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中国体育外交发展的理念创新与实践路径

2020-11-24 10:52阚军常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共同体外交命运

王 莉,阚军常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擘画我国内政外交,就新时代我国外交国际战略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思想主张,阐明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国际战略目标。作为我国公共外交的重要形式和总体外交的有机组成部分,体育外交必须坚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引领,积极作为,开拓进取,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断提升我国体育的国际影响力。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体育强国建设纲要》,进一步明确了体育强国建设的目标,全面部署了建设的任务及措施,并将“加强对外和对港澳台体育交往,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一国两制事业”作为一项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提出。明确提出实现更活跃、更全面、更协调的体育外交新格局,扩大我国在国际体育事务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以及努力使体育外交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一国两制”事业的重要方面的战略目标[1]。可见,体育对外工作在新时期我国体育强国建设中的重要位置更加突显。本文拟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紧扣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在《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引导下,探索和总结新时代我国体育外交的理念创新,以及新理念的实践路径。

1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体育外交的内在逻辑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解决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所提出的中国方案,是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核心理念与行动指南,体现了中国主动承担全球治理责任和义务的大国风范[2]。自就任中国最高领导人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已经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进行了一系列的论述,不断加以丰富和深化。就此而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成为中国外交的关键词,也是理解中国体育外交的指向词和主导词。

1.1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奥林匹克思想融会贯通

当今世界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潮流不可逆转,各国间的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国际权力配置变化及全球性挑战日益严峻,使得现有的国际机制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全球的发展需要。在此背景下,一种以应对人类共同挑战为目的的全球价值观已开始形成,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2]。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2017 年1 月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演讲,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5个方面的意涵,即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简言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其目的在于解决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在世界格局转型期谋求中国与世界的和平发展,中国将与世界各国承担共同责任、深化共同情谊,更好地追求共同利益。

奥林匹克创立之初,就将自身定位为“人类共同的价值和力量,促进世界和平”的教育式社会活动,已经成为世人共同追求、具有世界影响的社会文化现象。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突出了超越种族、文化、国家与意识形态的界限的共同体意识,期望世界人民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可见,奥林匹克运动百年追求的梦想与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蕴的目标、思想、原则高度契合。

1.2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体育外交的发展提供思想指导和行动指南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作为我们党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治国理政新理念,它不仅包含了以往的中国外交战略,同时更在立足时代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系列富有时代特色的国际原则和发展理念,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的外交战略体系。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蕴的求同存异、开放包容理念,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各国的“共同”意识,促进各国对于追求本国利益时要兼顾他国合理关切的认知,共同努力建设繁荣发展的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公共外交创造了宽广的行为领域,中国公共外交迎来新时代的发展机遇[4]。体育外交作为公共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公共外交层面所涵盖的外交理念不仅为新时代的中国体育外交提供了理论指南,还指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路径和方法,为中国体育外交明确了努力方向、总体布局、实践路径。新时代中国体育外交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应立足命运共同体视角,站在国家高度去思考“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的新目标、新理念、新格局、新实践。

1.3 体育外交有利于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

体育外交是指立足国内,在体育领域与国际广泛合作,以体育为载体增进国际交流,促进国家整体外交发展的一种公共外交方式。

体育外交在国家外交中具有天然的优势,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体育以其政治色彩淡、受众范围广、社会影响力大等特点而成为有效的外交方式,具有跨文化、超意识、灵活性、亲民性等的天然外交优势。其次,体育外交建立在人际交往基础上,更易于建立稳固、持久的关系,体现出直接性、公开性和大众性特点。再次,体育领域不涉及国家利益的直接冲突,具有低风险性。最后,体育外交必须服从国家利益大局,服务于国家政治需求,具有依附性特点,它只有在国家大外交的框架之内才能有效地发挥优势。

