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荣辉
太原市第二少年体育学校,山西 太原 030006
过去,青少年是在社会所提供的范式和榜样的影响下长大的,他们普遍按照社会所提供的参照系来判断周围的一切。在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自己做出选择,不管是工作、事业、人生都被安排好。而现在从小使用智能化通讯设备的青少年获取知识的面更广,也更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实践过程中也不局限于条条框框,多元化的社会赋予了他们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
过去,信息不畅通,队员处于封闭状态训练,思想、技术的传递缓慢,大部分靠教练交流学习后传授,处于一种被动学习。而处于移动互联时代下的今天,青少年就生长在信息化的沃土之中,视频直播、微信等先进手段给人们带来了生活便捷的同时,加快了信息的传递,信息的获取与交流发生在一瞬间。例如疫情期间,宅在家中的广大民众都瞬间厨艺提升,这就说明了技术的传播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技术和经验的分享将瞬间传递,也就是说青少年队员可能与教练同时,甚至有可能比教练更早获得先进经验和技术信息。这就对教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变过去单一填鸭式、灌输式的教授方式,而应该针对现代青少年队员心理特征,引导其主动训练、主动学习。青少年时期为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而就在这个关键阶段,教练和队员相处的时间要比其父母的时间要长得多,教练的言行及价值观直接影响青少年队员的一生。因此,一线教练员扮演的是多重角色,不仅仅是青少年队员的技术指导老师,尤其作为刚从父母身边走入社会的青少年,他们可能将对父母的依赖转移到朝夕相处的教练身上,所以,教练也是他们的“父母”,面对还没有形成自己人生观、价值观的青少年,教练更是他们的人生导师。教练们更要以长辈的角度给予青少年队员足够的关怀,引导他们逐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青少年的价值观已不再是整齐划一的价值标准,而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元格局。物质生活的极大满足使得青少年对于物质的需求减少,更加关注精神需求,寻求精神层面的认同和满足。这就更要求教练能和队员有深入的沟通和交流,更多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奖励,“打好要啥有啥”等奖励措施上。射击是以射手“静功”为基础,对射手的动作稳定性、情绪、思维和心理有较高要求的一项高精度运动项目。需要运动员自觉进行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自我指导,这不仅是赛前心理准备的关键环节, 也是射击比赛成败的主要决定因素。基于此,教练员要多一分耐心,保持开放的态度,不以过去的看法和思维定势去看待运动员,不做评判,而是对运动员足够尊重并保有一份好奇心。
射击属于静力性为主的灵敏耐力性项目,要求肌肉长时间处于等长收缩状态,这一持久性的状态会对人的肌体会产生一系列影响。同时射击是一项要求准确性极高的项目,要求射手在高度协调性和一致性的情况下完成射击动作,这就要求大脑皮层对肌肉活动有极高的调控能力。因此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是很关键的,是专项训练的基础。
体能训练可以多种多样,但教练一定要把握几点:(1)体能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扎扎实实地开展,而不能急于求成。立足于青少年身体发育规律为宜,年龄较小的运动员处于基础的训练阶段,身体素质训练的比重也应该大一些。教练员要实时跟进,根据运动员的具体表现,对体能训练的计划进行调整完善。(2)训练计划要有针对性,要根据每一位运动员的特点和特长进行制订,而不是所有运动员都采用一套训练计划。(3)体能训练应当具有灵活性,从直观看,体能训练虽然具有一定的机械性,但并不意味着体能训练只能靠不断地重复才能完成,可以通过多途径、多方法实现。教练员除了要将正确的方法教授给运动员之外,还要通过营造体能训练的积极氛围激发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4)体能训练要有均衡性,不能只注重其中某一项进行训练,要分别对力量训练、协调训练、耐力训练、柔韧训练、稳定平衡性训练等方面制定出相应计划。
比赛过程中,强烈的情绪激动在一定程度上会破坏动作的精确性和协调一致性。平时练的再好,比赛场上一有情绪的波动,技术动作全然无法发挥,因此专家认为在射击运动项目上,技术和心理的比例应该是三七开,心理训练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里约奥运会射击规则作出重大改变:(1)赛场不再安静,以往比赛中都要求保持现场的绝对安静,以免对运动员产生影响。而如今里约奥运会将采用全新的规则,比赛中赛场不再要求安静,比赛现场还不时会有音乐放送,甚至观众还能够大声的欢呼和加油;(2)决赛成绩清零,以往预赛成绩带入决赛的做法彻底改变,预赛成绩将不进入最后的决赛,打入决赛的选手成绩全部清零重新开始。这一变动无疑是巨大的,对于选手的稳定性要求非常高,即便是预赛打出破纪录的成绩,但如果决赛发挥不理想依旧难以获得好成绩,同样如果预赛表现并不理想,进入决赛同样有非常大的机会冲击金牌;(3)决赛末位淘汰决出冠军,以往决赛中都是每名运动员打10发来决出冠军,而新规则下每名运动员先打6发(打两组,每组3发),然后根据成绩淘汰最后两名选手。随后进入每两发淘汰一名选手的节奏,直到决出最后的冠亚军。新规则增加了射击项目的观赏性,同时运动员抗干扰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心理调节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检验,更加突出射击比赛心理的重要性。然而,射击运动员的技术训练是有规律的,而心理训练则是无规律的。刘淑慧教授多年对射击队员进行研究,并提出一系列训练手段,射击项目是需要队员的“静功”作为保证的项目,通过正念训练引导禅定入静,觉知自己身边的物品。在平时训练中进行注意力集中训练、积极思维控制训练、积极自我意象训练、放松呼吸训练等。只有在平时的训练中通过单组对抗、抽签两两对决、末位淘汰、家长观赛等手段,提高训练的紧张度刺激感,把以上的心理训练方法贯穿运用进去,才能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心理承受能力,从而保障在比赛时能够较好地发挥。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心理训练进行培养的,针对青少年来说,心理训练的目的不仅是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较高水平,更是一种教育手段,通过合理安排渗透于运动训练中的心理训练,既有利于提高射击技术水平,又有利于增强运动员的耐受性和适应力,并促进运动员的人格发展。
伴随教练自己安排的训练内容,合理化安排考核赛节奏,比如月考、季考,在自己队里、班里即可实现。现在的青少年接受能力、适应能力增强,教练应该提前告知训练内容及时间节奏,让他们主动安排自己的训练科目。短期考核赛主旨是调动训练积极性,主动完成训练内容,而通过考核赛队员明确自己的掌握程度,教练则根据队员掌握程度安排下一阶段训练进度。考核赛的比赛规则不一定模拟正式比赛规程,可以简单活跃,旨在检验短期训练成果。
交流赛为实现阶段性目标设置,某一周期的训练结束后可安排与周边兄弟单位一起进行小范围交流赛,时间一般设置为半年为宜。比赛尽量接近正式比赛规程,让青少年队员有临赛紧张度,旨在磨炼青少年比赛心理。
训练目标是为参加比赛而设定,类似每年省锦标赛、全国锦标赛等正式比赛,是对青少年队员技术训练、心理训练最好的检验场所。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青少年队员现实情况来掌握,首先,要根据青少年队员的训练进度安排,设置过高水准的比赛,会让他们产生自卑感,对比赛产生胆怯心理,而设置过低水平的比赛,则让他们出现盲目自信,在下一训练阶段过于放松。其次,比赛节奏因人而异,动作掌握程度高而发挥不稳定的队员可以多安排比赛,以赛带练,多实战为主;发挥稳定而成绩一直举足不前的队员则可以按照正常比赛节奏,需要多在动作技术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