal of Analytical Toxicology,2020,DOI:10.1093/jat/bkaa105.2019年巴西的一项调查研究发现,驾驶者吸毒出现了安非他明使用减少,可卡因使用增加的特点。可见,不同国家毒驾使用的药物是有差异的,不同药物对驾驶损伤的特点也不尽相同,相关部门对这些数据定期跟踪和调查也是非常有必要的。〔6〕Lucio Garciade Oliveira, Driving under the Influence of Psychostimulant drugs: Effects on Cognitive Functioning among Truck Drivers in Brazil.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F: Traffic Psychology and Behaviour,2020,68:336-347.

(三)检查难点

多年来,世界各国的研究者在不断推进毒驾的检测技术,尤其是对毒驾者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有很多,但是因为毒驾涉及的药物种类多、代谢物复杂、取样困难以及驾驶者损伤程度识别繁琐等因素,使得毒驾的执法困难重重。

第一,在预防毒驾的执法过程中,路边的筛查技术是关键,而对于大量车辆的路边筛查,快速无损伤是最佳的检测方法,但是目前的路边唾液筛查技术都是初步筛查,而且也只针对几种常见的药物进行检测,牺牲了一定的准确性,不能作为证据使用,最终要经过法庭科学实验室的检测结果验证。

第二,在毒驾肇事案件的检测过程中,样本的第一时间获取与检测是案件定性的关键,因为毒品毒物在体内的代谢随时间变化很大,错过了事故发生与抽血或取得尿样的时间,也会造成结果的偏差。考虑到经济成本和技术成熟度,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在第一时间对每一位肇事驾驶员是否服用药物进行筛查或者是检测,这也造成了毒驾量刑时难于评估药物在事故发生时对驾驶能力损伤的程度。

在现今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不良贷款率的高低不仅与银行自身的经济状况息息相关,还与宏观经济对企业的影响程度有着重要的联系。如若我国的经济能尽快恢复较好较快增长的状态,当局也能够在适当、有效的范围内进行宏观政策的调控,那么势必会改善商业银行的不良贷现状。如若在此基础上,银行本身还能够加强自身贷款的要求,提高借贷门槛,根据影响因子调节各因素指标,那么不良贷款率的降低也就指日可待了。下文则对不良贷改善的具体措施进行谈论。

第三,只有建立一套科学全面的调查方法后,才可以展开对“毒驾”统计学调查和其影响的社会调查。一个地区毒驾的治理和道路安全提升过程中,既要考虑到执法的目标明确,又要尽可能降低执法过程中的人力和物力等相关成本,相关部门很有必要掌握这个地区毒驾的主要吸食药品的种类、来源,毒驾司机的年龄段、工作属性、群体分布、性别比例以及毒驾的高发时间等,有针对性的出台治理和防范措施,这也是难度较大的工作。

综上所述,目前的“毒驾”的执法与量刑还存在诸多技术困难,各国和地区情况不尽相同,没有现成的技术标准,其中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毒品毒物的快速检测技术,因为只有科学客观的检测技术作为基础,才可以实现毒驾行为的合理查处与处置。

三、毒品毒物的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

众所周知,司机在受到药物的影响后,大大增加了事故中重伤或死亡的风险,所以许多国家都在考虑增加执法力度和提高检测水平。加强执法和打击非法药物影响下的驾驶行为,不仅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还可以通过威慑增加道路安全性。然而,执法水平的提高也涉及到各种社会成本,例如检查和控制设备,警力和工作时间的成本,以及在路边暂停执行情况下的额外检测和司法费用。所以,何种技术适用于毒驾的检测,且在经济和社会效益上都能收效明显,也是需要不断解决的问题。国内外也有很多检测试剂盒用于毒驾的检测,如OrAlert, DrugTest 5000, Rapdid STAT, Cozard DDS, Drug Wipe5+, Oralab6,BIOSENS Dynamic, Oratect 等产品,国内也有一些厂家有类似产品,这些产品在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上各不相同,且检测的目标物范围也不尽相同。除此以外,还有一些技术正在面向毒驾领域进行研究。

