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昆昆
广州体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500
进入新时代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时代核心,以实现伟大“中国梦”为时代标志,我们正式迈入了新的历史征程;在以文化自信为背景,实施“走出去”战略下,武术作为中国人独具特色传统民族文化的代表,对外展示着属于中国文化魅力,是对外宣传的一张闪亮名片。武术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得到广泛的关注;随着时代的发展,武术也在发展中不断地完善自身,但武术作为优秀民俗活动现象关注力略显不足,所以,本研究立足社会学、民俗学等学科视角,挖掘民俗文化对传统武术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的影响,对研究武术产生和未来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借鉴价值。
民俗,即是指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1]民俗一词在我国相关质料中出现的比较早,在《汉书·董仲舒传》中就有提到“变民风,化民俗”。人类社会起源于“群居”生活,在特定的生活条件和相对固定的区域中,为了完善相互之间的关系,也为了相对稳定的群居生活,最早形成的“口头”规范或者是形成统一的思想认识——就是民俗,民俗来源于社会生活,也服务于社会生活。民俗一旦形成,会对人们产生巨大的影响,尤其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正如陈勤建所说,民俗是一种行为规范,对人们的思想影响很大;[2]其次民俗还会影响人们具体的行为习惯,如人们的衣、食、住、行等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可见民俗对我们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因此也可换言之我们“生活”在民俗中。民俗是人们“约定”的“法令”,或者是人们所形成的统一认识,所以民俗是不成名的法令条纹。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基,是一个民族共性和个性的象征。我国地域广阔,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受地形、气候、战争的影响,当然也为了满足物质生活条件的需要,我国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比较频繁,在各民族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各民族的风土人情也得到了广泛的交流,例如春节,除了极少数民族外,各民族都过春节;各民族服装尽管样式、颜色等不尽相同,但是外型都追求衣大宽松。所以形成民俗的过程中,也形成了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伴随中华文明的始终,是中华文明不可缺少的部分。
武术在中国的流传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它扎根在中国这块古老而又文明的土地,在此后漫长的岁月形成蔚为壮丽的文化奇观,在中华文明中成为一颗耀眼“明星”。武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先民人生智慧的结晶,武术的形成无处不体现着中国人的生存之道;武术的发展也汲取着儒家、道家、兵家等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形成中国人特有的文化现象。武术在中国史料中的首现,应该是南朝时期彦廷之的《皇太子释尊会作》中“偃闭武术,阐扬令文”。为了满足自我生存而斗争,是传统武术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纵观西方体育的发展史,会发现技击、对抗等项目也是西方体育的初始形态,传统武术之所以有别于西方体育,是因为武术不仅内容博大而且内涵丰富,在武术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赋予了武术大量的文化气息和人文精神,所以武术是原汁原味中国的“本土体育”。
在封建社会的农民战争中,武术被当做革命队伍组织、训练和战斗的手段。[3]封建政府为了稳固统治,减少农民战争的出现,大多数采取禁武政策。尽管封建统治者运用国家机器采取禁武政令,但是武术在民间却幸以“保存”,以至于有时把流传在民间的武术称为民间武术,也称为民间传统武术。
3.2.1 宗法观念带来的积极影响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多层次的,其中最基本、最原始、最直接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自然关系,即我们说的以婚育为前提所形成的宗亲或血缘关系。在中国传统社会中,这种自然形成的血缘关系不断被强化、延伸,以至于上升演变为一种制度——血缘宗法制度。武术的传承,不可避免的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但是这对于处在那个特殊时代的人来说,也不见得是一件坏事,正如柳宗元《封建论》说:“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4]可见武术的特殊传承方式也是特定年代的产物,也是“势也”。传统武术重要的传承方式,家传或者是师传,这样小范围的传承,有其自身的优点。首先面对的“学生”人数较少或者说传授对象较少,教授者有更多的精力来教学,这一点对于传承者或者是学习传统武术的门徒都是及其重要的,因为传统武术的练习周期不仅时间较长还需要练习者刻苦练习,我们常说的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太极十年不出门等。正是因为家传武术的小范围传播,才为教学上采用口传身授确保了时间这一决定性的因素。所谓口传身授,就是师傅带着徒弟亲身示范并详细讲解动作要领,确保学徒能真正领悟动作内涵,因为古代人习武目的和现在也有所不同,主要是出于防身自卫,学习武术重要的是学习攻防格斗,换句话说是用来“打”,即练为战。其次,传统武术的“小班”式教学也保证了门派武术的纯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武术特有的神秘性。
