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志红 郝雨
党的十九大报告继续聚焦民生就业问题,与十八大报告相比,十九大报告把就业重要性由“民生之本”提升到“最大的民生”,把就业工作目标由“实现更高质量就业”提升到“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依照明尼苏达工作适应论观点,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其实质就是建立起“使更多人对工作更加满意”和“使劳动组织对劳动者更加满意”的新型劳务关系。因此,帮助大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是普通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工作的首要目标和任务。新目标、新任务,势必需要完善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程序计划,采取合适的教学实施措施,引导教学策略的改变。
教育部明确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下发相关文件始于2008年,距今已有10年之久,在此期间,我国高等教育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阶段迈进“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定位开始从“学术型”转为“应用型”,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从“规模增长型”转为“质量提升型”,大学生就业选择从“卖方市场”转为“双向选择”,大学生就业理念从“非理性”转为“现实性”。这些转变决定了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必须完善原有教学策略,改变已有的教学策略。
影响毕业生成功就业的因素较多,学校应发挥好就业指导课程的主渠道作用,通过不断调整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时代适应性,以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
价值观在就业指导中是十分关键的元素。目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理论大部分来自美国[1],其主要特征是:研究样本西方社会化,价值观是从个人主义出发,而东亚民族和美国人在社会价值方面的优先顺序明显不同。根据有关调查显示,不同点表现如下:东亚:社会秩序→和谐→政府问责制→接受新思想→言论自由→尊重权威;美国:言论自由→个人权利→个人自由→公开辩论→生存→政府问责制。相对而言,美国人比较重视个人权利的特点,东亚民族更关注人们之间相互作用后产生的秩序。这种价值观上的差异造成了现行依托西方的就业指导理论不能很好地适应我国的就业指导工作。
我国大学生在就业抉择过程中,普遍看重在服务社会中体现自我价值,多数人首要看行业的发展空间,其次看自己专业的发挥程度,十分关注社会对自身职业生涯的影响。这与美国人要先看自我价值实现再看社会需求的择业思路不同。这种认知的差异性必然导致就业指导在思路上以及在人职匹配理论深度上的不同,前者偏重个人适应工作岗位,后者偏重找适合自己的岗位。因此,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应重视社会发展对大学生择业及职业发展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中职业等级观根深蒂固,如“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导致“公务员国考第一考”的现象,而中国当今社会又因为发展的不平衡导致行业职业之间的地位与收入差异巨大。相比之下,西方社会更具职业平等意识,各行各业之间的收入差异也比较小。就业指导中的职业咨询体系就是要建立在职业平等的基础上的。因此,在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应紧密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强化“岗位”或“职位”的地位和作用,强化职业目的性、平等性、时代性、发展性、无边界性概念,在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素的基础上,建立职业平等理念,逐步与国际接轨。
我国当下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有效途径优先顺序为:校园双选会、专业招聘网站、社会人才招聘、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因为毕业生在就业信息上存在不对称现象,大学生的社会资源现状会通过其信息获取通道与能力的不同对大学生就业有效途径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学校招聘、专业网站、社会招聘和来自学生亲朋好友的介绍信息对大学生的就业影响很大,尤其是远离学校环境以后,家庭因素会显得更为突出,如一些企事业单位会对体系内的员工子女或配偶在就业上开辟优先或特殊通道。另一方面,区域经济文化观念、家庭结构背景等因素都会对大学生择业观存在影响,而这些因素都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下产生的特殊因素,与现行就业指导理论产生的社会基础不同,所以,在我国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重视大学生社会资源的利用。
随着我国积极促进就业的政策陆续出台,人力资源市场必然会受到政府宏观调控的影响,这就要求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过程中要重视对政策的宣讲及解读,最大限度发挥政策引导作用,突出社会需求情况。如我国出台的农村特岗教师计划、选调生计划、三支一扶,以及创业扶持政策等都在为大学生就业提供鼓励性政策以及今后职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除中央政府外,许多地方政府也出台了许多就业政策。这些政策大都是针对某些岗位而出台的。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加以充实,使其与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密切结合。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涵盖职业规划能力、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可迁移技能三个方面要素,三者之间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然而,当下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与专业的结合度普遍不高,必须加强深化融合以突出专业适应性。第一,职业目标与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匹配,这样才能发挥好目标导向作用;第二,职业能力与专业技能匹配,这样才能够充分体现专业技能是核心就业竞争力的地位;第三,培养与专业相关的职位兴趣,细分职业兴趣的类型,促进岗位兴趣养成;第四,构建学生贴近专业培养目标的择业观,为职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第五,职业认知要紧密结合高校专业就业形势,为选定职业定位、解决职业发展路径做好最后的服务。
首先,就业指导课程要不断借鉴、吸收欧美相关理论,以形成具有我国自身特色的就业指导理论。其次,就业指导课程需要从我国经济、体制、文化价值取向等多方面的实际出发,来探索大学生择业目标、择业决策机制以及职业发展路径,以得出对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具有较强适应性课程体系。包括课程内容、教学模式、评价方法、督察制度等[2]。在专业与职位对接视域中,将“人职匹配”的理论延伸到“人岗适合”。从岗位兴趣、性格、价值观、岗位能力、政府政策、个人资源等六个维度来开展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能够进一步提高针对性、增强实效性。需要指出的是,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来说,职业定位应是性质相近的一类岗位群,职业发展路径应是专业和岗位密切联系的路径。
在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3],要注重三个层面的教学引导:一是自助性就业指导,其流程是:觉知→自我测评→自助指导→团体辅导。具体来说,就是要通过课程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并对自觉进行职业测评,学生可通过职业测评结果进行自我对照完成自我指导,同时,教师也可依据测评分类结果对学生进行团体辅导,解决学生的普遍性迷茫问题;二是个性化就业指导,其流程是:个体预约→面谈协商→形成共识→制定行动计划。就是针对第一个层面不能解决的个案特殊问题,通过学生与专业人士的当面沟通来寻求解决途径;三是求职过程指导,其流程是:职业定位→特质展现→组织满意→职业发展。
就业指导课程区别于学科专业课程的显著特点就是具持续性和实践性,不能简单通过达标考核即可,要对学生不断进行跟踪与指导。从接受就业指导教育开始,就要做好分段总结与适应性改进,逐步提升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首先,在操作层面,可以建立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社团,在就业指导课程理论的指导下,不断跟进、督导学生实践职业生涯的规划,定期指导学生调整职业规划路径及修正目标;其次,针对求职过程,指导学生应对面试;第三,帮助学生渡过职业试用期,进入职业适应和职业发展期,提升学生职业满意度。
就业指导课程动态性强、个性化强的特点确定了课程使用周期短、适用面窄,应尽可能以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的方式呈现,这样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与类型的普通高校对人才培养的特殊需求。作为课程重要内容的就业指导课程教材,由于存在种类多,质量参差不齐,高校在使用教材时,需要通过甄别与补充完善以服务课程需要。
高校要建立就业指导课程教师从业标准,明确就业指导课程任教教师的基础条件与工作要求。目前,教育部对高校就业指导人员的准入条件还没有具体规范可依据,高校可以借鉴人社部的标准,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师队伍,制定适合我国高校校情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训练程序与方法,以保证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时,要使高校就业指导教学课程教师的培、管、用三者有效结合,形成常态化的轮训、考评制度机制,满足课程动态性强、个性化强的特点,以提高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