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的现实基础和实践路径探析

2020-11-23 01:53张布和
中国教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师范类师范院校专科

张布和

一、我国教师教育体系现状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的教师教育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它是我国中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相对独立的教育体系,为党和国家培养和造就了大量的合格而优秀的各级各类教师。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3.01万余所,各级各类教师1732.03万人,学生2.82亿人。

我们谈到教师教育体系,这个体系内涵十分丰富,包括布局结构、管理体制、运行方式、职前培养、职后培训等要素。从以上角度,我们运用大量的统计数据和实证研究,对教师教育体系做了现状分析,当前中国的教师教育体系有以下几方面的共识性特征。

1.形成多元开放的师范生培养格局

中華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教师教育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世纪末,教师教育体系是定向封闭的师范教育体系。第二个阶段是21世纪初叶逐渐形成了非定向开放办学体系。第三个阶段是近10余年来,我们积极探索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大学参与,政府、高校、中小学协同联动的多元开放的师范生培养新格局。

当前我们处于第三阶段较为稳定的格局,教师教育体系日臻成熟。据统计,当前我国设有师范类本科专业的院校395所,其中师范院校151所,占38.2%;综合大学153所、其他院校91所,分别占38.7%和23.1%。设有师范类专业的专科院校420所,其中师范院校151所,占36%;综合大学159所,占37.9%;其他院校110所,占26.1%。

师范类本科在校生总数中,师范院校培养人数占总数的59%,综合大学培养人数占总数的33.5%,其他院校培养人数占总数的7.5%。师范类专科在校生总数中,师范院校培养人数占总数的53%,综合院校培养人数占总数的28%,其他院校培养人数占总数

的19%。

从学校的结构上看,师范院校稍稍欠缺,还不是主体;从培养学生的数量上看,师范院校为主体。可以说,当前我们的教师教育体系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的定位是准确的。

2.师范生培养院校东中西部呈现“橄榄状”分布

2019年,我们对各省的师范生培养院校做了一个统计,东部地区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一共有本科院校265所,中部地区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一共有本科院校295所,西部地区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一共有本科院校255所。这组数据呈现出一个“橄榄状”的形态,中间鼓两边稍尖(见图1)。

图1 师范生培养院校东中西部地区“橄榄状”分布图

3.形成鲜明的学历培养层次

随着教师教育的变革,进入21世纪以来,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办学层次相应地从中师、大专和本科的“旧三级”向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新三级”转变,促进了教师教育层次和水平的稳步提升。专科、本科培养分别以地级和省级院校为主,教育硕士主要由部委直属高校、省级教育部门主管师范院校和综合大学培养。

在设置教育硕士专业的院校中,东部地区院校有59所,占41%;中部地区院校有46所,占32%;西部地区院校有39所,占27%。东部地区院校多于中部地区院校和西部地区院校,西部地区院校最少。其中,湖北省设置教育硕士专业的院校最多,有10所;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海南省设置教育硕士专业的院校最少,均有1所。

4.师范生培养数量充足

以2018年为例,我国中小学和幼儿园共补充教师71.73万人;而当年师范类本科毕业生数为42.67万人,师范类专科毕业生为29.35万人,中等职业院校学前教育和教育类专业毕业生为41.63万人,三者之和为113.65万人,富余近42万人。再加上考取教师资格证的非师范类毕业生,师范院校本科、专科以及中等职业教育类毕业生数远远超过2018年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补充的数量。

5.师范生培养校内体制多样化

为突出教师教育的专业性,各师范生培养院校均设置了相应的专业学院(部),将教师教育职能赋予专业学院(部)负责完成师范生培养工作。目前,我国师范生培养校内体制可以划分为教育学部制、教育学院制、教育科学学院制、教师教育学院制等内部培养和管理体制,其内部运行机制大同小异,学校统筹管理、专业建设以学科院系为主、教育学部负责教育理论课程教学。