伴随中国外交战略的发展,我国体育外交内涵不断丰富、交流模式不断完善、交流领域更加全面、交流范围不断拓宽、交流主体不断扩充,逐渐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体育外交格局,在中国外交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2 年,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国际局势,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希望携手世界各国去解决目前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实现“地球村”的和平发展繁荣[3]。围绕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体育外交应积极思考自身优势,充分发挥体育及体育外交在国家整体外交中所具备的特殊功能,更好地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

(1)体育的本质功能是强身健体,促进人类身心健康,这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中意蕴的“人类”意识高度契合。人类身心健康是追求其他领域共同繁荣、建设世界美好家园的基础,回归体育本质功能,切实提高世界人民生活质量,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保障。(2)体育的规则意识,有利于推广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强调的公平、公正原则,这也是实现社会和平的根本条件。体育领域中的规则制定及对规则的遵守,将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强调的公平公正原则的推行有直接的促进作用,也可对其他领域中不平等问题的解决提供处理范式。(3)体育活动中的观察思索、自我控制、努力拼搏、面对失败、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等的内在精神品质,激发着人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能够促使人们均衡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共生,有利于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4)共同竞技、平等融合的体育文化反映出体育本身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其中的一种形式[7]。体育赛场上,参与者不分国籍、不分地位的同场砌磋,有利于激发人类超越空间、种族、国家界限的思想意识和凝聚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共识。(5)通过体育外交推动奥林匹克运动的全球发展,向人们昭示尊重社会公德的实践、遵守规则的竞争等生活哲学,为促进人自身的和谐发展、为建立维护人的尊严与和平的社会服务,是积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6)体育的进步反映着国家制度的优越性。近年来,我国运动健儿屡创佳绩、多个大型国际比赛得以成功举办,赢得世界的关注与认可,通过有效的体育外交展现了我国健康、进步、开放的国家形象,反映出我国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建设的合理性,有效提高了国家话语权,从而在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构建中也更具说服力。(7)大型体育赛事作为全世界媒体聚焦的公众文化现象,是多元文化相互交融并形成“交集”的文化载体,为国家外交提供了绝佳平台。在赛事外交这个平台上,中国梦与世界人民的美好梦想相互交织,成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重要辅助手段。

2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引领体育外交理念创新

良好的体育外交模式,既要在国家外交大框架内进行,又要发挥自身优势主动承担国家外交的任务,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体育外交有效推进国家外交发展的局面。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引领下,中国体育外交的发展理念必须创新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求,进而用于指导中国体育外交新的实践。

2.1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类健康”的人本理念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蕴建设一个健康和谐的人类世界[5],基于此,中国体育外交发展应回归体育本质,立足于解决人类健康的现实困境,以人为本思考体育外交的改革问题,在继承以往体育外交为国家政治、经济及文化发展服务的基础上,强调通过体育外交增强人类健康意识,提升人类健康水平的发展理念。

体育外交得以发展的根本在于体育强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6]。体育运动的强身健体功能及体育运动中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向上体育精神,对推动人类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7]。然而世界体育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难以避免的异化现象,例如过度突出体育的政治、经济功能而弱化了体育本质功能,过度重视运动成绩而导致道德滑坡等,这些问题甚至引发了更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如果背离体育本质去发展,那么人类对体育将失去信心,体育运动也就失去了发展的力量源泉和支柱。因此在体育外交中就必须注重体育本质内涵的理解,回归体育基础功能,以“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激励人们积极生活”为发展目标[8],将体育外交有计划、有系统地加入教育元素,以体育外交为手段,实现人类共同健康发展的伟大目标。

