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课文,抓什么

2020-11-23 01:52赵梦颖
课外语文·下 2020年10期
关键词:瀑布词语课文

【摘要】语文是一门充满活力的课程,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可以抓文章的脉络、课文的朗读、字词的评析以及语言的表达来进行针对性训练,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感受、体会与运用,在整体中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体会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关键词】文脉;朗读;感受;表达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30-0048-02

【本文著录格式】赵梦颖.品读课文,抓什么[J].课外语文,2020,19(30):48-49.

语文是由语言文字组成的课程,一门充满生命活力的课程,一门赋予浓浓意蕴的课程,一门多彩的课程。“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感受语言的优美”和“品味作品中富有魅力的语言”,这一切目标的实施都需要以“品读语言”为核心,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强大的表现力和美妙的神韵,让语文课散发它真正的魅力。

一、抓文脉,从整体性出发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文。也正是这样的语言文化实现了人表达的需要,实现了语言的价值。所以在字词教学中,选择恰当的词语把握句子的意思来体会文本的内容是关键。例如《黄果树瀑布》的教学过程中,我根据文本的整体选择了三列词语,分别是喧嚣、人喧马嘶、乐声奏鸣、訇然作响,宽幅白练、飞流直下、随风飘飞,舒服极了等词语,通过所见、所闻、所感三方面将这篇佳作进行了简单的归纳。这块的设计更多的是为了对文脉的分析做铺垫,目标明确,在会读的基础上明白这三行词语的安排意图,从而整理出整篇文章的脉络,为接下来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埋下伏笔。以此作为扶梯,掌握文章内容,体现教学的整体性。

课堂是对文本的解读,是对写作的提升,是对情感的升华。每一篇佳作在遣词造句上都极具特色,在语言表达上颇有手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捕捉课文的闪光点,以文本的整体性为主,展开教学。《黄果树瀑布》这一课我以第二小节为主,三六小节为辅,抓住从作者刚进入景区到透过缝隙,最后坐在谷底的不同地点的变化这条线索,感受瀑布声音的变化。而课文的内容是值得推敲的,除了立足于一个中心点外,还可以借助作者听到的瀑布声,看到的瀑布形,最后作者所感这条线索,全方位多角度地感受黄果树瀑布这一大自然的杰作。当然,教学的设计不得脱离文本内容,可抓住线索展开教学,教会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并感悟文章传达的情感,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语言的无穷尽变化,总是高深莫测地展示它无限的魅力,只有通过细嚼慢品,才能将作品完整地表达;只有通过细致品读,才能将情感达到共鸣;只有将其融之情境,能感受其中真正的人文艺术,才能体会语言的魅力。

二、抓朗读,从生活出发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沉浸在对文本的朗读便是这节课中最美的享受了。

“读”对于低段的孩子是一种语言的引领,低年级的孩子更善于表现,如果让他们置身于文本之中,体会文本的乐趣,理解课文内容便是轻而易举。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语文,在发展思维的同时加深他们对语文课文的理解。学困生通常也能积极地参与此类表演活动,给他们一个表现的机会,创造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他们就会在情境中积极地表演,再结合朗读训练,学困生能更好地理解文本内涵,在演和读的过程中也满足了自己小小的表现欲,得到了成功的快乐。如在教学《动物王国开大会》一课时,我鼓励学生配上课文内容表演“老虎威猛”的样子,学生很快地领悟到大王说话时命令的语气。同学们纷纷根据动物的特点完成了表演,获得大家的赞赏。像这样体裁的课文很多,在教学中可以让孩子通过绘声绘色的表演,走进故事,走进语言,以演代读,读中体悟,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更完美地将文中的人物性格体现出来、将文章的感情表达出来。

“读”对于高段的孩子便是一种语言的运用。有效的读便是更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文章,重现语境,帮助领悟文章内涵,提高语言表达水平,发展思维水平。《黄果树瀑布》的教学中都以朗读为主,有层次性地引领孩子体会瀑布声音的变化。我以第二小节为主,注重学法的指导,从读一读,画一画,再到写批注、谈感情,最后有感情地朗读。这样一步一步地引領让学生感受瀑布声音由轻到响,同时也带领学生进入了审美鉴赏的层次,感受文学作品的艺术性。教学中注意“层次”尤为重要,一步一步地生成便会达到理想的效果。

一段段静止的文字可以演绎成一幕幕动人的画面,一段段沉睡的文字可以谱写一首首和谐的乐曲,一段段优美的文字可以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语言真正的魅力便是能将文本之意与读者之情巧妙地融合。