6.师范生培养模式多元化

在不改变教育时长的前提下,将“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相结合。如“2+4”的初中起点本科水平幼儿教师培养模式;4年制“综合培养,分向发展”的小学教师培养模式;“2+2” 的本科水平初中教师培养模式;地方高校普遍实行“3+1”“4+0”本科师范生培养模式、“4+2”“4+1+2”和“3+3”的研究生学历层次培养模式。这种综合培养的方式,以及学校校内管理体制的格局,某种意义上能够决定师范生的质量。

7.层次分明的五级教师培训体系

教师教育不仅仅指职前教育,还包括职后教育。尤其是近几年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以及中小学校长、特级教师、优秀教师反映他们的教师专业能力素质更多的是在教师岗位上获得的。这说明,教师职后教育已成为教师专业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的环节。目前,已形成国家、省级、地市级、区县级和校本培训等层级鲜明的五级培训体系。

二、教师教育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现实

困境

1.教师教育布局结构失衡

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体系中的辐射引领不够;师范生培养综合院校数量多、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率不高;培养师范生院校中高职、高专比例较大、过于

臃肿。

2.硕士以上学历教师数量严重不足

以初中教师学历为例,与OECD国家和主要人口大国相比,2016年,中国本科和硕士学历的初中教师比例分别为83.18%和3.04%,本科与硕士学历教师总体所占比例为86.22%,在OECD前20个国家中排名第15位。意大利、波兰、西班牙、斯洛伐克拥有硕士学历的教师比例较高,均超过了50%。

3.师范生培养院校的师范性减弱

在扩大规模办学、走向综合化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背景下,大部分师范生培养院校突出其办学的“学科专业化”和“综合化”,而忽视了其赖以生存的“师范性”和“教师专业化”的属性。突出表现在:在学校建设发展战略中教师教育被边缘化现象普遍严重;学校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标准相对松散;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仍旧是“老三篇”,实践性课程严重不足;教师教育理论课程内容普遍陈旧老化,跟不上教育教学改革步伐。

4.地方教师培训机构功能弱化

近几年国家大力支持“国培计划”,投入了大量资金,取得了显著效果,但地方教师培训功能不断弱化,市、县级培训虚化弱化,而校本培训基本靠专业自觉。

5.教师教育一体化缺乏统筹设计

我国提出教师教育一体化已有二十几年时间,但始终仅仅停留在理念层面,缺少政策制度的设计,行动层面始终没有真正落地。

三、构建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的实践路径

探析

1.构建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的政策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师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中,关于教师的论述的篇章是最多的,系统论述了教师工作,并指出,教师工作极端重要,教师队伍建设是各级党委政府的政治

任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几大文件中都提出了教师教育改革,这是我们的政策依据。

2.构建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的基本思路

凸显“质量为导向” 的新时代特色。树立以质量为导向的教师教育体系改革的理念,确立以高层次、高标准、高水平为基本要求的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框架,将其纳入现代教师教育体系中。

发挥“宏观调控为手段” 的制度优势。强化宏观管理,将提升师范生培养层次提到议事日程上,以“减专科、强本科、增硕士”为原则,出台专门的专、本、硕结构性调整专项方案,减少师范生培养专科院校数量和招生数量,加大硕士层次师范生的培养

力度。

严格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在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指导地位。重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加强教师专业精神、教师专业实践类课程,及时更新学生发展知识、学习科学研究新成果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知识体系。

明确师范生培养标准,强化培养院校办学主体责任,同步开展师范院校办学质量审核评估和师范专业认证制度,办好师范专业,办强师范院校。

以区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建设为重点,健全教师研训体系,改进教师培训机制,教师培训重心下移。

确立教师教育一体化制度体系,完善教师教育一体化统筹实施机制,统筹实施职前职后一体化和政府、院校、中小学一体化。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所所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胡玉敏

huym@zgjszz.cn

猜你喜欢
师范类师范院校专科
师范院校中OBE理念下生本教学的产出分析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师范院校应有“师范味”
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生作品选
2020年全国成人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时间表
师范院校应进行一流的教师教育
师范类专业将实行三级监测认证
山东省首个专科医联体成立 55家联盟医院正式挂牌
关于师范类计算机专业“就业难”问题的原因探析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