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劲鹏,杨伟群
(东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2018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和锤炼意志。”“严禁挤占体育课,开足上好体育课”,也是10 多年来中央7 号文件,国办文件、教育部文件中反复强调的刚性要求,是检验学校体育课程建设质量工程的原则与底线。原则必须坚守,底线不容触动。对于学校体育课程之“上好”的国家意志,理应得到学理意义上的深刻反思。就上好体育课而言,当前体育教师的使命担当意识淡薄、生本共情意识淡漠、教学创新意识不足、持续改进意识欠缺等为师必备品质“不充分”问题,构成了制约新时代中国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矛盾。
上好体育课不仅需要政策文件、质量标准和方法技术的保障,更需要新时代“四有好老师”高尚师德与育人情怀的支撑。师道自觉意识是体育教师对上好体育课无需提醒、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是充满强劲动力、潜心教学、投身教学的理想信念,是新时代坚定学校体育“四位一体”发展目标,忠诚执行学校体育政策文件,且能够克服困难持续改进所需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师道自觉意识蕴含着新时代体育教师主动、持久、时刻运行的师德规范,饱含着敏感、强劲、潜心投入的教育情怀。致力于上好体育课的发展目标,树立新时代体育教师“教之以心、授之以道”的教师育人自觉意识是研究所需回答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学校体育改革难度增大,在压力和难度面前,由于主体责任意识淡薄,体育教师对上好体育课的艰巨性和重要性还缺少紧迫感和使命感,对上好体育课的主体责任未能全面落实,改革“抄近道”“来得及”心理依旧存在,并“长期存在着缺位、错位、越位等问题”[1]。其次,体育教师长期处于体育课程价值“低站位”,缺少“高站位”的学科理解能力,缺少致力于强国梦和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认识,上好体育课仅限于被动执行政策文件之中。对上好体育课是有“想法”没“做法”、有“口号”没“行动”,有方案而没“落实”,部分教师对体育课上得好与坏还抱着“无所谓”或“我已经尽力了”的漠然态度;孤立地看待体育课程改革和发展,对低质量体育课“不伤心”“不内疚”,无动于衷的“只管教、不管会”现象突出;体育为中考、高考“让路”,体育课理所当然地变成了“带有明确目的和功利化的需要完成的考试项目”[2]。教师的漠然处之,无形之中抹杀“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和锤炼意志”的课程本义,致使上好体育课成为“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甚至有的学者认为:“总体上看,除了教学硬件有较大改善外,真正实现课堂教学提升的改革并不多”[3]。
使命担当意识来源于长期而持久的教育养成。根据目前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来看,使命担当教育仅限于少数如教师学与教学论、学校体育学等课程之中,教师境界和教育情怀处于“散养”[4]之中,上好体育课的自觉意识“并未有效转化成课程行为,应然与实然的课程行为之间还有较大差距”[5]。专家指出:“体育课受不受欢迎,关键在于体育课是不是经过精心设计,体育教师是不是用心。”[6]换句话说,要想上好体育课,体育教师必须以一种负责、执着、主动的态度潜心研究并投身课堂。因此,使命担当自觉意识的短板不补,势必断裂学校体育顶层设计政策文件与基层学校的良性对接,浪费国家资源,错过发展时机,拖累深化学校体育改革步伐。
上好体育课,以生为本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内生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和个体差异。现代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类的“生物算法”,上好体育课,帮助学生通过体育锻炼享受乐趣,就是要获得更多积极、持久和愉悦的情感体验。作为体育教师,能否令学生得到过瘾、爽身到位的体育项目,帮助学生形成体育情感与习惯,是评价体育课是否受欢迎、对学生是否有价值的基础性评价标准。“好的教育是技术与艺术之间找到良好的平衡点,既达到了预设的教育目的,又让受教育者心悦诚服地接受”[7],从而激发学生运动欲望,引导学生不知不觉进入运动情境。
