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学成
[摘 要]新课程改革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改后的信息技术学科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新课程的设计中融入了大量的新理念、新知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师;能力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本轮课程改革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核心素养”成了红遍网络的热门词,各学科围绕《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結合本学科课程特点、教育特色提炼学科核心素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推动教育改革的新浪潮。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实施者,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新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对信息技术教师来说,在新课程的设计中融入了大量的新理念、新知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很多人认为信息技术教师只要精通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就能胜任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工作,其实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不等同于信息技术,在信息技术教育中,信息技术课教师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我认为当前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具有以下几方面的能力,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一、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要具有正确的自我定位能力
由于信息技术学科是非正式考试科目,所以,无论是在学生、家长、学校还是教育行政部门,甚至在有些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心目中信息技术学科都是一门可有可无的学科,大多数学校缺少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有了专业的教师又将工作重心定位为信息技术设备的维护和管理,使之成为网管员、修理工或是转为数理化学科的教学工作。信息技术教师不能将主要精力放到学科教学上,大量的时间被故障维护、网络管理,甚至是各个部门的各种报表消耗。信息技术教师也是教师,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教学,所以,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以教学为第一要务,面对不合理的安排要勇于发表意见,敢于说“不”,只有对自己正确定位、勇于担当,才能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要具有以身为范的德育能力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句话是陶行知先生的名言,是每一所师范院校的警句,也是对每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党的“十八大”会议要求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可见“德”对一个人的发展的重要性。教师是学生尊重、崇拜、模仿的对象,信息技术课教师在课堂上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而且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道德修养都产生重大的影响,而德育最好的方法是以身为范,所以,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师德建设更为重要。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敬业精神,热爱和关心学生,尊重和信任学生,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止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这种影响是其他人或媒体无法代替的。
首先,作为教师要爱岗敬业。教师的职业在光鲜的外表下也有许多无耐和心酸,教师只有爱岗敬业,积极进取,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高效地开展教育活动。其次,师德的体现在于言传身教。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是其他教育无法比拟的,教师要用人格感染学生,用行为引导学生,用精神鼓舞学生。如果教师想要教学生怎样做人,自己就得先做怎样的人。再次,师德的力量在于无私奉献。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能更好地亲近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润物无声。从次,教师要不断学习,积极进取。在知识爆炸时代,每个人都有面临落伍的危险,尤其是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有较强的学习观念,树立终身学习意识,紧跟当代知识的发展步伐,同时带动学生自学,培养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最后,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改变了我们传统的学习生活习惯,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与传统道德伦理相悖的现象。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法规等社会问题,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不仅要教育学生遵守信息技术的道德规范,而且要身体力行,遵守职业道德,教好、用好信息技术。
三、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要具有开发、整合、设计课程的能力
学校教育中学生的大部分学习时间是在各门学科教学中度过的,而信息技术课程在学校课程计划中只占一小部分,但信息素养对于现代社会的人来说,又十分必要。因此,教师要以信息技术课程为依托、信息技术课堂为主阵地,合理地开发、整合、设计课程,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相关素养,并将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融入其他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是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教学的有效整合,由于信息技术教材与信息技术发展的不对称性,使许多前沿的信息技术不能在教材中体现,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课程开发能力、课程整合能力和课程设计能力,从而用有限的教育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综合的信息素养。
四、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要具有良好的学科教学能力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要具有良好的学科教学能力,将每一个教学目标落实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首先,信息技术教师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由于信息技术发展得快,信息技术教师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形成信息技术的自学能力和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能力。其次,信息技术教师要有较高的教学设计能力,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学生身心发展情况、社会生活的需要和现有的教学资源,通过高效的教学环节和丰富的学生活动与其他学科有机整合,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实用性。再次,信息技术教师要有良好的教学实施能力,能较好地实施教学设计方案,运用有关信息技术工具和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环境,在不同教学模式和不同教学环节中熟练地把控课堂,可应对课堂突发问题,高效完成教学设计。从次,信息技术教师要有恰当的教学评价能力,在教学设计中、课前准备时、教学实施过程中和教学活动结束后等各个教学环节,将教学评价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发挥评价对教学和学习的促进作用。最后,信息技术教师要具备教学反思能力。由于学生的成长环境和个人素质不同,造成学生信息技术基础差距很大,在教学中会经常出现学生“吃不饱”或“吃不了”的现象。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地反思,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并且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促进教师自身的成长。
五、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要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
教育科研在教育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我认为教育科研工作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学校特色建设的法宝。信息技术教师要切实体会到教育科研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转变教育思想,确立新的教育理念,立足课堂教学实际,分析、研究遇到的教育现象,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提高科学育人的水平。教师要增强科研意识,培养科研精神,让教育科研润化到教学过程中,用科研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六、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要具有明确的职业发展能力
信息技术教师是国家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对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基础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对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全面发展等方面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由此可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然而在 “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没有列入考试范围的信息技术学科依然面临被边缘化的困境,这就需要广大的信息技术教师能够有坚定的信念,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做好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能利用信息技术来促进自己的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
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与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紧密相关,如今网络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教书匠”式的教师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因此,要充分重视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师全面能力的提高,否则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教育改革也无从实现。
参考文献:
[1]李艺.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Z].2016.
[3]黄庆.信息技术教师职业现状和专业发展[J].新课程导学,2012,(2).
(责任编辑 陈始雨)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