(一)免疫层析检测技术,

免疫层析检测技术是20 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兴免疫检测技术,其原理是利用抗原-抗体免疫学反应和层析反应,达到快速、准确显色以检测待测物之目的。此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毒品检测领域,目前是各国最广泛使用的技术,欧美国家和国内都普遍使用该技术进行唾液和尿液的筛查。毒品免疫层析检测技术通常采用竞争法,国内外的免疫层析试纸显色都是通过纳米金标记技术,该技术以固定有检测线(包被抗原)和质控线(抗抗体)的条状纤维层析材料为固定相,测试液为流动相,标记抗体固定于结合垫,通过毛细管作用使待分析物在层析条上移动。虽然目前市场上的商业免疫试剂板的检测范围比较有限,但该方法因快捷、简便、直观,成本低,依然是世界各国路边筛查最重要也是最成熟的方法,目前还没有其他技术可以替代它。但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随着新精神活性物质等非法药物的滥用,目前的检测范围已经不能满足需求。

(二)电化学传感检测技术

电化学传感器是基于两种导体接界面上发生的电子转换变化的系统,它通过将待测物化学量转变成电学量从而进行传感检测。该技术在毒品毒物检测中利用电极材料对毒品毒物分子的特异反应,并实现将其转化成电信号的过程。电化学传感器通常对其目标分子具有较高的选择性,选择性能取决于电极的类型,如纳米粒子修饰电极、酶电极、免疫电极等常见的传感电极。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探索,也有很多此类传感器的研究报道,但在实际应用中,电化学传感器容易受到其他基质的干扰,会导致读数错误或误报警,同时电化学传感器的成本也较免疫层析检测技术更高,所以目前电化学传感器在毒品检测的实际应用很有限。

(三)光谱检测技术

常用的光谱法有红外光谱、荧光光谱、拉曼光谱、化学发光光谱和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等方法。光谱法具有高效、便捷、无损、环保等技术优点,最常见的是便携式红外光谱仪和拉曼光谱仪,操作简单且响应很快,且每种物质都有独特的特征谱线。但是,这些仪器方法更适合体外毒品毒物的快速检测,也就是干扰较少的纯品的检测,不适合于检测毒驾者血液、尿液或者是唾液中的低浓度毒品分子。究其原因,光谱方法不能解决基质干扰较高造成的分辨能力下降的问题,即使很多光谱仪器公司开发了一些基于混合物的算法来提高仪器的检测能力,但对于体液中多种毒品药品成分的检测依然是难题。因此,虽然有很多各类便携式的光谱仪器,但都无法在毒驾检测领域适用。

(四)微流控检测技术

微流控技术是使用微管道(尺寸为数十到数百微米)处理或操纵微小流体的系统所涉及的科学和技术,是一种精确控制和操控微尺度流体的技术,又被称为芯片实验室或微流控芯片技术。该技术把生物、化学、分析过程的样品制备、反应、分离、检测等基本操作单元集成到一块微米尺度的芯片上,自动完成分析过程。由于它有着体积轻巧、使用样品及试剂量少、能耗低,且反应速度快、可大量平行处理、可即用即弃等优点,所以成为了一种“微全分析”的高通量、自动化技术平台。尤其对于样本量少的毒品毒物筛查也很适合,有很多研究将微流控技术用于毒品毒物的快速检测,尤其对于痕量毒品毒物的筛查。但是,目前该技术的成本比较高,同时核心的微流控芯片、芯片驱动平台、检测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和人机交互软件等组件的协同开发依然是比较复杂的过程,所以没法实现商业化使用。该方法作为未来的一项很有发展潜能的技术,应该进行科学的投入研究,虽然不会在短期见效或者用于实践,但长远看其高昂的成本会随着其他相关技术的成本降低而降低,并最终用于实践。