目前我国教学内容选择缺少以互动为纽带的共情过程,没有充分体现“学生和老师一起走”这种主体间的共情特征。共情不是简单迎合学生而是赢得学生,迎合是手段,赢得是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共情才能使学生用身体运动赢得操场,并最终通过健全人格和坚强意志赢得社会。目前关于“教什么”,教师没能听取学生的心声和呼声,甚至以各种借口或理由冷落学生的体育需求。关于“学什么”缺少学生的立场,学生也不知情,课程设计缺少共情意识,没有小心呵护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课堂教学是在学生没有心理准备和情感期待的条件下发生的,导致学生体育学习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无法体现学生的话语权和课堂存在感,体育学习的获得感和满足感微乎其微,难以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
近年来有关上好体育课存在着“学校体育政策溢出效应”[8],各项政策的颁布和执行没有在上好体育课方面收到预期成效,上课依旧我行我素,认为“比以前强多了”的教师数量甚多,课程实施固守陈旧、落后的教学模式,各种“走捷径、抄近道”的低质循环式改革仍时有发生。当下有关“密度与强度”等上好体育课标准的争议,表面上看是专家、学者对课程原理把握不一致、课程性质理解还不统一等问题,但在深层次上表明在上好体育课方面体育教学理论基础还较为薄弱,教学创新研究不足、成果还没有赢得更多共识,一线体育教师对上好体育课依然是“无从下手”“无所适从”。
目前按图索骥拘泥于本本主义、概念主义所导致的“无聊、乏味、沉闷、安全、不出汗”[9]的“伪创新”体育课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各种测试课、生活课、军事课、纪律课等“变种”体育课引发热议;各种套用西方理论、课程拿来主义的改革所带来的“水土不服”现象也时有发生。“刻舟求剑”地看待上好体育课,套用西方体育课程标准或者用他者的实验成果来“裁剪”出的体育课都难言“上好”。总体上看,对于上好体育课方面的研究仍处于低水平循环之中,课程目标达成还停留在标准的被动执行中,无论是理论层面的理念创新和模式创新,还是实践层面的手段创新和方法创新,都缺少行之有效的推介成果,对于上好体育课似乎没有其他更好办法。近年来以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等教学模式为引领的课程改革,对翻转课堂进行了大量实验和探索,但也不同程度存在着“假创新”的走过场问题,浪费学生宝贵课堂运动时间和机会。
上好体育课作为时代赋予教育改革的基础工程,是一项复杂且不确定的系统工程。随着学校体育改革进入深水区,上好体育课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当下我们所处的历史阶段、所属的文化传统、所在的教育情境皆不同以往各个时期。一方面,关于“好”的标准复杂且多元,科学与人文相交织,技术与艺术相交叉,经验与体验相交错,广大教师关于上好体育课依然存在诸多争议和困惑。“上好”就是“比以前强多了”,上好就是“我已经尽力了”,甚至存在“改也改不好”的消极心态。这些问题从表面上看是体育教师对上好体育课的难度缺少实践认识,对上好体育课的意义缺少学科理解,但从深层次上看,是体育教师对上好体育课还缺少持续改进意识。同时有一点值得注意,强制推广所谓“上好”模式也不可取,极易陷入盲人摸象的概念主义和本本主义漩涡之中。另一方面,对上好体育课的动态特征还缺少长期规划,把上好体育课错当为研究课题,结题就意味着结束,就是课题立项“高歌”之后的成果“寂寞与沉睡”[10],大量的“成效显著”“成果丰硕”“成果转化可期”等项目结题鉴定报告并没有向实践转化,忽视了成果推广和接续研究。近年来综合教学改革反复出现“雷声大、雨点小”问题,这种“一窝蜂”“一阵风”式的改革屡屡发生危害极大,不利于师道自觉意识的养成。上好体育课不是做形象工程、样板工程,需要常态化和动态化的把握,需要体育教师的执着和关注。
师道自觉意识印刻着教师“教之以心、授之以道”的境界。一方面,师道自觉意识具有提高课程质量的反思和调节作用,涉及到为什么教、教什么和教到什么程度等课程立场,有利于提升对上好体育课的学科理解能力;另一方面,师道自觉意识隐性地“支配着教师在教学中的行为方式”[11],关系到国家各项学校体育政策与基层学校有效对接,决定着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与质量保障体系相适应等关于上好体育课的重大问题。
落实体育教师“主体责任”是新时代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关键所在[1]。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少年强则国家强,体育兴则国运兴”,讲话指出“体育不仅仅是身体健康,体育还承载着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品质这样的一个思想、意识形态,承载着思想道德修养和振奋民族精神这样一个基础性的工程,而且要能够让学生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过程中享受到体育锻炼的乐趣”。为此,广大体育教师要聚焦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标准,紧扣“开足开齐上好体育课”的重要指示,从国家战略高度充分意识到上好体育课的重大意义,提升课程站位,深谙体育教师的一种社会良知和担当,树立祖国至上的教育情怀,不断克服职业倦怠与盲从心理,以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强烈的使命感推进体育课程高质量运行。
