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正利
古屋瓦松
瓦松是一种生长在鱼鳞般的屋瓦缝隙里的多肉植物,在位于长江之尾的小城启东乡下,只在吕四老街和南阳老街那些百年老屋的瓦楞上能看得到。
只要长瓦松,就知道那屋子有些年头。据说,50年内的房子,长不出瓦松来。
走进南阳老街,是一个夏日的午后。凉风习习,季节邻近小暑,依然没有热的迹象,充沛的雨水染绿了季节,连围墙和屋角那些不起眼的旮旯里的苔藓,都绿茸茸的。老街上的房屋,有一半已被翻建成了楼房,街道狭窄的天空上,密密麻麻的电线,冲淡了老街传说中的古旧韵味。只有那些破败的、年久失修的,甚至不知道还有没有屋主的一间两间房屋,让人能够感受到这条街道的古老。
据说,从前老街沿街的店铺都镶铺板,如今街面没有了,从前的铺板被红砖替代。沿街的老屋不知于什么年代,从商铺变成了居家之所。如今,在年轻人进城务工之后,老街极像盘腿于绿色田野间坐禅的和尚,安静得能让人触摸到某种空冥的意境。
一条老街,浓缩了一个时代——一个说不清主题的时代。说它是古街吧,已没有当街的铺板,那么多凌空的天线,不断强化着“现代”主题。说它是现代小镇吧,却有那么几间沧桑百年的残垣断壁在提醒你,这条古街上的每一片青砖都比我的年龄要长几十年。尤其是年轻人离去之后的安静,让小镇平添了若许的苍老。
文字相对于这样一个时代是孱弱的,常常让人感到词不达意、模棱两可。尤其是在面对一个掺杂着“现代”和“古老”复杂气息的古街的时候,更有拳師被捆缚了手脚的无奈。
可,当我看见老街古屋上密密丛生的瓦松的时候,我能确定,这就是一条不折不扣的老街,所有坐化的时光,都在古屋的瓦楞上长成一株株青翠的瓦松。
在这多雨的时节,瓦松汲饱了水分,在一条条瓦楞的缝隙里,长成一片泛着茶黄的绿。矮的,形态像绽放的菊花;高耸的,竟有松塔的韵味,虽只有一拃来高,因高踞屋瓦之上,而多出一份峭拔与高大。
我不懂植物,不晓得瓦松的种子起于何处。只是单纯地觉得,这种植物不俗。不长在湿润多土的大地上,单单生在只有薄薄一层瓦灰的瓦缝里。雨过天晴后,又要耐住屋瓦上四五十度的高温而不枯死。它就是这么一种惯于在“水深火热”中蓬勃生长的植物。
从古街转角处一家罹遭火灾的药店的瓦砾中,我找到两株瓦松,带回家来,种在花盆里。种的时候就觉得别扭,越看越没精神,它像被招降纳叛的士卒,寄人篱下,只为苟活,无比猥琐。当初见到它时那种喜欢的心情荡然无存。细细想来,是因为给它挪了地方之后,失去了高高的屋瓦,失去了仰视的视角,它便失去了瓦松应当具有的情调和韵味,变得平凡庸俗起来了。
这不由得使人联想到关于古街的修缮,有人建议说要修旧如旧,最好把当街的一面墙改成铺板,经营者也穿上古装。对此,我认为以一株瓦松作比,再恰当不过。新砌房屋,无论形式多么古旧,瓦松是长不上去的。一切旧的感觉都可以做上去,唯一做不上去的,是凝聚在器物上的那么深厚的岁月。
连一株草都无法超越它所处的时代,何况深处时代旋涡中的你我呢。就好比这古街,除了几间坍塌的古屋亟待修缮外,它能折射出这个说不清主题的时代的主题,就说明,它是这个时代的缩影。
田园静好
有人说,陶渊明在魏晋的田园里,站成了一个精神坐标。陶潜心中有桃源,而世间无桃源。桃花源是陶潜心中的梦幻泡影。
如今田园的凡尘幸福,却并不遥远。
那一天,在小城启东乡下一个绿化示范村,西斜的冬日暖阳,将一行人长长的身影,投射在滨海小城的一处庭院中。