(五)小型质谱检测技术

质谱分析是一种测量离子质荷比(质量-电荷比)的分析方法,其基本原理是使试样中各组分在离子源中发生电离,生成不同荷质比的带电荷的离子,经加速电场的作用,形成离子束,进入质量分析器。在质量分析器中,再利用电场和磁场使其发生相反的速度色散,将它们分别聚焦而得到质谱图,从而确定其质量,该技术是一种同时具备高特异性和高灵敏度且得到了广泛应用的方法。常用的质谱仪是在实验室环境下运行的仪器,无法进行现场毒品毒物的快速筛查,所以质谱仪的便携小型化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但是,目前的小型化质谱仪的商品化程度不是很高且价格高昂,同时检测的准确性也有待提高,所以目前该技术还未被广泛应于现场的快速检测中。

(六)色谱联用技术

从毒品毒物的基质中分离出目标分子是很关键的一个过程,如果这个过程可以很高效的完成,就意味着后续的检测会变得很快,但是从基质中快速地分离出毒品毒物分子也是目前技术的一个挑战。最为常见的是色谱分离方法,目前有很多研究都在尝试将色谱分离装置配置在便携式检测设备前端,以实现对血液、尿液、唾液中毒品毒物分子的快速分离,然后再对分离后的分子进行各种检测。例如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光离子化气相色谱和离子淌度质谱仪就是一些较好的尝试,但是目前这些技术也存在检测能力有限,研究不够深入的问题,今后可以在毒品毒物筛查领域进行广泛的应用研究。

世界各国的科研人员都在努力开发既快捷又准确的针对毒驾中非法药物的快速检测方法,不仅有各种检测仪器和试剂被研发出来,还有更多的尝试致力于在已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拓展研究,这些研究都从不同角度完善毒驾的分析检测水平。

四、毒驾取证和检测技术的完善

“毒驾”是一个复杂而持久的交通安全问题,它需要一种全面、多学科、系统的判断和解决方法,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各级的协调,以及公安与司法机构、科学研究机构等多方合作。实施单一的对策和简单的方法不足以长期减少和防止“毒驾”。驾驶研究人员、药学家、化学家、流行病学家、行为科学家、医学专家、警察等应互相结合来共同制定相关标准,并将各自领域的数据和经验分享以形成综合的判断,作为未来研究的基础。同时我们亟待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第一,路边口服液筛查可能是目前最有效的一种方法,特别是对于目前执法水平较低的地区。但是,增加毒品驾驶执法的代价不能以牺牲酒后驾驶执法为代价。事实上,目前国内外酒精对驾驶的损伤风险和交通肇事的比例更高。同时国际上呼吁应进一步开展干血斑分析方法的研究,它可能会是一种更快的检测方法,其与使用注射器从驾驶员身上抽取全血样本相比,末端采血侵入性更小,而且干血斑的储存也比全血更容易保存和运输,成本也更加低。

第二,深度开发使用面向医生、药剂师、药店和患者用药的综合信息系统,辅助分析服药后不良驾驶的副作用;扩大药物(单独或与多种药物组合)对驾驶人员影响的研究,制定科学的评估驾驶适应性的程序;向社会尽早列出一些对驾驶能力损伤中度和重度的药物,同时不断开发新的评估方法。

第三,国家或者地区应该定期收集流行病学数据,根据数据的变化和特点,来制定预防和执法措施,有效保障道路安全,降低道路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第四,研究机构和仪器公司应不断研发现场筛查设备,开发方便、快捷的检测技术,这将有助于快速发现并且提前预防毒驾的发生,最大限度地防患于未然。

猜你喜欢
筛查毒品药物
新型抗肿瘤药物:靶向药物
高危型HPV筛查与TCT联合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筛查方法在筛查不同孕周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情况的应用价值
抵制毒品侵害珍惜美好年华
两癌筛查中的健康宣教及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火烧毒品
你所不知的宫颈癌筛查小秘密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同时并用几种药物需注意:药物之间有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