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兴银
摘 要: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数量充足、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在考核中不能搞“上下一般粗”、“左右一个样”,要坚持全方位、多视角、近距离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近距离接触干部,要看干部对重大问题的思考、对群众的感情、对待名利的态度、为人处事的方式、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年轻干部克服“上下一般粗”、“左右一个样”的问题,要以组织标准为标尺,主动对标一流,自我加压,才能在勇挑重担中展现更大作为。
关键词:年轻干部;组织考核;路径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对不同岗位的领导干部应有不同的考核要求,不能搞‘上下一般粗、‘左右一个样”。要近距离接触干部,就要看干部对重大问题的思考、对群众的感情、对待名利的态度、为人处事的方式、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干部业绩在实践,名声在民间。年轻干部要克服相互之间“上下一般粗”、“左右一个样”的问题,必须苦练内功,增强本领,要以组织考核标准为标尺,主动对标一流,自我加压,才能在勇挑重担中展现更大作为。
一、在学会思考重大问题中提升政治素养
问题意识是一种自觉意识,它是推动事物发展、社会进步的一种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年轻干部要有足够本领来接班。年轻干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继承者和建设者。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是所有的领导干部必须深入思考的一项政治任务。当然,因阅历和经验的不同,年轻干部容易从理想化视角认识和看待世界,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角度也会缺乏一定的深刻性和全面性。当前,我们对许多重大问题的认识和处理都还处在不断深化的过程之中,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和新问题就会越多,也就越复杂。对年轻干部而言,能否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善于分析、研究和解决现实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体现的是一种政治素养。
年轻干部的问题意识不是自发养成的,而是在实践锻炼中培养出来的。对年轻干部而言,政治素养的提升不能仅仅局限于一般性问题的思考,要学会关注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自觉分析研究问题,不断探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逐步形成对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升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年轻干部关注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具备两方面的基本条件。首先,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无论是思考的问题,还是对问题的思考,都必须从实际出发,注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不动摇。其次,要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方法。求真务实既是一种科学态度,也是一种工作方法。具体而言,一要从大历史观的视角看问题,看发展。只有具备了大历史观的视野,思考问题才会更加侧重全面性、长远性;二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思考问题,而不是自我的抽象思维的发散;三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搞眉毛胡子一把抓,一概而论。重大问题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形势、政策的影响下会发生变化,因此,思考重大问题要做到因时因势而定。
二、在联系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塑造工作作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近距离接触干部,就要看干部对待群众的感情。“干部业绩在实践,干部名声在民间”,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作风。年轻干部大多接受过高等教育,具有思维活跃、善于创新、敢于尝试的特點,但普遍缺乏基层和艰苦环境磨练的经历,也存在群众工作本领不够强等问题。当前,党群干群关系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呈现复杂多变的趋势。对年轻干部而言,塑造好的工作作风不是张扬个性,也不是追求与众不同的行为方式,而是在群众口碑中形成的关于作风、行动、人格等方面的一种正向的价值认同。年轻干部在联系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塑造工作作风,需要在工作把握好两个方面的要求:
其一,要以严肃的态度对待群众的口碑。“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实际上明确了群众对党员干部群众工作的价值评价问题。群众的口碑虽是一种口头的颂扬,但是通过群众的口口相传,可以反映社会中间大多数群众的态度和心理。任何一个政党或组织都要关注人民群众的这种口口相传。《中国共产章程》明确标明: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反映到实际工作中,人民群众的口碑是最高的政治要求,是党的群众立场、群众观点最直接的体现。形成群众口碑的基础是政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因此,年轻干部好的工作作风的养成,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磨练并形成一种自觉行为:一要改变从思想上不愿意走进群众,不想接触群众的想法,要深入群众中间了解群众所需、所想、所求;二要改变在工作中对待群众不关心、不热心、没耐心的态度,要真正在感情上贴近群众;三要改变作为“留声机”、“传送带”的工作方式,要俯下身子、静下心来融入群众之中,研究群众、了解群众。
其二,要以群众口碑为标准做好联系群众的工作。无论形势怎样变化,年轻干部要注意与群众打成一片。密切联系群众是一种政治担当,其责任就是要始终坚持崇高理想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统一,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观点,在工作方法上做到与群众有效互动。以群众口碑为标准做好群众工作,要充分考虑群众利益的实现不能仅仅停留在经济、物质层面的需要,还包括政治、文化、社会、心理等多个层面的需求。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会不断增长,并呈现多元、分层的特点,因而,年轻干部在群众工作中,要充分关注到这种变化,充分考虑不同社会群体利益诉求的变化,在联系群众、组织群众的工作中,学会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做实工作内容。
三、在对待名利的态度中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年轻干部要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经得住磨难,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图名、不图利,专心致志做好工作。人的一生时刻与名利相伴而行,能够处理好关系个人名利的问题,对走好个人成长之路至关重要。年轻干部处于人生发展和个人事业发展的起步阶段,这一时期的心理定力和政治定力还不够成熟,人生选择容易被市场行情所引导,在各种诱惑面前容易随波逐流,发展下去有可能堕落为腐败分子。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保持定力、严守规矩,用勤劳的双手和诚实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拒绝投机取巧、远离自作聪明。”这为年轻干部塑造个人正确的价值取向指明了方向。现实中,不少年轻干部在成长的道路上出现问题,多与投机取巧、自作聪明有关。因此,对年轻干部而言,如何在个人成长的道路上不陷于名利场的纷扰,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沉下心来干工作,心无旁骛钻业务,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