2.2 塑造“负责任体育强国的角色定位”的引领理念

中国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首要倡导者,成为负责任大国责无旁贷[9],体育强国的建设应以负责任体育强国的角色进行思考和进行。因此,中国体育外交发展应该树立“负责任体育强国的角色定位”的引领理念,进一步完善体育外交格局。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在世界艰难转型期提出的中国方案,表达了中国以自身的发展带动人类社会共同进步的决心。最新发布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提出,要建设具有强大国际影响力的体育强国,意指被国际认可的体育强国[1]。这对中国体育外交提出了最直接的要求,即想成为国际认可的体育强国,唯有通过外交手段,将国内体育的发展成果与世界共享,从而逐渐增强中国体育的国际影响力,塑造良好的国际体育形象。因此在思考新时期我国体育外交的发展理念与格局时,应该具有大局意识和引领意识,在体育外交理论体系建设、格局布置、战略设计、理念更新、议题设置及具体操作层面,都应该以负责任体育强国的角色去认知与作为。在国际体育发展中参与建制,以诚实守信、求真务实的态度推进世界体育事业的发展,带领多国家、带动多领域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需要强调的是,在发挥引领作用时应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辩证统一发展理念。即在积极建设中国体育的同时又强调有关各国也要努力发展,在分析体育外交时既讲机遇但更讲挑战,在思考体育外交格局时既考虑到发达国家,又关心和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针对中国体育外交中存在矛盾的主次之分,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有重点地解决,争取获得体育外交的最佳效果。

2.3 恪守“共同利益、合作发展”的共享理念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旨在追求人类共同发展,建设和谐共生的和平世界。在此目标的指引下,中国体育外交的发展应秉承公平正义理念,奉行互惠互利原则,拓展体育领域合作方式,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兼顾他国的体育事业发展。这是中国提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愿景的初衷,也是体育外交发展应该遵循的发展原则,并应基于此原则思考体育外交的有效推进方式。

共同利益是共同体生命之源[10],意指个体必须学会妥协、包容并选择恰当的方式,与他国共生共存共发展。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引领下的体育外交同样需要秉承共同利益观,厚植共同体各方利益的互惠原则,恪守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寻求更多合作方式,坚持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等正确的义利观多交朋友,携手世界各国谋求体育事业的全球发展,共同面对体育发展困境,融合世界体育的巨大力量,打造世界体育共同体。

3 体育外交创新理念的实践路径

3.1 积极推进“人类健康共同体”建设

身心健康是人类追求幸福生活最基本的要求,是人类共同繁荣的基础条件,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追求的目标。未来社会改革要通过对人的改造[11],立足于此,体育应该回归本质,以促进人类健康为目标,充分发挥体育强身健体、强心健神的功能。在国内层面,推进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政府与体育部门制定以增强人民体质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为目标的相关政策并有效实践,真正实现中国人民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国际层面,重在推进全世界人民共同的健康意识,通过搭好国际赛事平台为竞技体育发展创造条件、增强国际体育援助共同提升体育水平、加强体育理论研究普及人类对体育健身健心普世价值的认知、扩大民间体育交流提升大众体育水平、加速体育生产带动全球体育经济发展,务实兑现我国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全人类对幸福健康生活与和谐社会追求的体育外交应该做出的努力。以打造“人类健康共同体”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提升中国竞技及大众体育水平的同时,通过有效的体育外交切实让世界人民感受到“人类健康共同体”带来的好处,从而促进中国和平外交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理解与认同。

3.2 广泛参与和引领全球体育治理,进一步推进我国体育强国建设

进入21 世纪以来,中国综合国力迅速提高,国际地位大幅度提升,理所应当承担更多国际责任,此时由中国主张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国际胸怀和担当,进一步确立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国际身份定位。《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将“提升中国体育国际影响力”作为新时期我国体育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体育外交作为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深刻理解这一新时期战略任务对自身提出的要求,正确定位自身角色,思考“作为”上的理念更新与自觉选择。