3.2.2 宗法观念带来的消极影响
武术是一种缘起于民间,并在民间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文化形态。由于它根植于中国特殊的历史文化环境,受到封建封闭的自然经济和严格的宗法制度的严重影响,不可避免地带有浓厚的封闭保守性。[5]宗族观念对武术带来的最大的弊端是家族内部或者是师徒之间得小范围练习,而不是面向社会招募大众学习进行推广,这样就会使得传播面极小,接受学习人员极少,很容易造成拳种的失传现象。练习传统武术不仅是对人生理的考验也是对心理承受能力的考验,因为传统武术想要练出“功夫”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们所说的传统武术的功夫,不是简单的学会一套拳法,而是通过练习学会使用其中的技法,所以练习传统武术的时间周期相对较长,加上原本教学对象就甚少,如果在出现半途而废的学生,那么前期所付出的努力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再者,因为传播狭小,接受学习的人员也都是亲信,这样的师徒关系,让徒弟对待师傅的每一句话像是“圣旨”一样的执行,阻碍了传统武术技法的深入研究和创新性发展。其次宗族观念也阻碍了一些天之聪颖的人进行学习,仅以太极拳为例,我们知道真正把太极拳发扬光大的并不是陈氏后代,而是杨露禅,他在北京教拳期间摆设擂台,接受挑战数十天,把太极拳推向世人面前,让更多的人开始接受太极拳、学习太极拳,简单设想如果不是杨露禅的在京授拳,太极拳现在会不会也仅仅是地方小拳种?但是关于杨露禅的学拳史也可谓曲折,因为其不是陈氏后人,所以最开始学习太极拳也是无人理会,只能在旁边“偷看”着学,在经过老师多次考验后才愿意把太极拳传授给他。
在华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重讲礼仪教化,是“古中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人尽皆知,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重礼仪、重教化,使中国在文明发展道路上独善其身,把礼仪、教化,上升为民俗的精神层面,制约和规范人们的行为习惯。礼仪文化渗透面非常广泛,对个人、家庭、社会都有影响。武术礼仪,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形态的出现,对规范习武者的言行起着重要的保障。武术中的礼仪有别于其它礼仪,并对习武者提出严格的要求,礼仪要求不仅表现在师徒、同门师兄弟之间,还体现在对习武者个人的待人接物。对于习武者来讲,除了要刻苦训练,还要有较高德行和良好的品质,我们常说的武德便是对习武者综合评价,在古代一个人是否具有习武资格,德行是关键因素之一,“习武先习德”“艺无德不立”这是历代武林宗师挂在口边的一句至理名言。[6]武术中独特的礼仪——抱拳礼,有着特殊的含义,首先是左手掌盖右拳,《道德经》中说“君子居则贵左”不仅是对自己习武行为的肯定,也是对其他习武人的尊重,左手掌拇指屈代表着做事不自大;左手盖右拳代表着做事不鲁莽等。武术除了抱拳礼还有拜师礼,对于拜师礼的传承我们一直保留到现在,武术的拜师礼仪,是以师父和徒弟两个人为主体,期间还会有一些人员,如师母、师兄弟、和一些社会地位较高的人作为见证者。传统的习武者很注重师徒关系,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父”之说,可见师徒关系在一定程度可能仅次于父子关系。总之礼德习俗的形成,对武术所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对于扩充和完善武术文化影响是巨大的。
民间口头文学包括口头散文、民间诗歌、歌节、歌俗等。武术歌诀谣谚是一宗独特的中国民间文学遗产,武术中的歌谣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武术的基本内容,方便记忆和传播将武术的内涵通过另一种方式表达出来。传统的武术在教学过程中,大多采用的是言传身教、口传身授,用现在划分的教学方法应该是“行为示范法”,在教学的过程中加上歌诀形象表达出来,会在教学过程中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歌诀是武术教学的常用语,其主要作用是方便记忆,歌诀中会包括一个动作的先后顺序和要领,歌诀在形式上无固定格式,并不追求对仗、四言、八言等,只是为了方便记忆有时会追求押韵,像我们说的“顺口溜”。武术歌诀在内容上多数以常见的事或者是物为对象,以陈氏太极拳“心会论”“八字歌”为例,“腰脊为第一主宰,喉头为第二主宰”“掤捋挤按世间稀,十个艺人十不知”,歌决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太极拳练习方法和动作,这比用书面语更接地气。民间口头文学不仅用在拳理、诗歌还用在动作名称,例如少林拳的回身三卧枕、旱地拔葱;八卦掌的叶底藏花;太极拳的白鹤亮翅、金鸡独立、金刚捣碓;形意拳的黑虎入洞、燕子啄泥、乌龙倒水等,把动作名称与动物形态相结合,是武术的一个特点。
原始信仰是天、地、人统一体现,是人类对天神、地神的崇拜。[7]对大自然的敬畏、崇拜在武术中也有体现,武者所追求的最高目标便是“天人合一”,张岱年先生说:“天人合一”是人生的最高理想,以求达到物我一体”。顺应自然、尊重自然、遵循自然发展规律不仅是社会发展的规律,也是武术发展的主要原则。人生活在自然界中必然会受到自然发展变化的影响,传统武术的功法练习讲究四季变化和人体机能变化相随,只有根据规律变化来调整自身不同器官功能,才能提高练功效果,适应四季变化锻炼以求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对应四季变化练习如,春练肝、夏练心、秋练胃、冬练肺。根据一天昼夜的变化在武术中演化为“阴阳”,阴阳观念渗透在武学理论中,由阴阳衍生的动静分明、开合虚实等,如王宗岳的《太极拳经》中指出“动静之机、阴阳之母”。我们对“天人合一”观念做到的不仅是简单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更重要的还做到学习自然,由观察动物习性,受到启发,从而创造出的一些拳法,如猴拳、螳螂拳、虎鹤双形拳等,对练习武术者的要求中也有“自然”的体现“起如猿、落如鹊、立如鸡”等,甚至一些武术动作也有动物名字的身影,如“白鹤亮翅、金鸡独立、鸿雁展翅、仙鹤惊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