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鹏
当前,学生毕业后面对的是一个信息量庞大,且信息存在不对称性的劳动市场。在对高校学生发出面试邀约过程中,不但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还要求学生具备与市场相匹配的职业能力。
尽管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具备了岗位竞聘的求职技能,但由于其存在与岗位需求信息不匹配、“软实力”低等短板,且高校在进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仍缺乏合理的开发与创新机制,导致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岗位需求之间存在错位[1]。为此,无论国家、社会还是高校,均应重视起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并以此作为高校在教育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使学生具备一定发展的潜力,以及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能力。为此,本文将结合当下高校学生具备的职业综合能力,开展大学生职业能力开发机制的深入研究,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与职业表达能力,使学生将掌握的知识充分应用到工作中,进而提升学生自身的竞争能力,实现大学生的就业。
在就业改革视域下,社会经济体制不断发生变化,用人单位对高校大学生就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实际招聘过程中,由于大学生无法了解经济市场人才需求信息,掌握的求职与就业信息缺乏实效性,导致学生与市场人才需求不匹配。为了解决供需矛盾,应建立校内职业信息交流渠道,在培养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实现市场人才需求信息的快速传播[1]。信息交流渠道的构建可按以下过程进行。
(一)建立校内学生个人档案库,整理相关学生的职业信息,并指导学生制定个性化求职档案。档案中包括:每个学年学生期末考评成绩、创新作品与成果、职业生涯规划、实习工作总结等。
(二)为了满足学生对市场信息的需求,高校需要针对市场的就业现状,根据学生的职业需求,获取具有时效性的市场职业需求表现数据。为了掌握具有时效性的岗位需求信息,可采用成立校内市场调研部门,不定期进行人才市场招聘信息的整理,并及时获取人才市场的有关信息,了解不同行业对毕业学生的需求量,采用云端平台等技术分析行业变化趋势。根据市场对职业类型人才的需求量,设计“金字塔”形式的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计划。先根据课程教学的侧重点,对学生进行课堂专业知识的教学,再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在市场的就业方向,设计针对性职业能力课程,提供学生市场前沿就业数据,使学生在掌握基础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具备知识与信息相互融合并实际应用的能力[2]。
(三)搭建校内学生学习论坛,建立学生与社会、与就业岗位、与雇佣方直接交流的渠道。雇佣方可将获取的信息整理后上传至高校交流论坛,向不同学生发出面试邀约。学生根据有关单位提出的招聘信息,选择自身合适的就业单位,将自身就业规划、职业目标及自身职业能力信息提交至论坛,由雇主进行信息的筛查,满足岗位需求的学生可参与进一步的面试。总体来说,职业能力供需信息沟通渠道的建立是高校职业指导部门,其可吸引用人单位、家长或优秀毕业生,为其提供就业相关信息。为此,在完善信息交流渠道的基础上,应做到与多方有效合作。例如:每个学期由院系辅导员组织家长交流或座谈会议,定期开展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或职业素养的主体辩论会,邀请历届优秀毕业学生或组织具备多年职业经验的讲授教师为学生召开讲座。总之,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途径较为多样,只有不断拓宽信息获取渠道,才能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就业信息。
在提供大学生校内职业信息全面交流渠道的同时,学生应树立对职业学习的正确态度,不应将学生的认知仅局限在就业求职阶段,应在大学生入学初期,利用迎新晚会或多种互动活动的方式,使学生具备基本的职业表达能力。为此,可设置大学生职业能力开发课程,将人才培养的侧重点置于学生职业能力的探索层面。
(一)高校应加大校园第二教学课堂的开发力度。为了避免学生浪费课余时间,可采用丰富学生课下实践的方式,联合校内志愿者协会或学生会宣传等相关工作部门,对大学生职业能力教学进行宣传。由教师安排学生参与职业能力培养工作,学生可将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或职业能力,整理成电子版文件,提交给教师,并由教师对学生设计的就业安排给予点评[3]。采用此种方式不但可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也可及时掌握学生的就业方向。
(二)不断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一些高校为了提高校内学生就业率,安排学生与企业单位面试,但有的由于自身能力问题,无法适应岗位需求。为了改善现状,高校应在开发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列入人才培养范围。例如:定期在校内举办“废品制作”工艺活动,鼓励学生保护资源,将获得奖励的学生列入“创新能力人员”名单中,鼓励每一名在校学生积极参与竞赛,实现以竞赛带动学生创新能力与职业能力的提高。
(一)学生遇到感兴趣的企业时,教师可指导其向企业投递简历,切实地让其参与到企业的生产流程、年会、策划设计中。除此之外,增设职业能力培养奖励机制,对职业能力较强的学生(包括对外交流能力较强、处理事务效率较高、生活学习行为较规范等),在企业面试过程中,高校可向企业优先推荐。
(二)适当带领学生到市场中参与各种公益活动,组织校内职业训练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自身与岗位实际需求存在的不足[4]。同时,建立校内云端平台,完善平台建设过程中的顶层设计,要求平台由企业面试人员、职业能力教师、院系辅导员等人员构成,提供相应人工咨询。
(三)为了满足学生职业能力开发机制的建设,可设计以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以高校为服务载体的职业能力协同培养体系。用人单位可根据自身需求,向高校学生提供部分基层工作岗位,以此提升学生就业率。对自身能力较强的学生,企业可在学生实习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工作表现,提供学生部分管理类型工作岗位,并安排为期3~5个月的试用期限,满足岗位要求的学生可直接与企业签订劳务合同。采用高校联合企业协同培养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部分学生就业压力大等问题,也可使学生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从而可以有效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实现在就业改革视域下的大学生职业能力开发。
综上所述,当下,职业能力是代表学生的综合标签之一,倘若学生在就业求职过程中缺乏正确的职业表达能力,便极易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被淘汰。为此,上文从三个方面入手,分析如何提高大学生职业能力。从学生就业能力层面入手,了解当代大学生缺乏但又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在后期职业能力开发机制的研究中,将以提高大学生职业能力表达意识为研究侧重点,依托高校人才培养中优质的资源与教师队伍力量,加大高校与企业单位合作的广度与深入,深入探索提高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协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