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教育精准扶贫的实现路径

2020-11-24 05:18:16赵悌芳
智能计算机与应用 2020年4期
关键词:精准度教育资源贫困地区

赵悌芳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管理学院, 上海201620)

0 引 言

当前,精准扶贫已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如何优化精准扶贫、如何提高教育扶贫的精准度,是目前研究的重点。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利用大数据的优势,提高教育扶贫的精准度、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实现教育扶贫的精准化。

1 问题的提出

习总书记一直对教育扶贫工作高度重视,曾在《摆脱贫困》一书中指出,越是穷的地方越要办教育,否则会越来越穷;2013 年在河北考察时指出,治贫先治愚,下一代的教育工作要做好,把贫困山区的孩子培养出来,才是扶贫的根本;2015 年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教育扶贫是管长远的,必须下大力气抓好,扶贫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 2015 年两会期间,在参加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扶贫先扶智,不能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由此可以看出总书记对教育扶贫的重视和决心。 教育扶贫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在大数据时代如何提高教育扶贫的精准度和契合度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2 大数据时代的教育扶贫

2.1 提高教育扶贫的统筹性

前期我国的教育扶贫工作带有短期性和机械性的特点,后续扶贫资源管理跟不上,导致我国的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资源匮乏。 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为提高教育扶贫资源的统筹性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 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对我国的贫困地区教育进行长远的规划,对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和受教育情况等工作进行统计测算,合理统筹布局教育的扶贫工作,实现教育资源最大化的被利用,实现贫困教育最优化的帮扶,同时实现教育扶贫稳定长远的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不仅解决了教育扶贫在技术层面的问题,也为教育扶贫的统筹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信息支持和资源的长远布局。

2.2 提升教育扶贫的精准度

自精准扶贫提出以来,扶贫工作进入一个因地而异、因人而异的精准时代。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提高教育扶贫的精准度成为现在研究的重点。

首先是精准识别:教育扶贫工作必须建立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精准识别困难户。 要与建档立卡联系起来,利用大数据技术,做好动态管理和深度数据分析工作,绝不让任何一个家庭因为贫困而读不起书。 其次是精准帮扶:依托建档立卡,了解每个贫困家庭的成员组成,以及学历等基本信息,对贫困群体展开数据分析,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开展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技能培训教育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 让每个贫困家庭都能在学业或技能上学有所成,靠自己的双手摆脱贫困。

2.3 优化教育扶贫的供需关系

大数据时代为优化教育扶贫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在精准识别贫困人员的教育需求的同时,提高贫困地区教学人员的教学水平,也是教育扶贫的重要工作。 现在依托大数据技术,在深度分析教育需求的同时,也能深度的分析市场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学人员要跟上市场的发展。 挖掘自身擅长的领域,提高教学水平。 同时通过技术的支持,播放名校网络课堂等优质的教学资源,让贫困地区的人员享受到更好的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大数据为教育扶贫提供了更精准的技术支持,也为教育扶贫提供了更多的教育资源,让精准扶贫在精准度和契合度上都有了更近一步的发展。

3 大数据时代的教育扶贫实现路径

3.1 构建教育扶贫数据中心

教育扶贫需要一个动态监测的系统,把精准扶贫的信息经过筛选,将符合教育扶贫条件的人员信息录入到数据中心,形成一个数据存储、数据传输、分析处理等综合业务平台。 针对需要帮扶的对象,精准帮扶,并能持续追踪,可根据家庭情况选择是否继续帮扶。 若贫困家庭的孩子入读大学,教育扶贫数据中心的信息会直接与学校的学生中心连接,不用学生去主动寻求帮助,同时保护好学生的隐私。加强网络安全,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素养,加强管理手段,拒绝信息的泄露。 同时,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也要录入系统,在方便大家查看教育扶贫需求时,也能看到教育扶贫的供应情况。 吸引更多的社会组织、企业加入到教育扶贫中,为教育扶贫出钱、出力。教育扶贫数据中心的搭建能使教育扶贫的精准度、协调度、完善度都有一个质的提高,保障教育扶贫的稳定发展,促进贫困地区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同步进行。

3.2 完善教育扶贫评价机制

在大数据背景下,精准扶贫的各项工作进入程序化、网络化、指标化。 在教育扶贫的长效机制搭建中,扶贫成效的反馈尤其重要,只有看到扶贫项目的落实完成情况,才能更好的优化扶贫工作。 完善教育扶贫评价机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对扶贫主体的评价,制定教育扶贫的评价指标。 每个地区在评价时,可根据本地区的情况,进行灵活的变动。 另一个方面是对职业教育、义务教育的扶贫对象采访调查。 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扶贫项目的完成度。 这样的反馈信息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处理,能观测到扶贫工作内容是否贴合实际工作需要,对教育扶贫的方式、内容不断进行优化,更精准的同时也能更贴合实际的需要。

3.3 搭建教育物资捐助平台

为了使教育扶贫进一步稳定发展,需要搭建官方的教育物资捐助平台。 基于教育扶贫数据中心的信息,搭建物资捐助平台,优化捐助途径。 要与当地的小学和教育部门合作,让每个人捐助的教育物资都能准确的到达需要的人手里。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外读物,为职业技能学习人员提供学习书籍,让教育物资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互联网大数据的发展,为教育物资捐助平台提供了技术支持,实现贫困地区教育匮乏信息的整合,实现发达地区教育物资的流入贫困地区,实现教育物资使用的最大化,同时也是教育扶贫供需优化的一个途径。

4 结束语

在即将全面小康社会之际,教育扶贫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优势,构建教育扶贫数据中心、完善教育扶贫评价机制、搭建教育物资捐助平台,实现教育扶贫的统筹化、精准化、稳定化发展。

猜你喜欢
精准度教育资源贫困地区
BH66F5355 增強型24-bit A/D MCU
传感器世界(2023年5期)2023-08-03 10:38:18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今日农业(2020年20期)2020-12-15 15:53:19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8:16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22
让党建活动更加有“味”——礼泉县增强“两新”党建精准度
当代陕西(2020年24期)2020-02-01 07:06:56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石油沥青(2020年1期)2020-01-01 03:15:06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当代陕西(2019年18期)2019-10-17 01:49:02
论提高不动产产权保护精准度的若干问题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