其一,把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结合起来。责任担当是衡量干部的重要标准,也是干部的从政本分。干部的从政行为与个人的理想是密不可分的。年轻干部要重视个人理想,但个人理想的设计不能抽象化,更不能好高骛远。如果一味重视个人理想设计,而忽视了社会责任,在工作中则会出现信念淡化、精神空虚,只是把工作当作一个职业、一个跳板,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进而迷失人生方向。因此,年轻干部个人要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必须注重把个人理想与责任担当密切结合,努力做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的干部,而不是成为做样子、混日子、要位子的“官油子”干部。
其二,在各种诱惑面前保持政治定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检验一名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是否坚定,主要看其在重大政治考验面前有没有政治定力”。政治定力既是一种政治修养的体现,也是一种政治智慧的展现。对年轻干部而言,要经得住各种名利诱惑非一日之功,这需要有强大的政治定力做基础,而政治定力需要在实践中磨练。年轻干部保持政治定力的前提是要塑造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价值观可以帮助年轻干部明确在人生的道路上解决坚持什么和信仰什么的问题。
其三,要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年轻干部看淡名利,是一种现实的挑战,更是一种个人修养。看重名利往往会带来短视行为和价值观扭曲。年轻干部在名利面前表现的越坦然,个人价值取向就越来越明确,在个人修养方面异于常人的程度越深,人生道路也就能走得更长远。
四、在学会为人处事中锻造个人品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年轻干部如果急功近利、患得患失、投机取巧、见风使舵、处事圆滑、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或者搞自我包装、花里胡哨、花拳绣腿,那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人的为人处事的方式,可以反映出这个人的眼界、胸怀和格局。对党员干部来讲,个人道德品质的提升要体现在做事、做人的原则、标准和效果等方面,尤其不能把投机取巧、见风使舵、处事圆滑等行为作为“本事”和“能力”看待。为人处事既是反映心智成熟度的一个的评判标准,也是工作能力的一种体现。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政治品质可以从多个方面得以展示。行为方式可以最直接地反映出为人处事的基本素养和基本能力,因此,年轻干部要注重在为人处事方面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水平,为个人未来成长提升空间、奠定基础。
其一,要注重以实为本。年轻干部的个人成长与发展是一个长久的工程,这中间需要经验、眼界、心智等方面的积累和锤炼。如果因一时一事的诱惑失去了标准,就会出现患得患失,以一种投机的心态对待工作和个人的发展,往往会出现只想坐享其成而不想有所奉献的心理。对年轻干部而言,以实为本,是一种要求,更是一种人生规划,坚持诚实做人、踏实做事、务实做工作可以避免因短视行为而丧失标准和方向。人的道德水平不会自然提高,必须要经过一个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的过程。为此,年轻干部道德品质的提升需要以实为本,在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中规划人生发展之路。
其二,要注重以严为尺。对年轻干部来讲,锻造个人的政治和道德品质需要意志和努力的培育与付出。首先,要摒弃“年轻”的意识。如果没有严字当头,“年轻”就会成为借口或辩护的理由。年轻干部无论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都要严格要求自己,通过奋斗把年轻变成一种优势、资本和特征,而不是给人一种“轻狂”的印象。其次,要转变思想认识,养成严于律己、严以履职的作风。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年轻干部要守住底线、把握住方向,无论养私德还是明公德都要从自身做起,形成向上向善的道德品格。
其三,要注重以学为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与学习品质是密切相关的。学习品质的养成需要一个选择的过程,对学什么、如何学要确定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年轻干部承担的工作任务、担负的社会责任,需要对自身的学习提出更高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养成爱学习、会学习、善于学习的习惯。只有经过不断学习,才能在为人处事中辨别是非,把握方向,明确目标,也才能为个人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提供支撑。
五、在处理复杂问题中增强能力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这既为青年施展才华、竞展风采提供了广阔舞台,也对青年能力素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复杂问题的呈现方式和表现形式不同于一般性问题,因此,对于复杂问题的处理也不能简单地运用处理一般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而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包括思维能力、决策能力、执行能力、心理能力等多个方面。因此,年轻干部需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善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通过对复杂问题的处理,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素养。
一要以正确态度对待问题。复杂问题的特征之一,体现在问题的关联度高、涉及面广、影响度深。年轻干部面对复杂问题的态度直接影响着问题解决的程度。遇到问题是坦然面对、积极应对,还是拈轻怕重、推诿解脱,既能表现出一个人的责任担当,又能看出一个人的能力素养。正确的态度是塑造能力素养的基础,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有态度正确、姿态明确,才能客观、实事求是地把握问题的源头和本质,才能深入地认识问题的成因,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举措。
二要深入研究感知问题。年轻干部研究问题,要从自身实际出发,一方面,要避免主观判断。学会用全局思维、辩证思维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从细节入手感知、认识问题,把握问题特征,界定问题性质和走向;另一方面,要避免漂浮式分析。复杂问题的特征决定了研究复杂问题不能就问题谈问题,要学会跳出问题看问题,这样才能对复杂问题有一个整体性、全局性的认识。漂浮式分析问题,往往只是侧重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从逻辑到逻辑的分析方式,不能深入感知复杂问题的本质。
三要积极行动解决问题。“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复杂问题往往看起来并不复杂,但真正触及到问题本身的时候,其复杂性和矛盾点就显现出来了。不同的问题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呈现不同的特点。就处理复杂问题的过程来看,任何一个矛盾点和关节点都会影响到处理复杂问题的结果。因此,积极的行动必须有进取的精神和務实的作风作支撑。年轻干部的成长与发展需要经过实践的锻炼,更需要在处理和破解复杂问题的实践中锤炼心智、汲取经验、获得真知,并在此基础上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