从大巴车上下来,河沟头一株松树就很招人眼球。树有一人多高,枝呈两臂并举之势,倒影嵌入清澈河沟里的蓝天白云间,娴静又大方的模样,与黄山迎客松形似,亦神似。与河沿排列齐整的众多落叶树毗邻,它形神独具。
突然发现一户人家的羊圈就在近处,独行至跟前,里面一只绵羊,体格高大健壮,通体干净雪白。大致意识到了生人来访,突然昂起它高贵的头颅,歪着脖颈,像我望它一样,饶有兴致安静地注视我。一只漂亮健美,还会思考的羊,让我意趣盎然。它郑重其事久久与我昂首凝望的姿态,使我忍不住点开相机,记录下它生命中如同哲人一般沉思的时刻。最终它似乎认可且悦纳了我的打扰,重新低下头去嗅食草料时,“咩咩咩”,叫声温柔似水,唤起我大大小小诸多关于羊、关于家园的点点滴滴的温柔记忆。
款款走向一户人家的庭院。楼前院坝外,高者红枫、桂花树,矮者松树、铁树和一些叫不上姓名的常绿灌木,各有造型,各具情态,每个角度都入画,每棵树都是风景。引路人寻到刚从田间归来的庭院主人,是一个衣着素朴的六十几岁的男子,立于一棵造型优美的树之侧,应邀讲述他与老树的渊源。这是一株有50年树龄的黄杨木,他少年时期亲手种下的,有人出了多少多少万的高价他也没舍得卖出。老人的语气中洋溢着自豪与欣慰,丝毫不见培育的辛劳。整株黄杨木经过人工修饰和打理,造型精美,像一丛高高低低层层叠叠盛开的巨型蘑菇,又像一簇丛聚的伞花。
“百年老树在哪里呢?”
一位慕名前来的拜访者有些急不可耐,迫切追问道。
老人便带我们穿过一片树林,来到另一株黄杨木跟前。树荫下一群黄鸡歌唱着,自由散放。抬头看,这一株树的树冠高多了,没有加以人工的修饰,树形是自由发散朝上,整棵树的枝枝叶叶朝上凝成繁茂得化不开的浓阴。老人再次说到有人出过多少的高价,他也没舍得把这棵百年黄杨让人买去。
跟老人说着话,一行人已走到另一家院前。新砌的白墙黑瓦的平房,素净淡雅,主人不在家,设计得颇具气势的大门关闭着。大门前几步外,一株盘曲嶙峋的桂花树叫人裹足不前。一个花盆里,一株幼小的乌桕,顶着一树或红或橙的叶子,亮丽了冬日里不止这一个庭院。与另一户人家相接的树下空地上,一只鸡笼里两只悠闲啄食半截番瓜的白鸡,以及鸡笼前正好来串门的同样悠闲的一条黑狗,瞬间又成了大家争相拍摄定格的镜头。在我们每个调着相机镜头的人的心中,黑狗、白鸡、番瓜的意向组合,就是凡尘俗世人间田园的静好吧。不由得想到远处:靖节先生应当也会流连如此田园。
行至一幢新砌的二层楼房跟前,院坝外两株橘树、一畦青菜、一畦芹菜、一畦黄芽菜,打理得也生机勃勃,饶有情致。总体感觉,无论楼房的现代,或是平房的拙朴,无论花草树木的培育,或是菜畦鸡笼的打理,与檐前屋后的绿植相得益彰,气氛纯净而和谐。
忽听有人询问:“老人家,听说你这边有红豆杉的,红豆杉在哪里?我还没看到呀!”
“红豆杉,有!你们刚才没人提起呀,走,我带你们看红豆杉去!”
红豆生南国,多美的名字,多美的诗句呀。红豆杉,那又该是如何珍贵的树种哩。不由私下里想:老人宝贝着他的红豆杉呢!若不是当面问及,他就静静地养在深闺,不轻易以之示人哩。果然,转来转去,我们又钻进他刚才带我们匆匆穿过的树林子里了。果然,当我们大家为那一树在绿叶丛中点燃的迷你型红灯笼惊艳时,我们中的一位有些不愿相信眼前的事实,她说道:“老人家,这真是红豆杉吗?我都在这附近生活22年了,居然不晓得你这里种有一棵红豆杉!”
