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的几个原则

2020-11-24 17:50:26张掖市甘州中学
甘肃教育 2020年1期
关键词:隋炀帝史料原则

张掖市甘州中学

一、史料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若能合理地运用史料,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深化教学内容。借助史料的相互联系,教师可以升华课程内容,进而加深学生对历史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历史作为一门重视证据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也应当注意课程中史料例证的使用。合适的史料可以提升教学中的可信度,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印象,推动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及辩证看待历史的唯物主义精神。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按照一定原则来将史料运用于历史教学中,保证教学质量。

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史料的运用原则

1.激趣神入原则。学习兴趣是保证学生历史学习质量、提升历史课、教学效率的重要前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提高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是当前许多教师关注的问题。教学中,史料的运用应当遵循激趣神入原则,即在教学中将史料作为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材料,为课程内容教学进行铺垫,提升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秦代郡县制度的教学之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等来展示秦代史料,通过秦始皇本纪以及相关的历史资料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分析出郡县制取代传统分封制的原因和价值,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分析能力。史料是教学中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和注意力的有效工具,在历史教学中应当合理运用。

2.深度学习原则。传统历史教学过程缺乏趣味性,枯燥乏味,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课外,学生采取的历史学习方式主要是背诵,这极大地加深了学习的枯燥性,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历史自主学习性。在当前的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深度学习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学中引入史料例证,教师结合史料以及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开展历史探究讨论活动,学生通过分组讨论来对历史内容进行分析,全面地了解历史的本来面貌,加深对历史的理解,进而提升学习兴趣。如当前的历史教学中,一个争议较多的知识点就是对隋炀帝的评价,在民间的评价中,隋炀帝往往被认为是一个暴君。但是,在历史研究中,一些学者认为隋炀帝的政治思想以及举措具有较高的价值,其有效地推动了国家的发展。教师在进行隋唐历史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将有关隋炀帝举措的史料作为课堂讨论资料,学生可以分组对隋炀帝举措的正确性和影响进行讨论,引导他们正确全面地认识历史,从历史中获得对生活和学习的启示。

3.启智原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史料和合理的教学手段启发学生思维,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细节的能力。在史料研究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对历史的全面认知,这对学生的正确价值观的养成有着积极影响。第二,培养学生合理使用比较方法。历史研究中常见的研究方式就是将两段历史进行对比,从而发现其中存在的差异,了解历史进程。比较方法的使用包括对相同之处的比较以及对不同之处的比较。例如,教师会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历史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探究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的相同规律,把握早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特点。除此之外,在近现代史的教学中,教师会对抗日战争及近代列强的侵略战争进行对比,以探究其发生原因以及胜利背后的意义,加深学生对近代史的了解。第三,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历史分析和研究工作常会从主观以及客观两个方向进行,不同时代、不同阶级以及不同国家的人对于同样一段历史的认识往往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历史的能力,深化学生的辩证思维。例如,在鸦片战争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从列强国家以及我国两个角度分析战争的爆发原因以及意义,培养学生从多方面认识历史分析历史的能力,加强对学生辩证思维的培养。第四,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传统的历史教学重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这对学生历史分析能力及批判思维的养成没有直接的作用,影响了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鼓励学生脱离书本和教师的结论,对历史内容进行批判性思考。

4.人文升华原则。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思想情感的培养,提升学生从历史中感悟人生价值的能力,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例如,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瓦特改良蒸汽机的事例进行分析,探究这些重要的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全面认识历史人物,从人文角度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质量。

猜你喜欢
隋炀帝史料原则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史料二则
郭沫若学刊(2019年3期)2019-10-12 08:10:00
隋朝末年的“奇人”宇文化及
北广人物(2018年36期)2018-09-29 12:34:02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
李渊起义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知识窗(2010年9期)2010-05-14 09:07:50
惹人喜爱的原则
知识窗(2010年8期)2010-05-14 09:0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