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方煜
(桂林理工大学体育教学部,广西 桂林 54100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领导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传统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逐渐展现出滞后性,将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一种新的趋势,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新方法。以高校体育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途径作为研究视角,探析了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其中的方法、途径。我国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研究起步较晚。学者们经过不懈努力,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已经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高校教学进行了研究探索。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隐性教育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尤其是现阶段的研究鲜有立足具体实践学科进行探讨研究。在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相关总结的同时,本研究着眼于高校体育教学,针对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融合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进行了讨论,通过本研究希望为高校体育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
我们要想研究隐性思政元素与高校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首先就要解读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特点。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利用各种公开手段、公共场所,进行有领导、有组织、系统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显而易见,传统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有着较强的公开性,教育的形式、方法都是直接、正面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施教者希望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即学生在短时间内就能够接收到施教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与之相对应的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在无意识和不自觉的情况下,受到一定感染或环境影响、熏陶、感化而接受教育的方法[1]。这一概念主要指的是教育者为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将教学内容以一种活泼生动、喜闻乐见的形式渗透在受教者的学习生活当中,通过淡化施教者的教育地位,让受教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思想政治教育。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不同于以往的公开形式,而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隐藏起来,通过多种方式达到教育的目的。在具体实践中,教育者可以将事前已经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投射到具体的生活环境之中,以文体娱乐等活动为载体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传达给受教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受教者并没有意识到自身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进而实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境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多是通过人们主动思考,重视人与环境之间的作用,通过真实情感的表达将教育内容无形之中浸入受教者的心田,达到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特点上具有着灵活性、多样性以及无意识性,在教育过程中,教育内容能够在无意识中被受教者所接受,消解他们的逆反心理,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水平获得了飞速的发展,随着改革的步伐不断深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情况也变得复杂。当前,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情况交织构成了现阶段复杂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况。思想政治教育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具有着极强的社会适应性,会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现实不断调整自身,这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永葆生命力的前提。思想政治教育的运作是受到一定的客观条件限制的,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水平发展的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也必然需要发生一定的改变,投射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就是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需要增添独立性、选择性以及多变性。社会发展给大学生创造了越来越多的机会和展现自我的舞台,也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2]。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式体现了当前社会环境的发展客观要求。尽管我国不能照搬西方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但是我们可以借鉴其思想政治的教育内容、方式,不断对我国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并根据时代发展和环境变化不断调整。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不止能够锻炼出强健的体魄,还能够有效提高自身的精神素养[3]。因此,教育者要想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调动起隐性的思政元素。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因素符合当代大学生的要求,教育者通过隐性的方式向大学生传达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让受教育的大学生在日积月累中了解、加深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实现人生的正确发展。
高校教学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之下开展进行,高校体育教学也不例外。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认为,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的方式和结果,而错误的认识则会对实践产生阻碍作用。高校体育教学的实践需要有着正确、科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指导,无论是进行教学还是研究,都需要思想政治观念制定正确的教学方向、计划和措施,减少高校体育教学实践的盲目性。同时,认识也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世界。隐性思政元素融入高校体育教学,能够正确的探究体育教学发展客观规律,更好地指导高校体育教学的开展。教育者通过将隐性思政元素融入高校体育教学,既能够丰富高校体育的理论深度,也能够在实践中增强高校体育教学效果。
党和政府历来重视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青年大学生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既包括思想上的健康,也包括身体上的健康,德智体美需要以德育为先,全面发展。高校教育的着眼点既在大学生的教育质量,也在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体育教学也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和手段,革新传统教学方法,大力建设体育文化,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和思想政治理念,让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真正得到激发,为自己以后的发展和进步打下良好的基础[4]。高校体育教师更加需要以负责的态度,以身垂范、言传身教,将思想政治元素渗透到体育教学实践的各个方面当中去,不断深入挖掘体育教学各类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学资源,让学生在接受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思想上加强修养,提高政治觉悟,身体上加强锻炼,强健体魄。
马克思主义是我党始终奉行的思想,是我党进行思想建设活的灵魂。在高校体育中融入隐性思想政治元素能够有效促进思想政治理论的发展,这是因为高校体育教学本身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形式。以高校体育教学为教育载体能够不断加深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发展深度,不断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建设提供印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要点是指马克思理论针对人在社会发展中的德、智、体、美、劳等的协调、有效、快速发展,可以为人的发展提供准确决策和精神力量[5]。此外,高校体育教学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开展,在实践的过程中也能够促使参与者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反思,倒逼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我们研究隐性思想政治元素融合、渗透到高校体育教学的实践途径,能够拓展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的外延,通过实践来不断检验思想政治理论建设的成果。
无论是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还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归根结底都是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在当下的高校体育教学当中,教师将隐性思想政治元素融合的方式更加需要在借助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下,将马列主义、马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内容融汇到体育教学当中,让学生们了解到当下我国社会需要弘扬的品质是什么?主流意识形态是什么?哪些歪风邪气是需要抵制的?教师将隐性思政元素和显性思政教育形式相融合,能够有效构建起一个完整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激发、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多元文化盛行的前提下,教师需要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增补到思想政治的教育模式当中去,显性与隐性的相融合能够寓教于乐、寓教于行,将思想政教育的目的隐于高校体育教学的载体当中去,使大学生在无形中受到熏陶。
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还没有普遍建立起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长效机制,这影响了隐性思政元素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指导作用的发挥。因此,高校体育的院系和相关单位需要配合、协调,建设隐性思政政治教育方法的长效机制。具体而言,高校体育教学负责人需要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做出“四个全面”的要求,将学生服务工作放在首位,加强对学校中教育人员的思想政治培训,让每一个参与高校体育教学的老师能够拥有专业的思想政治专业知识,理解隐性思想政治元素内涵,能够熟练运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展开体育教学。高校体育教育的主管领导要切实转变好观念,不断加强自身队伍建设,致力于调动体育教学人员的积极性,打造一支作风优良、业务精湛的教学管理队伍,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效机制的构建提供保障。
学校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唯一实施主体,高校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还经受着十余年的家庭教育。在家庭中,父母养育子女时,也不可避免的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子女的生活习惯是父母在一点一滴中培养起来的。父母在进行教育时,可以运用隐性思想政治的教育方法,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到家庭教育的内容当中,通过柔和的手段方式,减少和子女之间强硬的对抗、冲突。以身作则同样是一种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在平衡社会生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相关部门要适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联合高校为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将高校体育教学中隐性思想政治元素融合到社会实践中,对大学生进行“后高校”的教学。社会是由千万个家庭组成的,高校也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唯一责任主体。为了实现大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家庭和社会需要进行三方联动,不断融合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探索出一条家庭、高校、社会相结合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和行为规范。
高校体育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体育教学中的融入实践,能够在深化体育教学理论的同时指导教学工作的正确开展。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在进行着理论教育的同时高校也需要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有着必要性和紧迫性。高校体育教学也需要融合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高校体育教学与隐性思政元素的融合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相关的研究成果较少。理论研究的滞后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本文对隐性思政元素的相关概念以及高校体育教学中隐性思政元素的融合实践方式进行了尝试性研究,推动高校体育教学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的时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