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劳动教育”是以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为核心的。学生作为生命体,其成长是有规律的。我们既不能限制学生的成长,将其圈在画好的条条框框中,又不能放任自流。漫无目的的生长会延误成长时机,提高成本,降低效果。所以,从劳动育人到“新劳动教育”的变化也是一种基于生命的成长。
教育观念—关注生命需要。人的生命总是呈现一种向上的、向外发展的成长趋势,是在不停地汲取外界信息并逐渐内化的过程中向上、向外发展的。我们的教育就要为学生提供多元的、开放的、前瞻的信息,顺应学生生命成长趋势,满足学生成长需要。
育人目标—关注生命质量。人的生命有长短之分。拥有知识和技能这两个维度,人的生命就有了長度和宽度。随着长度和宽度的不断增长,人就有了生存与生活的本领。但人的生命不能只是个平面,还应有深度。这就需要第三个维度—人文维度,这样生命才是立体的。生命质量要求人具有内在深度,具有完整的、立体的生命。所以,我们的“新劳动教育”要做的是让学生“学生活的知识,练生存的技能,悟生命的意义”。
课程设置—关注生命规律。人的成长除了身体的自然生长,知识、技能、思想品质、精神世界的发展都伴随着知识、实践、创新等行为的参与。认知、实践、创新三个方面之间既有历时性的关系,也有共时性的关系。创新创造一般会以认知、实践为基础,但在一个具体的过程中,认知、实践、创新又可能在同一时刻发生。人在不同的年龄段会随着自身知识技能、实践体验的积累而呈现不同发展需求,课程的作用在于促进积累并满足需求。
——隋桂凤
节选自《隋桂凤与新劳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