学科自信对于上好体育课“具有一种动力、信号、感染、迁移等一系列重要功能”[12],反映了体育教师对上好体育课的认知深刻程度和教学投入程度。广大教师上好体育课是新时代赋予学校体育改革的新任务,是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学校体育供给之间的矛盾所决定的。体育教师要对“享受乐趣、健全人格和锤炼意志”等新内涵、新任务充满光荣感和自豪感,要确信“学校是培养青少年身体素养主阵地”[13],对上好体育课要充满信心。学科自信源于深度反思基础上的高度提炼,反思是对教学实践进行再认识的检验过程,深度反思意识是体育教师思维能力“否定之否定”的提升过程,是提高体育课程理解,凝练实践智慧,实现上好体育课的必备品质,反映着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探究行为。深度反思在一定程度上是自我“揭短”,是对教学能力和自信心的一种“怀疑或否定”。深度反思使教师深刻认识到自身学科理解能力还难以适应上好体育课,明确意识到实践教学的差距和不足,学会将体育课的当下与过往加以比较,主动厘清自己与别人的想法,消除“比以前强多了”的想法,有利于梳理与重构上好体育课的认知框架。
站在学生的立场定位体育课,帮助学生享受体育乐趣是上好体育课的首要维度。化解“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难题,首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呼声,全身心聆听学生的心声。人本主义学者罗杰斯指出:“共情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是能将有意义的讯息传达给当事人的最好方式。”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在生命科学、心理学、人体科学等关于人的身心发展的机理研究有更大突破之前,我们对上好体育课的基本规律的探寻和认识,在不少方面还会徘徊在“不甚深刻的本质”水平阶段,还不可能完全遵循规律进行课程实施。体育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建立师生的互动对话渠道,主动邀请学生参与课程设计,能够从学生角度为上好体育课寻找合理性,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从环境、器材、方式与方法等因素入手,共同寻找“享受乐趣”的切入点,争取同频共振,预设到学生学习是否有需求和感兴趣,努力达成课程内容与学生“享受乐趣”有机趋同。
上好体育课是涉及全国亿万学生身心发展的复杂工程,艰巨而又紧迫,既需要理论研究的“顶天”之势,又需要实践探索的“立地”之功。从学术研究到制度执行、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对接、从局部示范到全面推广,它不是行政组织、专家设计、基层学校执行、教师落实的线性方式,更不是短时间内实施所能完成的,而是部门协同、合力推进、持续改进的动态过程。在理论上讲,上好体育课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但是“教育理论在许多情况下是无条件的和完美的,讲的是通用性、简单性和概念性,而上好体育课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则是有约束的和不完美的,讲的是特殊性、复杂性和情境性”[14]。譬如,针对教学效果滞后性,评价体育课“是否上好”“又好在何处、好到何种程度”等,其答案揭晓可能还需要一定周期内反复地实践检验和持续改进。
师道自觉意识既是对教育规律的尊重,也是对时代挑战的主动回应,更是当下体育教师转知为智、转识为慧的现实要求。因此,上好体育课,体育教师不仅要保持水平递进的教学能力,而且亟待树立奋发有为、激情澎湃、“行为到位”[15]的自觉意识。
完善制度及其配套措施,为体育教师维护课程正义“撑腰”。勇气是体育教师坚决上好体育课的胆量与魄力。近年来国家和有些地方已经发出了明确而强烈的信号,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文件加以落实保障。可是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一旦遭遇不同声音和意见,基层学校校长、班主任、体育教师常常是畏首畏尾,并被不一定具有正义性的社会舆论所阻拦,消解了上好体育课的激情与信心。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宗平大声疾呼:体育教师要敢于“拒绝”,坚决保卫体育课堂。在改革的各种可能中,为有效提升学生身体的“动能”,坚决捍卫学生体育锻炼权利。因此,在当前应试教育 “你强我弱”格局下,如何通过制度赋权不断激发教师投身改革的热情,巩固体育教师内心倔强的正义力量,打消体育教师敢于说“不”的后顾之忧,使体育教师对上好体育课充满内心期待已经成为政策研究的重要课题。建议在身份识别、职称评审、福利待遇等方面能够得到公平的制度保障,让体育教师的底气与勇气有释放空间和立足点,让体育教师不再“躺着也中枪”,而是让体育教师“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16]。值得欣慰的是,2017 年4 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办印发《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评估办法》配套文件中把“开足上好体育健康课纳入督导评估范围”[17],力图通过政策“定点爆破”的作用,鼓励体育教师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投身“课堂革命”。
