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中山小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学方式不断改革,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满足现在学生学习的需求,微课教学被师生们广泛接受。微课教学主要是为学生突出呈现教学中的重难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有效提高其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微课实际上就是基于信息技术手段,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将碎片化的知识内容、学习过程、素材等制作成结构化的数字资源。微课的核心部分就是视频课件,其中包含教学、教材的设计,教学反思、评价与学生反馈、教师评语等辅助性的教学资源,其共同组成了具备组织关系、展现方式的结构化主体资源运用环境。所以,微课和传统单一的教学资源并不相同,如教学课程、课件、设计、反思等,是一种在继承、发展基础上形成的现代化教学方式。
(1)短小而精炼。遵循小学生的认知特征、学习方式等具体情况,微课的时间一般不会超出10分钟,所以,对比传统形式的40分钟课堂教学,微课也被叫作课程分段、微型课堂等。
(2)问题集中、话题突出。微课更加重视实际教学中的学科知识点呈现,比如教材内容中的重难点知识等。其反应出来的是某种教学环节、主题、教学活动等,内容更为精炼,所以也叫作微课堂。
(3)资源容量小。微课视频与辅助资源的总体容量大概数十兆字节,视频格式一定要支持互联网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教师与学生在线对微课资源进行观看,比如教学方案与课件等,并能灵活、便捷地在终端设备上进行下载与保存,比如手机、电脑等,让师生之间的教与学能摆脱时间与空间的制约和影响。
(4)运用便捷。微课中展示的教学内容一般都有明确的指向、突出的特点,相对来讲较为完整,可基于视频剪辑变成综合教学设计的主线,其中包含教学方案、案例探究等,同时运用在课堂教学当中。基于微课由多媒体教材内容、课件、教师反思、学生反馈、评价等教学资源而组成,成为具有鲜明主体,且形式较为多样,结构较为紧凑的一种主题单元资源包,因此,可构建微观的教学资源环境,使微课资源具备视频案例教学的特征。
(5)内容较为具体。一节课程就是一个明确的主体,也就是说一节课程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其所研究的问题来自于教育教学实际开展中的具体问题,是生活思索、教学反思、重难点突破、学习方式、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观点等具体、真实存在的且自己和同伴能够解决的问题。
由于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因此,教师在教学上要创新教学方式,更新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在现实中,由于教师的工作压力大,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上;而且小学语文教师大多都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方面的任务也非常繁重,以至于没有更多的时间来了解学生,与学生进行沟通,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另外,教师如果要将微课运用在语文教学环节中,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准备资料,从而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无法对时间进行合理分配,进而降低了微课教学的质量[1]。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微课运用不足也就不足为奇了。
微课教学在我国现阶段教学中存在着运用不完善的问题。首先,许多教师对微课教学的理解不够清晰,因此,在制作PPT、视频等教学素材时,操作不是很熟练,并不能将微课的教学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无法达到教学目的;其次,许多教师在使用微课教学时,没有突出重点难点的部分,整体教学内容比较凌乱,讲解没有主次,学生在学习时一头雾水,不知所云,从而大大降低了微课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材内容一般都是概念性、事实性的知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兼顾学生的思维习惯与心理特征,要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效关联。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微课教学中要对各种教学方式进行灵活创新,创造出学生喜爱的语境、情景,让实际教学充满趣味性,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知识。事实上,微课本身足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够让学生喜欢上语文知识的学习。
微课教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则是语文知识学习中的引导者,要为学生进行问题解答与有效引导。如果学生陷入到误区当中,教师一定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建构和谐、互动的关系,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喜欢上语文课。学生基于微课内容,综合自身需求开展自主学习,这样不仅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够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微课能够将重难点知识内容展现出来,使学生明确学习的中心。微课短小、精悍,因此内容精炼、主题鲜明,学生能够对重难点知识内容进行突破学习。如,在小学语文生字教学中,教师可将生字学习同现实生活有效关联,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可拍摄去超市购物的视频,制作成微课,引导学生认识超市里各种物品标签上的字,水果区里就可以认识苹果、橘子、葡萄、芒果等,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既形象又快速地记住了不少字。
教材的容量非常有限,学生能够学习到的知识也是有限的。所以,教师一定要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延伸,使学生能够学习到更多教材之外的知识,对学生的知识面、眼界等进行拓展。微课是达成课堂延伸教学的有效措施,教师可在微课中将一些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并配以生动的画面、优美的音乐等,使学生能够感知到学习的趣味性。事实上,这是把教材内容同课外资源有效关联,使单一的教学内容变得更为丰富。
小学生对新鲜事物都充满着好奇,但是却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改变以往传统的沉闷的教学方式,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微课进行教学,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2]。如,在学习《月光曲》一文时,课文主要讲述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作者借这个故事,既表现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对贫苦人民的同情,又赞扬了他高超的技艺,德艺双馨。但是,由于小学生没有生活和情感的经历,无法真正理解文章中表达的情感。对此,教师可以在微课教学中加入音乐,在文中表明月光下的一切都很幽静时,音乐应该是舒缓的;接着,月亮升高穿过微云,微云在月光的照耀下飘动着,音乐应该是明快的;最后,风起浪涌,月光下的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音乐应该是高昂激越的。通过视频和音乐的交相辉映,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理解文中想要表达的感情,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微课,增加与学生互动的机会,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使师生在交流中既融洽了关系,又做到了共同学习、共同发展[3]。如,在《呼风唤雨的世纪》的说明文教学中,由于说明文比较偏向工具性,教师应在交流中不断引导学生理解说明文,进而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综合素养。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时,要利用微课视频将“农耕社会”和“现代社会”的不同着重展现给学生,并加以引导,使学生对说明文的写作方法更加了解。在学生观看完视频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过去”和“未来”之间进行畅想,进而提出相关的问题,如:“20世纪发生了什么?”“20世纪之后是怎样的?”“并介绍一下20世纪的成就有哪些?”教师利用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自我学习,并增加学生之间互动沟通的机会,进而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微课教学,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能力,并大胆展现自我,进而锻炼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4]。如,在《草船借箭》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微课视频,让学生感受草船借箭时凶险的景象,展现出当时战争的残酷和诸葛亮的智慧,并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让学生可以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最后加以总结,从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因素,性格相对活泼,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运用微课辅助教学,加强教学中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氛围,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