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智斌
(广州体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500)
近年来,“体医结合”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发挥全民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1]。”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推动体医结合,加强科学健身指导,积极推广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运动健康服务”[2]。“体医结合”是在国民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医疗费用支出不断增长、体育健身参与率较低、运动伤害事故时有发生等背景下提出的重要举措,注重体育与医疗的有机融合,强调以体育防病促健康的新理念。“体医结合”是一个系统工程,对我国体育事业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任务。本文认为,“体医结合”目标的有效实施应该从青少年抓起,关键在于培养青少年体医结合的意识与能力。而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无疑是承载这一重任的主体。《“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也提出,“以中小学为重点,建立学校健康教育推进机制”[1]。因此,有必要在“体医结合”背景下认真审视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路径,为“体医结合”目标的顺利实现及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与实施提供参考。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有效实施涉及到许多因素,本文主要对其中几个至关重要的方面(课程标准、教师水平、教学方式、评价方式)进行审视,从“体医结合”的视角揭示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一轮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成为统领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指导性文件。我国现阶段《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简称“新课标”)构建了四个学习方面、四个水平、三个层次的课程目标体系,其中四个方面分别是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新课标”的大方向是正确的,基本框架是合理的[3]。其设计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在实施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体育课程改革在实践中并非一帆风顺”[4],总是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例如从当前“体医结合”的时代背景来审视也会发现存在一定的缺陷。“体医结合”从本质上讲是体育与医学的有机结合,从体育层面来看则是要融入相关的医学知识。这一理念落实到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则要利用医学知识体系,体现医学思维方法,从医学的角度审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设置。尽管新课标已经将“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并且将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作为两大目标,但仍然主要体现在新课标的出发点只是体育,而没有考虑医学,旨在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期望通过体育这一教育手段能够改善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从而达到增加健康的目的。不难发现,新课标的重点仍是运动参与与运动技能,而对于培养学生如何从医学的角度设计科学的运动方式、如何针对不同的身体疾病设计运动处方、如何应对运动中的伤害等能力则重视不够。但这些正是“体医结合”对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提出的新要求。运动习惯与运动技能固然重要,但科学的运动方式及运用体育促健康的能力更为重要。
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不仅是个人能力的体现,更对学生的体育发展、体育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5]。同样,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能否为“体医结合”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的关键也在于体育教师。而如果从“体医结合”的角度来看,我国基础教育体育教师专业水平存在很大的缺陷,即医学知识相当缺乏。从高等学校体育专业设置来看,体育教育专业无疑是培养基础教育体育师资的主要专业。有研究认为,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与基础教育存在脱节的现象比较明显[6]。我们通过对几个不同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审视后发现,“体医结合”的理念体现也很不明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体医结合”凸显不够。对如某体育学院及某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研读发现,与医学相关的课程仅包括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康复等,医学课程明显偏少。二是学生对医学相关的课程学习不够重视。尽管不少高校只开设了几门医学相关课程,但由于学生没有认识到医学相关知识的重要性,往往存在不少学习不认真、考试不及格的现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医学相关知识的欠缺势必制约“体医结合”目标在基础教育的有效实现。三是体育教师入职后培训同样对医学知识不够重视。继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理念的创新、教学水平的提升等,即如何上好体育课,而对于如何弥补体育教师医学知识的不足做得很不够。
开展体育教学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关键内容。即使课程标准十分合理,教师专业水平很高,但如果不能有效地落实到体育教学中则只是空中楼阁。有效的教学方式是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而目前不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方式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放羊式教学方式依然存在,尤其是在农村及落后地区相对普遍。二是不少学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仍旧是以跑为主。笔者的一个学生在一个城镇小学毕业实习时曾做了关于小学体育课教学现状方面的调查,从其中一个小学生的描述中便可窥见一斑,“从刚上课开始就是让我们跑,课中间也是跑,快结束时还是让我们跑,反正体育课就是跑跑跑……”体育课中只有跑也是不少中小学的一种常见现象。三是也有部分中小学体育课较规范,不存在放羊现象,也没有将跑作为唯一内容,而是比较认真地组织教学。但是若从“体医结合”的角度出发则又存在一个缺陷,即几乎没有或很少有“医”的内容,教学内容是以传授运动技术、促进学生运动参与为主。如有对普通高中体育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现状的抽样调查显示,“没有严格执行”健康教育必修内容的教师占 89.2%[7]。因此,无论是哪一种体育教学方式在“体医结合”的背景下都需要进行改革与完善,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增添医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体育学习评价是指根据学生从事体育学习的具体情况而对其学习进程、学习效果所做的一种评判,既包括对学生学习进程的诊断评定,又包括对学习结果的评定[5]。传统的体育学习评价存在不少问题,诸如评价目的理论与实践相背离、学习评价内容单一、学习评价方法单一、评价标准单一、评价主体单一、评价工具匮乏、体育测试和评价与体育学习评价混淆、没有正确认识和充分发挥多种功能等[5]。新课程体育学习评价体系完善了评价内容,包括体能、知识与技能、态度与参与、情意与合作[5]。尽管如此,不少中小学在体育学习评价时仍主要是以体能为主,即跑得快、跳得远、投得远,而对其他内容的评价不够重视。尤其从“体医结合”的角度来审视的话则基本上没有“医”的内容。因此,在新背景下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评价同样需要进行相应的完善与改革。
“体医结合”背景下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主要问题的审视为其改革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围绕“体医结合”的目标与要求,从四个方面的相应完善路径。