三、抓感受,从关键词出发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在教学中运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引导,推敲关键词的使用,从而指导朗读。如何让学生准确地表达出文章大意,教师在文本的教学中经常利用关键词推进句与情的教学则是重中之重。《黄果树瀑布》这一课的教学中,利用“飘、拂、人喧马嘶、盖、喧嚣”这些字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加上生动、有趣幽默的语言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不一样的享受。例如“拂”字通过做一做动作感受瀑布声的轻;“人喧马嘶”通过联系生活,想一想生活中有什么样的场景可以用这个词语来形容;而这个瀑布声比人喧马嘶还要响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激发学生探索意识,从做中学,立马找到“盖”;接着“喧嚣”的教学则是通过一个“嚣”字组词为嚣张,通过嚣张的人会说些什么来感悟课文中嚣张的是瀑布的声音,进一步感受声音的响亮,用理解词语的意思的方法,根据语境感受词语的表达意义。这节课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带领学生体会语言的艺术性,也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思维创造能力,同时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对于“泻”字教学更是有着别具一格的思考,可以通过字词的对比“泻”能否换成“流”字。另外,通过播放小溪的流水声,让学生说感受,侧面体会“泻”字的使用感受瀑布的气势壮观。《小马过河》这一课的教学中,为充分感受小马帮助妈妈做事情内心的喜悦,发动大家寻找关键词感受,孩子们很快速地找到“连蹦带跳”“很愿意”,用动作直观感受、用语言直接表达,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以此来感受小马内心的开心。同时,“怎么不能?”孩子们没有直接找到这句话,我利用反复的朗读,孩子们能够透过这样一个反问句来加强语气,表达内心十分地愿意。孩子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语句处处藏着机关,多读多感悟便能切实感受小马很乐意帮助妈妈做事情。关键词的教学带领学生欣赏到汉字的艺术美,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提升,在日后的学习更恰当地使用文字,拥有深厚的文化素养。

教学感受关键词的过程,是学生在学习上探索的过程,是学生在解读文本上提升能力的过程,是学生在写作上创造的过程,更是学生在情感上享受的过程。

四、抓表达,从说话出发

叶圣陶先生曾精辟地阐述了说话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迫切性。他认为“说话训练”是学生“产生与发表的总枢纽”,只要抓住了这个“总枢纽”,就能使学生敢于说、乐于说,从而有效地进行语文学习,才能更好地提升孩子的能力。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于句子的结构概念比较模糊,就着已有的词语进行无序的拼凑。如何解决现有的问题,让学生由想说到会说,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教授学生说话的方法,指导学生仿说,引导学生会说。模仿是低年级儿童最大的优势,也是指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适当地利用和发挥这一特点,是进行说话训练的有效途径。句式训练作为说话训练的一種基本的训练方法,它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口头表达的能力和多种形式的表达技巧起着主导作用。例如一年级第二学期《蚂蚁和蝈蝈》,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蚂蚁和蝈蝈分别在什么季节干什么。这个仿说句式让学生有据可依,通过朗读、填空等方式理清思路,把握句子结构。二年级的语文园地字词句运用中,通过课文的例句,积累词语,学会表达。其实,在低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有一系列形式多样、层次性强的句式训练题。教师在进行说话训练时,可以把这一句式放在原句中,让学生感受、体会这一句式的结构特点;其次,可提供一些景物或图片,让学生根据事物的特点,初步练习说话;最后再甩掉“拐杖”,让学生自由地进行该句式的说话训练。

而高年级的学生已有较好的表达能力,关注以文本为主,注重情感渗透,引领学法的运用,才能将课堂教学的意义延伸。在教学《姥姥的剪纸》过程中,不局限于文本,将这篇选文的原文节选一部分,将选文的背景充分地展示给孩子们去阅读,将课堂交给孩子,最后一个小练笔也是把学生在这一节课中的所思所想用文笔抒发出来,不仅是对“我”的姥姥一种爱的体现,也激发了学生对自己姥姥的一种爱。

教师是课堂教学中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各种手段,指导学生学会体验文字之美、感受文章之心、体悟作者之情。同时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激励学生的学习意向,启发思维、点拨疑难等,让学生自己学会、会学、想懂、懂想,这样才能真正品课文,真正读课文。

参考文献

[1]武宜荣.品读让语言散发魅力[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0(2).

[2]杜康弟.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J].新课程:小学,2011(1).

[3]沈艳霞.朗读,语文课堂中的另一种精彩[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2).

[4]李青.谈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J].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2012(4).

[5]于光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J].祖国:建设版,2014(2).

猜你喜欢
瀑布词语课文
容易混淆的词语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瀑布之下
背课文的小偷
瀑布
一枚词语一门静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