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020-11-24 16:48:52孙晓芳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城第三中学
灌篮 2020年36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文章

孙晓芳 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城第三中学

在当前新课程标准下,语文学科教学活动的重难点也是不可或缺的关键组成部分就是阅读教学,语文阅读教学变化快速且比重存在上升趋势。然而,从当前我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阶段来说,过于关注文章结构、特点、主旨的分析鉴赏,而没有从作者思想层面深入探讨依然是部分教师的弊病之一,与此同时,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互动,这就使学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视野无法得到开阔,也难以从阅读中找到乐趣。因此,有效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能力迫在眉睫,基于此,本篇文章针对这一教学策略展开论述。

一、目前我国初中语文阅读存在的弊端

目前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下有效提高了初中语文教学水平,然而,许多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仍没有改变原来的传统教学模式,这就导致很难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很难让学生深入分析文章。具体原因有如下几点:第一,课前没有准备好语文阅读教学工作。在确保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前提下,备好课的作用也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许多语文教师在课前没有制定详细的目标、策略和规划,没有充分认识到备好一门课对于课堂阅读教学工作的意义所在,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没有明晰的学习目标而导致对内容的熟悉程度不够,无法进入到深层次的阅读阶段;第二,缺乏恰当的指导手段。由于许多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教师没有给学生提供正确的指引,而是仅仅通过自身对文章的理解进行分析,然后向学生进行讲解,并且要求学生熟记所分析的段落意思、文章主旨、写作特点等内容。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方法机械化,只能粗浅的理解文章内容,阅读教学有效性难以保证。这样的方式会导致学生的思维较为死板,形成固定思维,导致学生们阅读能力基本相同,没有新意。教师们在很大程度上没有注重每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模式落后,忽略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不高,在整个课堂中,学生的参与度较低,积极性不强,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课堂活跃度不高,这些存在的问题是导致教师的教学效率低的重要原因。

二、改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的有效性措施

(一)做好对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的课前准备

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之前,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在自身理解分析的基础下,充分做好准备工作,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如果学生能够知晓学习的目标,那么就能够明确阅读方向,从而使学生避免盲目阅读而影响教师教学有效性。一个合理的学习目标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学习活动,还能够让学生充分熟悉阅读内容,进一步地形成深层次的认知,从而提高学生鉴赏水平。与此同时,为了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目的与写作手法,让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归纳段意等方法来达到目的,进而更深层次的理解文章[1]。例如,在《小石潭记》这篇文章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了解作者的生平,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分析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因此,教师在向学生布置任务预习文章时,应该引导学生可以通过多元化渠道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然后让学生们与课文内容所联系,这样就能够让学生明白课文内容与生平背景是存在很大关联性的,明白很多创作是源于当下的。“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一句中,表面是描写小谭水岸,但从更深的角度去说则是茫然担忧自身前途,因此,可以看出,想要把握作者情绪就要从作者的字里行间去感悟。

(二)课堂实时指导阅读教学工作

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进行时,教师应当把握好指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时机,帮助学生走进作者,与作者达到感情上的共鸣,这样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阅读文章的积极性,并且还能够培养学生对整个文章的鉴赏能力[2]。例如,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提问文章的重难点来帮助学生找到理解文章的切入点。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重点字、词、句,从而有效把握作者情感,揣摩其更深层次的内涵。比如,在鲁迅《故乡》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向学生抛出问题,如: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发生了什么样的明显变化,并说出变化原因。如此一来,学生可以在比较过程中去感受闰土人生经历的变迁,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加懂得作者想表达的中心情感。

(三)发展良好的语文教学环境

为学生发展良好的语文教学环境能够有效发挥学生对初中语文的阅读能力,与此同时,还能够让学生的阅读兴趣得以激发,让学生对文章学会鉴赏。所以,这就要求教师时刻要关注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并且要引导学生积极树立自我的阅读目标,也可以制定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小组,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营造融洽的教学氛围。再者,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当堂的阅读内容向学生展示,也可以作为教师有效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手段,同样对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有效果[3]。例如,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阅读目标进行多次分解成几个小目标:背景、表达意义、主人公特征等方面,通过各个小目标使得学生综合理解全篇文章。与此同时,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当时有关的战争故事,来帮助学生深层理解文章内涵,提高学生自我阅读的能力。

(四)不断更新语文阅读教学手段

“教师教,学生读”这种传统授课形式依然在许多学校的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存在,由于教学内容极具枯燥极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感,长时间下去可能会对阅读教学有抵触心理。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演话剧或小品等方式不断更新语文阅读教学手段,帮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深化理解文章主人公,在阅读学习过程中投入更多的情感。还可以在阅读经典诗歌的同时,举行朗诵比赛的活动;阅读科普类文章的同时,举办知识竞赛活动,这些都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4]。

(五)彰显学生主体地位

传统的课堂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讲学生听的一种教学模式,这导致学生们在学习上缺乏自主性,也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显然它不符合新课标要求。由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更新教学观念,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以新课标的要求传道授业,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导的新型模式,让学生学会主动探索知识,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们对语文阅读的学习兴趣、拓宽了他们的思维方式,而且还让教师的教学效率大幅度提升。例如在语文目录《我的心爱之物》一文中,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如“文中的心爱之物是什么?”“为什么会选择这个东西作为心爱之物呢?”“这个心爱之物的特别之处是什么呢?”让小学生们一一猜想,活跃课堂气氛,让小学生们将自己的想法写在纸上,最后让学生们阅读这篇文章找出答案。这种方式便是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发学生们的智慧,让学生们的思维得到发散。

(六)走进作者,换位思考

读懂一篇好的文章肯定是先是需要读懂作者的。在小学生阅读课本教学内容时,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者应有意识地引导小学生理解作者在本篇文章中所想表达的思想情感,特别是一些关键字词句需要教师们着重讲解,深入剖析作者感情,引发小学生们与作者感情上的共鸣。以课文中《珍珠鸟》为例,教师让小学生们仔细阅读课文,找出作者在文中是怎样描写珍珠鸟的外貌,描写珍珠鸟外貌时所用到的形容词,还有珍珠鸟在天空上飞时,作者又是运用怎样的词句去描述的?通过这种提高学生们的想象力的方式,能够更好地带入感情,走进作者的世界进行阅读文章。

三、结语

总的来说,基于现目前我国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弊端,在新课程标准下,我们应当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积极重视并且采取恰当的策略。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在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前提下,课前准备好阅读教学工作,课堂上做好阅读指导工作,不断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鉴赏水平。进一步让学生的眼见得到开阔、文化底蕴得到深化,助力学生在学习上得到进步,从而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文章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4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2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56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0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学生天地(2019年33期)2019-08-25 08:56:16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04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现代企业(2015年6期)2015-02-28 18:51:13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