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尚胥
我国在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当中,明确提出了要加强体医融合,全面提高人民身体素质,这一发展目标的提出对于高校体育教学发展来说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以体医结合为背景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有效满足大学生对健康知识与健身知识学习的需要,还可以引导大学生对各项体育技能动作的原理进行充分掌握。尤其是在当前大学生体质普遍下滑的时代当中,作为培养大学生体质健康素质的高校体育教学,为切实增强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与健康知识,需要对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进行重新的整合与设计。本文在主要借鉴学者田野《体医结合下的健康体育教学模式发展研究》一文的基础上,对体医结合背景下的高校体育教学设计展开探讨。并认为在以体医结合为背景下的高校体育教学设计中,要从医疗服务和健康保障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出发,在现行的高校体育教学设置框架内,来开展高校体育教学设计与创新。
在以体医结合为背景的高校体育教学计当中,教师可以根据对大学生入学时的体质测评数据等资料,按照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项目,来对大学生进行基本的分类,在开展基本的、公共的项目及其技能教学的基础上,针对那些不达标的项目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体育教学,以期快速补短提高身体整体健康水平。绩效较高的模式有两种:一是,专项素质提升方式。按照“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项目,针对那些不达标的项目开展专项的体医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大学生能直接、高效地提高自己的某项素质,并带动身体的整体素质提高。例如:针对手臂力量不达标的大学生,教师可以运用端医疗托盘的体医结合的体育游戏,让学生在趣味性的短跑中培训平衡力和速度等。二是,综合素质提升方式。从体育教学的公共性和普及性出发,教师可以结合大学生所表现出的体质共性特点,在既定的体育课程与项目框架内,有效地借鉴和融入具有医疗作用的技能和项目,使大学生能从健康科学的角度,积极地学习和开展服务于自身健康的体育运动中。建议的模式有:创编医疗体操在体育课的准备阶段与课堂结束放松阶段运用,推广具有医疗作用的传统武术,如太极拳、易筋经与八段锦等,使大学生在持续地坚持和训练中提升综合素质。
为确保体医结合模式下的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健康服务的实效性,教师可以采取师生互动的探究性教学模式,这是确保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大学生体育兴趣与大学生健康统一的最佳模式之一。可操作性的模式有两种:一是,资源整合型互动探究方式。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水平和健身需求,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课程教学资源的融入与整合工作。建议在操作中,以大学生所学习的专业及其日常工作动作造型为基础,选择一些体育项目的分解技能动作,针对班级内不同需求的学生加以整合,使其具有适用于某类群体的推广意义。例如:针对过度上网造成颈椎病或颈椎亚健康的学生,教师可以抽取和整合对缓解颈椎疲劳、颈椎劳损与颈椎增生的技能,如新疆舞中移颈(动脖子)等技能,融入到广播操与其他的体育课堂准备活动或放松活动中。二是,体育与医疗岗位工作技能互动探究方式。从体医结合的角度,学生从自己所学习的专业出发,向体育老师提出关于自己的医学专业和体育教学项目结合的建议,使体育教学内容更多融入医学的专业性。例如:根据学生所学习的专业及其未来的职业岗位工作技能动作,或按照健美操的原理编排新的医疗健身操,或把相关技能动作融入到现有的健美操或体育舞蹈内,把大学生的健身行为和今后岗位工作技能有机结合起来,以起到健身和医疗技能训练的统一的作用。
在以体医结合为背景下的高校体育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结合大学生所学习的专业及其未来职业岗位,对大学生开展特定疾病康复具有处方价值的体医结合的教学模式。根据疾病治疗的常规方案处方性体育教学模式有两种:一是,适合保守治疗阶段疾病的方式。对于那些常见的慢性病、职业病,以及一些处在发病初期的重大疾病,比较适合运用体育疗法,既能让患者在健身运动中,不断强化体质提高免疫力,也能对疾病产生直接的疗效。即在高校体育教学当中,教师在特定的教学时段内,或直接开设处方课堂,或把各种处方融入到既定的体育教学内容中去。例如:针对糖尿病患者,按照每个患者的体重、身高、血压与其他体质实际,给类似情况的患者开设不同负荷的慢跑处方或太极拳运动处方等。二是,医疗措施后康复阶段的方式。针对临床实践中,一些经过手术治疗、系统药物治疗与规范理疗后的正处在康复阶段的患者,适当地开展体医结合的体育运动,是实现疾病康复与体质提升双赢的最佳途径之一。例如:针对腿骨骨折后的康复期的患者,就可以开展每次10-15次的膝关节屈伸训练,既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也可避免肌肉萎缩。当然,针对不同的疾病,教师要教育学生选择和采用不同的健身方式,才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对于高校来说既有专业的体育教师团队,也有专业的体育场地、运动设施等,所以开展体医结合的临床模拟教学,十分具有高校体育教学内容、资源开发与创新的现实性和操作性。建议探索的模式有两种:一是,职业性临床模拟教学。即体育教师出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所开展的体医结合的临床模拟教学,针对学生个人健康服务的技术技能教学,以支持学生在未来的职业中,利用各种条件去开展适合自己的健身运动。例如:针对常见的职业病“腰痛”症状,可以开展体前后屈伸、左右转体、仰卧举腿等腰腿运动的临床教学等。二是,兴趣发展性临床模拟教学。从体医结合的健康服务目标出发,对于那些对体育医疗比较感兴趣的学生,创设具有技术技能培养功能的临床模拟情境,让兴趣学生或其他想学习的学生,相互之间互为指导对象或治疗对象,去发现、抽取与整合那些具有治疗功能的体育技能动作,并结合各种疾病的成因与医学治疗规律、体育运动规律,去开展个人兴趣发展性的探究。例如:创设颈椎病的推拿按摩临床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相互的推拿按摩中,在熟悉颈部的骨架结构和脉络的基础上,去学习和运用按摩的技能,以不断发展医疗体育的兴趣和治疗技术。为确保模拟教学情境的真实性与实践性,在实际的体育教学操作中,教师最好提前向相关医学专业的教师、院系,或者医院的专门培训部门学习并请求他们支持与配合。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健康意识在不断地提升,体医结合也是未来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要把握好这个发展机遇,要采用多样化性方式,来积极对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进行重新设计与整合。既要从体育技术技能方面支持大学生的体育活动和日常健身,也要结合相关的医学知识和现代先进医疗技术,来培养大学生科学健身意识与知识,让大学生开展个性化的健身创新与未来职业岗位体育方式创新,为大学生学习健康知识以及科学健身创设理想的体育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