基础理论薄弱难以完成上好体育课。多年来套用西方体育课程理论,或者用他者的实验成果来“裁剪”我国学校体育,或干脆以“拿来主义”方式所推进的各项改革屡见不鲜,使得课堂教学“水土不服”现象时有发生。事实证明:忽视国情、缺少实践,“刻舟求剑”地看待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真的难言“上好”。上好体育课是新时代学校体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与学生不断增长的体育需求之间的矛盾所决定的,所以改革是必然的、刚性的,也是动态的、持续的。因此,体育教师要学会主动关切社会变迁对学校体育所带来的新挑战和新问题,养成勤思与勤动的思维习惯,用敏锐、持久的洞察力去主动探索时代变迁赋予体育课的新任务和新使命。体育教师要基于个体生长发育规律,潜心研究学生身体素质的“软、硬、笨、晕”问题,积极回应基础理论薄弱所引发的诸如“密度与强度”等争议;能够基于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揭示体育对健全人格和锤炼意志的原理;要基于青少年技能动作形成规律,用心探索“教会、勤练与常赛”的新途径,从而创新构建具有中国话语体系的教学理论,并能够借助大数据智慧平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体育智慧课堂”,积极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有效锻炼,实时记录学生体育行为、反馈学生锻炼成效,持续提高课程达成度。因此,敏锐观察、准确判断、求实创新等品质理应成为体育教师的自觉意识与行动。
实践智慧源于思想碰撞和互鉴,是基于现场展示、交流反思的结果。加拿大教育家范·梅南提出“关于反思的技术、情境与辩证的3 个不同水平的层级理论”[18]:教学反思第一层级所考虑是方法和技巧,体育教师要对教案吻合度进行自我分析和自我检验,能够主动、及时地调整教学方法;第二层级是效果,从达成度和满意度上反思教学重点是否突出、教学难点是否得以破解,分析学生的技术难度、练习密度和运动强度是否达到预期效果;第三层级是辩证层面的道德与伦理问题,反思那些之前一直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假设和做法。譬如对于不能够顺利完成课程任务或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可能是出于体质弱或技术难度大,或孩子的本能表现欲才选择的“淘气”,对各种可能情况进行讨论和交流,教师反思如何建立互敬互爱的师生关系,从而为教师教学决策提供更多选项,增添教学智慧。
有鉴于此,体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要善于“寻问题、谋方法、悟策略”,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创设现场讨论、相互借鉴的交流平台,开展各种形式的“金课”示范活动,营造轻松、信任、合作的气氛,帮助体育教师不断追问与反思教学中的问题所在,凝练上好体育课的经验。譬如2019 年12 月教育部针对“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到底应该如何改革”问题,体卫艺司王登峰司长提出“教会、勤练与常赛”的具体要求。那么我们是否通过组织“金课”展示活动,讨论与反思“教到何种程度”算作教会,频度是多少称之为“勤练”和“常赛”,现场演示、观摩交流、对话研讨、相互启发等方式可以弥合体育教学理论基础薄弱等问题。毕竟,关于上好体育课所涉及量值的多与少、阈值的大与小、方式的正与误、内容的取与舍等问题,很难在现有政策文件、体育课程标准和教学理论中找到答案。
以学定教就是站在学生的立场,以共情方式倾听学生的体育需求,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享有心怡的运动项目、时间、场地和教师,帮助学生享受体育乐趣。一方面,体育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建立师生互动对话渠道,深入学生内心去感知体育、定位体育,邀请学生参与课程设计,设身处地对学生的天性和本真作出恰当反应,给予学生更多选择性;另一方面,教师要学会通过学生的课堂行为、运动表情、语音语调,如呐喊音量的大小、音速节奏的快慢来判断对课程的喜欢程度,以共情方式导入积极、乐观、向上的课堂学习情绪;依据学生需要创设更多“勤练和常赛”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提供更多运动想象空间和身体运动表达无限可能的空间。因此,以学定教就要切实将学生体育需求反映到课程体系中,保证课程内容与形式的与时俱进。