首先,应不断强化参与全球体育治理的观念和意识,积极参与和介入国际体育事务。近年,我国通过元首体育外交、承办大型国际赛事、体育援助等外交措施,从被动行为到主动作为,所取得的成就为世界人民做出了实质性贡献。今后,应该紧紧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更加积极主动地发挥引领作用。以“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国风范,加强体育外交顶层设计,扮演好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贡献者、国际体育秩序的维护者、世界和平的建设者的大国角色;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奥林匹克研究体系,推进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在奥林匹克实践中积极地参与变革,提高体育的话语权,主动影响和积极推动奥林匹克运动的良性发展;在追寻中华民族体育强国梦的同时,为推动人类的体育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其次,《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明确了“构建新时期我国体育外交新格局”的战略任务,伴随中国内政的变化、国际地位的提高以及国际关系变化,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引导下,需要重新思考与调整体育外交格局。

(1)确定大国引领的发展格局。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2022 冬奥会的积极承办、元首体育外交的积极推进及体育援助的持续增长等一系列举措,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以促进共同发展为己任的负责任大国形象,所体现的真诚意愿及执行能力获得世界各国更广泛的认可。

截止到目前,我们与世界上160多个国家的400多个国际及国家体育组织保持着经常性的联系。在此良好基础上,中国体育外交应继续以大国引领的姿态积极参加国际体育治理,逐渐从对话型合作为主走向以设定议题、协调行动、完善机制为主,以2022 年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为契机,积极主动加强与国际体育组织的合作与联系,提高国际体育话语权;加速体育产业跨国发展,提升体育经济水平;继续做好体育援助,逐渐形成新型国际体育合作格局;以身作则,积极践行国际奥委会章程宗旨和原则,有力推进奥林匹克运动的健康发展。

(2)坚持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协调发展的格局。良好的体育外交效果,建立在国内体育水平强势发展的基础上,要达到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目标,需要把握体育外交与国内体育改革实践的相通性,统筹好国内外两个大局共同发展。首先,蓬勃发展的国内体育,既能反映我国强大的综合实力,又能展现我国进步、开放、健康的形象,有助于提升我国体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从而增强中国体育的外交实践自信,为把握外交机会及提升体育外交水平创造条件。其次,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在发展自身的同时兼顾他国利益,以自身发展带动他国发展。因此,只有具备良好的国内体育基础,才有能力带动他国体育的发展。中国应该在继续提升本国体育水平的基础上,与世界各国深化体育合作,努力寻找共同发展的方向和路径,塑造具有建设性的相互依赖关系,通过体育外交这一方式与世界共同分享我国成功的经验。

(3)审时度势,形成区别对待的格局。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体育积极发展外交领域,2022 冬季奥运会和杭州亚运会的成功申办,都体现了我国体育外交的发展势头。但国际形势风雨变幻,体育外交需要与时俱进、顺势而为,在国家整体外交的框架下深化体育领域的国际发展合作。与大国的体育外交中,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体育国际合作大国关系;在周边体育外交中,秉持“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进程中,与周边国家积极开展体育交流活动;继续对发展中国家进行体育援助等。

(4)坚持创新引领体育发展的理念[8],以创新意识,以体育为载体,促绿色生态自然环境的建设、促绿色社会人文环境的构建、促绿色奥林匹克运动的健康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建设众创、众建、众信的体育资源分享平台,使中国和世界体育发展的成果更公平地被更多人民所享受。

3.3 推动构建“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世界体育合作交流模式

体育外交是实现世界体育开放共享的唯一途径,“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是实现体育开放共享的原则及价值取向。由于文化差异以及意识形态上的对立,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反对和歧视声音仍然存在,产生了“中国黄祸论”“中国威胁论”等扭曲认识[12],这些政治上的偏见同样也体现在体育领域。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下,中国体育作为国家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正视我国体育及体育外交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规范化和制度化体育外交[8]。在不断深化与世界各国的交往合作的同时,必须致力于传达“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在“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上,优化体育外交的发展机制,构建新型的世界体育合作交流模式。

(1)时代性机制创新。在人类社会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代,体育工作者需要国际视野和世界关怀意识,遵循从易到难逐步推进的原则,中国的体育外交机制要在道义、原则、机构等方面有所创新,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2)人民性机制创新。精英外交有精英外交的机制,人民外交有人民外交的机制。两者不应互相排斥,而应当相互结合,形成整体。伴随我国群众体育的蓬勃发展,建立大众体育外交的机制显得更为迫切。