老人只是开怀一笑,没有言语,大家也就跟着笑了,也不多问。
眼见老人几十年如一日殷殷培育的名贵树木,已觉得他非同一般,再一见如此美丽、如此惹人遐想联翩的红豆杉树,更是想断定老人非一般凡夫俗子了。他是一位普通的农民,却是一个有着情怀的农民,他的庭院他的田园随之而有了一腔文艺情怀。
黄昏将尽,嗅到一缕缕在乡村才有,却也在渐渐消逝的气息,那是我久违的炊烟的味道。
我们不舍得告辞。
身后,黄昏的雾霭罩着静好的田园。
夜空下的乡村
租住于城乡接合部,便有了许多亲近乡村的机会。晚饭过后,走出楼房,走向乡村深处,去消受江海平原的乡村夜色。
这是个拆迁安置小区,左边繁华城市,右边寂静乡村,是城市与乡村的缓冲地带。说它是城市,它不具备城市便利的商业、服务业等条件,因此不能算城市。说它是农村吧,它拥有农村所不具备的环境及设施,居民没有一寸耕地,因此不能算农村。
在市中心住了整整10年之后,刚搬到这里,很不习惯。进城买生活物资,一次少说也要花一个小时;上一趟银行或者邮局,至少两个小时;到城里办个事情,少不得半天工夫。
时间在这里是不够用的,可时间在这里却又那么自由、舒坦。
尤其是在夜晚,没有汽车尾气的寂静村道,不光空气清新,还那么安静,耳朵里除了头顶树叶细碎的声音,只剩下远处田沟边的蛙鸣。
仰视天宇,头顶正上方有两颗星星,一明一暗。它们的背景是纯粹澄澈的宝石蓝的天幕,夜色尚浅,宝石蓝,蓝得鲜艳而亮丽。正是最美人间四月天,在油菜花的统领和主持下,桃花、梨花、蚕豆花、豌豆花,被季节无形的手精心调制,香气怡人,浓淡适宜,温情地疗养和抚慰着饱受汽车尾气摧折的心肺。
静谧忽被“嘣啪——吱嚓”之声打破,循声望去,透过桃树上枝枝杈杈的朵朵粉红,望见远处有烟花在连续不断冲向天空,五彩斑斓地绽放在宝蓝色的天幕之下。一批又一批烟花冲向高空、炸響,随后散开成大气磅礴的花形,重新向地面坠落,直至无形。精彩的过程,只在一瞬。看过多少烟花,宝石蓝天幕的烟花是如此迷人。
一阵烟花的闹腾后,重归寂静。天宇已呈纯净的墨蓝,星星的色泽更见明朗,不再是两颗,而是一条热闹的星星河。
继续前行,蚕豆花的香气突然十分浓郁,对于早在孩童时镌刻于心的蚕豆,其花之色泽、叶之形状、秆之姿态,以及那豆角毛茸茸的壳与鼓鼓囊囊包藏其中的饱满光滑、逗人馋涎的豆粒,在朦胧夜色中亦清晰可见。江海平原的蚕豆,在我远在大巴山区的故乡被称为“胡豆”,名字叫得很野性,却实实在在是果腹的美味。
游走于江海平原夜幕下生机勃发的乡村,思绪自会牵扯起西部那个叫故乡的地方。在乡民成批成批涌入城市之后,那地方人烟越来越稀少,稀少到一声狗吠,足以将整个乡村淹没。在没有几盏灯亮的寂静夜晚,几块为数不多的、被留守老年人勉强耕种的庄稼地里,那些没人理睬的蚕豆花,在四月的夜晚是不是正在孤寂地哭泣,哭泣到哭出声来与蟋蟀的鸣唱相和?
深吸一口蚕豆花的香气,轻抚一回蚕豆叶的清凉,乡情溢出在茫茫夜色中,乡关远在遥不可及处。因人烟稀少,故乡已经成为回不去的故乡了。
事实上,谁还回得去呢?我那西部的故乡不过是个缩影罢了,如今哪个地方的农村还是饱满的农村呢?有多少乡村不是成批成批的村民涌入城市之后,一天更比一天寥落呢?
也许因为我来自乡村,才会对乡村如此迷恋。这些年,“城市化”是个非常热门的词儿。我理解的城市化,不仅仅是楼房成片,不全是让楼房里的住户没有一寸土地,更不是在农村留下一个个的空村。而是,即便家住乡村,也跟今天的城市人那样,拥有便捷的商业和服务业;在永葆乡村清新与静谧的同时,分享现代文化和物质文明成果。也期盼某一天城市可以“乡村化”——居住城市亦可饱览乡村般养眼的绿色,尽享乡村的清新与静谧。这是我个人的梦,也许能看到这个梦变成现实,也许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