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霞
摘要:临摹是学习山水画的重要途径,通过临摹学习传统,摸索规律。形神俱备是临摹的要旨,山水之形本为气韵而设,不可一笔一画地描摹,要从中揣摩古人笔痕墨迹的规律,临的不是形准,而是意切,施其意而不失其迹,既要有长篇整幅的临摹,又要对其进行专项性研究。
关键词:山水画;临摹;感觉;意蕴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6-0033-01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6.025
在评析、赏论画作时,经常是感觉很好,感觉还不错,“凭感觉”是一个极好的辩护词,仿佛这是绘画者感觉的事,感觉好就是好,感觉坏就是坏,艺术创作的最深处可能是这样的,但初学画者不能任凭自己的感觉去画画,也许一开始就是误入歧途,弄懂临摹物像的来源更为重要,而绘画临摹更具有一定的内涵,绘画者的主动性,求知欲是自己所为的,要深入探究的,并不是单纯的凭感觉就可以言语的。
感觉是人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直接反映,虽是一种初步的、感性的认识,但是却为一切高级的认识和复杂的心理活动提供了材料和基础,我们在观察、体验生活的过程中,面对着各种各样的生活现象,是全身心投人的,五官感觉都从各自的渠道接收信息,并根据自己学习到的规律,以自己特殊的艺术敏感与其他感觉协调,联系起来,并从中发现、抽取和提炼共同的审美素质,经过复杂、微妙的心理转化,运用自己手中的毛笔,心随笔韵,取向不惑,画出具有特定的形象形式和感觉方式的作品,体道而出。
常言说,同学之间要互相看画,与同道切磋、批评。在这个过程中,可能遇到“所言为不可言之言”的疑难,这样的一种处境与凭感觉没有二致,艺术创作的造型探索与诗境,真意的穷辩深间可相通,但终究不尽相同,画是形式之可见,文是语言之可味,“言不可言之言”作为语言的尺度比量不到“画不可画之画”的绘画境域中来,正如邬建教授所讲人类图案的产生要比语言文字早,蕴含的内容也比语言文字更为丰富,临摹古代山水亦是读懂画里的故事,读懂画外的史实,而在语言交流从画中得到的认识中,可能有时因为绘画者的学识,见闻不能很好地用语言表述出来。现阶段,也可能同学们之间的偏失,正在于不愿多想而失明于思。
艺术语言作为艺术媒介而存在,担负着艺术意味的指示或传导作用,对于邬建老师的“三好”“三合”也逐渐在教学体系下深人领会。“画的好、写的好、说的好”“合于画理、合于自然、合于自我”一系列的课程安排和授课理念、意理相合,深入探究绘画的表意与外延,使在传统的山水学习中学到的不仅是绘画技巧,更多的是人生行为准则。
庄子讲“人在外,天在内,德在于天”。每个人临摹画时都有自己的概念固见,很主观,想法随着意见走,这是很不好的思想习惯。但是这种思想已经有了一定的沉淀,需要更多的理论知识、观念去冲击、替换。相对来说,知较容易,能却很难,学可以知,能必须练。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只有居敬穷理,格物致知才能真正地走到古人内心深处,体会他所处的朝代、历史背景,临摹出由心情至心境,再将心境寄托于笔墨的作品,深切体悟圣人之道。而绘画更应该人在外,天在内,这就是自然的感觉,不期而然遇到的美感是自己概念外的一些东西,如果“人在内,天在外”,有的只是人为的斧凿痕,缺乏万物生意。这也是外出写生要深入远山,乡村,源于树野,村庄淳朴,自然,不像城市里被统一裁剪过的树木、修缮过的楼房。
傅雷先生讲“山水乃图自然之性,非剽窃其形,画不写内涵之貌,乃传其内涵之神”。在眼观与意会之间找到最平常的一点,从容谈定,不期而遇的“恰好”或许正是我们现在缺少的一种力量。初临摹处于鹦鹉学舌的地步,临得太像是问题,临得不像又是问题,对于临摹,总在像与不像中徘徊,最后觉得自己需要什么便去寻找什么,这是在临摹过程中认识到的问题,古人讲“我用我法”“出新意与法度之中”,要提高自己,需要长期的临摹与实践。
“分黑布白”最初來源于老子及太极哲学,体现互成互合的朴素辩证关系,李可染先生在《山村飞瀑》中对空白的运用属于依形取意,以白显形,画中的瀑布流水、屋舍都是在有形有物的基础上空出来的白。使有形的外在物在整个画面的构建中由实变虚,从而使画面虚实相映。这种布阵置势,使客观物象的自然本体更为节奏化,从而使物象的摆置在构图中获得俯仰自得的空间和自由,心静画亦通,自由流动与呼吸。布白是主动的,创造性的,并非无意识的偶然,显示着遵循自然与艺术自律的法则。老子之人生哲学,天下万物无生于有,有生于无,黑白笔墨,知其布白留白之章,守其墨色墨法之道,易致深远空蒙意趣,空纳万镜,万物一体。
尼采说“对人来说,重要的是桥,而不是目的”。桥的意思是由此岸到彼岸的一个通达,你要去通达,要走过,要经过。但并不是让你停在桥上,所以,看古代传统的作品,临摹经典山水作品主要是在通渡,让自己的认识提高,艺术亦是如此,对于绘画者来讲,更重要的是桥而不是目的,艺术所谓的此岸是去到一种精神自由的艺术彼岸,委心传统,临之而无外摹,久必有悟,悟后与生知之者,殊途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