(3)科技性机制创新。新时代体育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中国体育能否在当前的智慧革命(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中捷足先登,在体育外交机制上有所创新,值得期待。应以2022 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将本届奥运会办成一场举世瞩目的文化科技盛宴。

(4)文化性机制创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致力于凝聚不同国家、信仰和文化的力量,加强不同文明互学互鉴、培育人类共同价值基础,这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要求[13]。因此,在发展我国体育外交时,要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介,注重奥林匹克精神与文化建设,保持体育精神的纯洁性,抓住体育发展之源,弘扬“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精神与和谐思想,增强我国体育外交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5)整体性机制创新。首先国家体育总局要进行制定体育外交的制度安排,建立体育外交的辅助性咨询体系,完善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进入高层国际体育组织的培育制度等,充分发挥制度影响与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其次,体育总局的外联司需要负担起体育外交的任务,并协调国务院、外交部等机构,形成一个系统的,短期、中期、长期目标一贯而至的完善机构,使体育对外文化交流成为系统长期规范的外交活动。再次,更加重视体育外事部门的建设,发挥其在体育外交中的业务指导、依法监管和引导培育工作;更加注重多方协调联动、社会共同参与;充分发挥体育社会组织在组织体育交流活动中灵活作用;最后,联手高校等研究机构,建立体育外交人才培育机制。

鉴于体育外交的特殊性及中国整体外交的现状,中国体育外交机制的改革应当、而且也只能是“稳定求进”,在循序渐进中改革和进步。

另外,在完善发展机制的同时,应继续丰富体育外交内容、拓展体育外交方式。(1)各层级机构开展不同方式的外交。发挥中央政党的建设性引领作用,与他国政党加强机制化交流与合作有助于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凝聚共识,汇集更大力量[15];体育部门、外交部门、社会体育组织、体育经纪公司等多部门共同商议体育外交顶层工作,推进体育管理部门、竞技团队、大众团体等的对外交往,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体育外交布局。(2)扩大交流主体,打造全民外交之势。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体育外交实践中得到有效落实,首先得益于元首外交与体育外交高度结合。习近平主席多次发表推进体育对外交流的讲话,参与不少与体育领域有关的考察,建立或升级与国际奥委会及一些国家的体育合作机制,为新时代中国体育外交提供了最坚实的保障;积极培养能够在国际体育组织任职的人员,鼓励体育领域与非体育领域的社会公众人物,利用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开展精英体育外交;提升我国民众的外交意识,在我国广泛开展的体育交流活动中,利用交流机会积极传播中国文化;充分发挥媒体在体育外交中的辅助作用,大力发展数字化外交,传播与塑造中国体育的良好国际形象。(3)继续丰富交流内容,综合运用多种外交手段。在传统人际外交的基础上,积极创新科技外交和媒体外交[14]。通过举办赛事、参与赛事、学术研讨、体育援助、扶持海外华侨体育社团、文化交流活动及体育产业合作等手段,形成系统长效的体育外交。

4 结 语

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我国外交的核心理念和行动指南[15],也为人类前途命运指明了发展方向,但是目前国际社会存在的各种价值观仍主要服务于不同国家的现实利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仍是一个长期、复杂和曲折的过程[16]。体育外交因其特殊性在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中发挥自身作用是历史期待也是现实必然选择,因此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出发,研究体育外交的发展理念与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中国体育外交实践的发展和创新应根植于时代背景,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与中国整体外交的发展方向,在《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直接要求下,为当代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及国际关系贡献中国体育方案等国际公共产品,积极推进奥林匹克运动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努力开创中国体育外交的新局面。

猜你喜欢
共同体外交命运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冬奥外交促进团结,一起向未来
命运的更迭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命运秀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命运
命运是否掌控在你手中
扁亲信为“外交案”出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