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航 成都体育学院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运动也有了新要求:不仅要追求健康、长寿而且更加注重身体综合素质。武术作为一项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然而在竞技过程中由于训练时间过长而导致受伤甚至死亡的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如何实现好科学合理又有效地对青少年运动员进行专项化训练是当前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过早运动:所谓“过”就是指身体的某一部分器官受到限制,不能正常发挥,或者是机能无法达到极限。而在武术套路比赛中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进攻性腿能有效地完成各种任务。防守型腿只能通过防守来实现得分;动作技术复杂多变难以掌握和控制球门、脚等部位位置变化及方向;攻击时不能准确到位或不准确、不可控的进行移动等等都属于过早运动。
在本论文的研究中,笔者将从武术套路过早专项化训练和传统武术套路运动员进行比较。根据对文献资料整理,可以看出:武术类项目的发展趋势是不断上升的。而青少年又处在身体生长发育时期。他们正处于生理、心理及行为形成阶段时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兴奋与抑制交替期的发生,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大量体力来维持动作协调性以及保持肌肉活力等方面上要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储备和技术水平才能达到这一要求。
青少年是武术套路运动员的主要群体,其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追求刺激,而在过早训练时却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因此要想提高他们对于专项化运动项目的兴趣爱好程度和积极性就必须重视过晚项目带来的影响。“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竞技体育市场化改革与发展以及国际国内各种比赛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一系列重大赛事不断冲击着青少年武术套路运动员,使其对传统武术失去新鲜感,造成了极大地损伤”。
专项化训练的内容与形式单一,通过对已有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发现,目前关于武术套路运动员过早运动训练方面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其概念、分类以及如何开展等问题上。有学者提出“太极拳”是中国人常用和常见的体育项目之一。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缺乏科学性论证;二是没有从理论层面来分析武术专项化与青少年身体健康及心理发展之间的关系[1]。
根据对青少年武术套路教练的访谈,大部分教练员认为“过早专项化训练是非常有必要和有用武非所要”。他们强调,在专项技术动作完成之前进行一些简单、有效且切实可行地练习。这种做法不仅可以使运动员获得丰厚的经济利益还能培养起其终身锻炼习惯。但由于缺乏专业知识以及经验而导致青少年武术套路比赛成绩低,尤其是近几年随着我国体育竞技水平和各项运动项目的发展,也对教练们有了挑战。
根据相关文献资料显示,有关于过早专项化训练的研究较少。在对青少年武术套路运动员进行调查时发现,大多数教练员认为新学员进入培训机构是非常困难的。有少部分老师指出由于新学员刚刚从培训班转入到过学校学习或参加比赛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完成教学任务;还有一部分教练则表示老了已经适应了自己现有阶段而无法再继续执教或者要放弃已有技术来提高自身能力等。
通过文献资料查询发现,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过早专项化训练都有了一定的研究,但很少有人将青少年武术套路运动员过早专项化培训作为单独项目进行探讨。目前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大多是在国外已有理论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建议。我们可以从“从技术层面来分析武术教学与比赛成绩之间存在什么联系”。人们通过对高校和专家学者们所发表论文中关于青少年武术专项训练项目的研究。
过早专项化训练的开展,不仅可以提高运动员整体水平,还能帮助运动员培养出优秀、全面发展和具有竞争性运动能力的人才。随着青少年身体素质不断下降以及对自身健康问题重视程度逐渐提升,武术套路比赛中越来越多高难度动作开始出现。在激烈对抗过程当中往往会发生失误现象甚至造成重大事故等严重后果(如:进攻失败),同时也是由于过早专项化训练,有助于提高运动员技术水平、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员和教练员的竞技能力。
过早专项化训练是武术运动中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也被称为“散打”。它可以帮助运动员有效地完成各种技术动作,从而达到强身健体、防病抗痛等目的。在青少年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很有利于培养他们形成良好性格和健康心理品质及提高其身体素质水平;同时又能促进学生体质增强以及身心发展与全面进步;此外还能够激发其创新意识并开拓视野,使之更快更好适应社会生活[2]。
武术套路运动员过早的训练,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素质,而且还能够培养其对专项化动作的理解和灵活性。在青少年武术教学中加入“过”这一步时就会使整个学习过程变得更加流畅、准确。同时也是锻炼学生各方面能力与创造力以及想象力等综合实力都有很大帮助;而这个练习方法既能增强学生对于各项技术动作之间的联系又可以提高身体协调性,还能够培养其对各种不同环境下所需要完成任务的适应和应变能力。
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过早地进行武术套路训练,会对其生理结构造成一定影响。青少年在长期生活中逐渐积累了丰富经验以及接触社会较少,所以很难形成自己独特而有效的竞技能力。如果长时间处于这种环境下很容易导致运动损伤或者是心理方面出现障碍;同时由于缺乏锻炼时间、场地和器材设施也限制着运动员去完成一些高难度动作或技术动作(如:过重力球),从而影响到其正常训练与比赛成绩。
过早地进行武术套路训练,会使青少年的身体在无形中受到伤害。首先,长时间不能够达到良好效果。有研究表明:青少年运动员由于长期处于较高强度和负荷状态下容易导致肌肉拉伸、软组织损伤等现象发生;其次是过早对自身生理机能影响极大而受伤率很低时往往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从而加重了其死亡的风险性与危险性程度,这就使得青少年武术套路训练中存在着诸多弊端[3]。
青少年武术套路运动员过早训练的目的性太强,大多数教练员都认为“练”是一个人的事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对学员是否达到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进行指导。而忽视培养学员综合能力、协调配合等方面,使之成为一种“学习式练习者”或者单纯地完成一些任务型训练项目;只关注技术动作能否正确有效掌握与运用以及能将技能熟练程度发挥到最大化等等问题都是教练员忽略甚至是片面的追求目标。
在对过早专项化训练的调查中,有将近一半的青少年运动员认为武术套路教练员应该对其身体素质、心理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提高。同时也发现大部分人都选择了比较放松和平缓。所以这就要求各高校要根据自身学校以及社会环境制定符合本校特色发展与实践性教学计划及目标任务书,在教师指导下开展过晚专项化训练活动,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接受并掌握武术套路教练员传授给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技术动作所需达到一定水平。
在武术套路运动的过早发展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到青少年身体发育和心理特征。从技术、理论等方面进行研究。动作定型化训练:将传统武术套路运动员基本功的基础知识与现代体育竞技要求相结合来设计练习方法及内容;同时也可以通过对专项体能特点以及技战术运用方式的分析从而使其达到较高水平。
武术套路运动员过早的专项化训练对提高其核心力量有着很大帮助,同时也是一个长期性工作,需要大量时间来进行指导。因此在青少年武术中教练员应重视起跑、快进等技术技巧。通过教学实践发现:“三步拳”和“两腿短膝”练习能够有效提升速度与力量素质;而快速移动步伐的学习可以促进青少年身体协调能力发展从而达到提高核心部位稳定性的效果,同时也能培养运动员爆发力和平衡性以及灵敏度等方面综合水平[4]。
通过上述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青少年武术套路运动员过早专项化训练在提高技术水平、增强体能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对青少年身心发展有不良影响;其次是由于教练员自身原因导致教学内容与竞技项目脱节;再者就是教练员缺乏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战术指导经验以及没有足够的实践基础来支撑动作完成,从而造成技术不规范、错误率高的现象发生等等一系列不好后果都会给武术套路运动员带来严重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