“体医结合”作为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途径,学校体育需要发挥积极功能,尤其是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应该起到关键作用。而作为指导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决定基础教育体育发展方向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需要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顺应当前“体医结合”的时代背景。有学者提出的构建健康体育课程模式[8]的理念、“重视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健康’成分,明确‘健康中国’的建设责任”[9]的观点以及成都体育学院“以体为主,体医渗透、体文结合,培养‘一专多能’”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特色[10]等都值得借鉴和思考。在肇始于世纪之初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正可谓渐入佳境的时代背景下[11],有必要依照“体医结合”的内涵完善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几点应该予以考虑。一是在学习目标设置上应该把健康与运动参与和运动技能有机融合在一起,而不是孤立开来。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达到能够科学地安排运动负荷和运动项目、科学地从事体育锻炼、科学地进行运动损伤康复的目的。二是在教学水平设计上应该结合学生的知识、背景、身体发育情况、智力发展水平等因素科学安排体育与医学相结合的知识,要注意循序渐进、由简至繁、由易至难。总之,学生的健康发展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价值追求和崇高目标[12]。
体育教师在促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体医结合”战略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当前不少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与“体医结合”的要求尚有较大的距离。体育教师不仅要完成体育内容的教学,还要承担起健康知识与方法的传授[13]。体育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和逐步深化,一线教师是关键[14],同样“体医结合”能否在基础教育落实,一线教师仍然是关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培养健康教育师资,将健康教育纳入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内容”[1]。高校作为培养体育教师的重要平台,应该在“体医结合”的背景下重新思考并完善体育教师培养模式,提升体育教师专业水平,使其适应“体医结合”的时代要求。以下几方面需要予以考虑。一是完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首先要在培养目标方面明确培养体医结合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其次要强调增设与体育专业关系密切的医学课程,已经开设的主要课程可以适当增加教学时数。二是体医结合课程专任教师自身要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充实专业知识,要提高对该类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从如何将体医有机结合的角度认真设计教学内容,狠抓教学质量,切实丰富学生体医结合的专业知识。三是学生要充分认识医学知识学习的重要性,摒弃传统上不重视该类课程的狭隘观念,结合体育实践认真钻研医学相关知识,夯实专业基础,提高自身素养。四是要将体医结合知识纳入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体系,并建立常态化的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机制,在“体医结合”的新形势下提升体育教师的整体水平。
体育课程改革愿景的实现依赖于体育课程实施[15]。“体医结合”的教学理念只有通过有效实施体育教学才能真正落地,因此不断完善教学方式是在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贯彻落实“体医结合”理念的关键所在。如何在“体医结合”理念下完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方式,以下几点值得思考。一是转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思维。即要转变传统上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仅仅传授运动技能、促进运动参与的教学理念,而以“体医结合”理念统领体育教学,形成“体医结合”的教学思维方式。二是认真进行教学设计,合理规划教学内容。一直以来,不少人认为体育教师不用备课,而且这种说法还有一定的市场。不可否认,在现实中确实存在着少数体育教师不备课吃老本的现象,在体育教学设计上花费的时间相当少,存在着“体育课程内容的改革滞后于课程理念”[16]的现象。教学设计是课程实施的关键[17]。在“体医结合”的背景下,体育教师不仅要认真备课,还要在新理念下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将医学知识与体育知识进行有机融合,包括在准备活动、技能传授、自由练习、纠错指导、放松运动等各个环节都要合理融入医学知识。三是认真开展课堂教学,力争提高教学效果。在“体医结合”理念下,体育教师要彻底摒弃放羊式教学方式,“避免课堂教学游戏化、形式化的现象”[18],并改革完善单纯传授体育技能与培养运动习惯的课堂教学模式,时刻以“体医结合”理念为统领,在课堂教学中教会学生运用医学知识科学锻炼,包括动作技能的完成、运动负荷的控制、运动伤害的防护、运动时间的安排、运动项目的选择等,在医学知识的辅助下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从而真正达到以体育促进健康的目的。一节课的好坏可从两方面评判,一看教学设计,二看达成情况[19],因此这两个方面都要充分体现“体医结合”的理念。
体育学习评价不仅是了解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的必要方式,更是激励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在“体医结合”背景下,完善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方式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以下几点值得思考。一是完善学习评价标准。传统的体育学习评价主要是以学生体能为评价内容,而对新课标的四项内容(运动技能、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都很少涉及。在“体医结合”背景下,要合理设计学习评价标准,不应仅仅局限于一两个指标,而应形成一个规范性的评价指标体系。为了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应该有一个全国性的评价标准基本框架,各学校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修改,从而形成理念统一、形式各异的体育学习评价标准体系。“体医结合”背景下体育学习评价标准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内容,医学知识与运动技能结合能力、医学知识与运动习惯结合能力、运动损伤防护能力、运动伤害急救能力等。二是切实实施评价标准。体育教师要按照依据“体医结合”理念修订的学习评价标准制定详细的评价方案,并在实施中考虑几个结合,包括技能考核与理论考核相结合、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学生自我评价、班级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校内与校外评价相结合,从而力争达到科学评价学生体育学习成绩的目的。在评价过程中要力争做到四个“实”,即目的切实、内容坚实、形式充实、方法真实[20]。
在健康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下,“体医结合”作为一种重要途径受到了政府及社会的高度重视。“体医结合”对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关系到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基础教育学校体育更应该做出及时的反应,进行相应的改革与调整。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有必要关注“体医结合”背景下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与发展问题。本文分别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体育教师专业水平、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方式、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方式等四个方面审视了“体医结合”背景下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相应提出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措施,包括完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完善体育教师培养模式、完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方式、完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方式。在新常态下,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要切实做到有效果、好效益、高效率[21]。要达到这一目标尚有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需要学术界共同探索。本文基于“体医结合”的背景提出了一些关于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思考,旨在为该领域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