找准教育尺度、精准施教需要在持续改进中不断聚焦“上好”标准。上好体育课既需要可操作、接地气的理论指导,又需要提供典型性、启示性案例引领。譬如2019 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教师适时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规定的“罚跑”问题,大家都明白,为了上好体育课,加强适当的行为管束、纠正或制止,增加运动要求,施行必要的运动惩戒是符合身心发展规律的,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尤其是体育行为的规范与强制对于健全人格和锤炼意志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但为什么必要的运动惩戒却在现实课堂中消失了?因为惩戒与体罚之间缺乏必要的、合理的“尺度”界定,导致教师难以把握和实施。因此,对于一项好的教育政策,面对体育课上的“问题”学生,体育教师“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罚跑”是有益的惩戒还是“变相体罚”,什么情况下的罚跑是有益的、合理的,针对这些问题体育教师普遍感到茫然。对个别学生不认真完成任务、违背课堂纪律的行为,更多教师选择“忍气吞声”,这样好的政策却难以助力精准施教。因此,精准施教需要界定好,诸如惩戒与体罚的本质区别,能够用经典案例对两者进行合情、合理、合法的解释与引领,避免有益的惩戒被曲解为“体罚”。类似难以执行的还有最近争论的“密度与强度”等问题。因此,关于上好体育课的“恰如其分、恰到好处”的尺度问题需要在具体案例引领下,预测可能发生“上不好”的问题,以经典事例找准上好体育课的尺度,在持续改进中确定上好体育课的支撑点,提炼各种有利于上好体育课的措施与方法,提高教师的体育学科理解能力,避免教师“跟着感觉走”。
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精准施教要扎根于操场。上好体育课具有极强的条件性和特殊性,需要教师对现有资源潜心开发与合理配置,不能绝对化看待“上好”。从某种意义上,操场上的学生数、活跃度是相关政策执行力度的集中体现,课堂上的汗水、呐喊声是体育课优与劣的集中表达。因此,教师要经常站在操场上、跑道上、球场上观学生和察变化,问诊把脉症结所在,共同寻求上好体育课的精准尺度,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课程方案,生成富有解释力的中国体育教学理论,尽快解决上好体育课的问题。
强化科研团队建设,完善我国学校体育顶层设计与基层教学组织对接机制,赢得更多社会支持。上好体育课的责任主体是体育教师,但上好体育课不是体育教师能够单独完成的,需要各方力量协同推进,仅依赖少数专家的理论研究、部分学者的标准解读、教师培训的经验介绍也是远远不够的。一方面,体育不仅要实现增强体质、掌握技能,更要唤醒一种不断向前发展的健全人格和意志品质;体育不仅要使学生赢得操场,而且能够使学生最终赢得这个社会。目前关于强度与密度的阈值争论、健全人格与锤炼意志的规律等一系列“上好”问题,亟待生物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基础学科力量的融入与协同攻关。建议通过现有的学校体育联盟组织,将不同知识背景、不同运动经历、不同教育观念的教师组织在一起,围绕上好体育课的共同难题,以跨学科视角形成供深入讨论的教研议题,采用观摩、评课等方式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例会,通过“一堂好课”范例的举一反三总结上好体育课的典型事例,揭示上好体育课的基本规律。另一方面,基层学校要主动协同联盟组织、家长委员会、社区体育部门、新闻媒体和社会体育组织,开辟“我的体育老师”公众号,协同新闻媒体大力开展上好体育课专题活动,不断扩大上好体育课的关注群体,赢得更多社会支持,形成社会共建的良好氛围。基层学校也要大力扶持省、市或校级的教学团队建设,联合高校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或教师教学研究中心,借助高校学术资源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引领与示范作用,鼓励教师加入团队或工作室,在方案编制、课程设计、资源开发、方法创新等领域开展专题研究。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强化师道自觉意识是推进课堂革命的当务之急。当然,师道自觉意识的形成并非是自发过程,需要创设实践观摩、主题研讨、实践反思、跨域研究等平台,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强化师道自觉意识。上好体育课绝非阶段性任务,单纯依赖师道自觉意识就能够上好体育课是不现实的,短期实现师道自觉意识也是不可能的,还要加强体育教师的教育法规政策学习,加强师德规范监督考核,严格执行师德师风考核的“一票否决”,给体育教师上课“立规矩、划红线”,营造踏实上好体育课的守正氛围。同时,学界专家还需要努力加快体育课“上好”的方法论研制,不断健全课程质量监控体系,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最终实现上好体育课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