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向老龄化理论下老年社会工作智能化发展研究

2020-11-23 07:31潘旦
关键词:老龄化人工智能

潘旦

[摘要] 我国人口快速老龄化引发了巨大的老年社会服务需求,当前我国老年社会服务在实践领域形成了家庭照护服务、社区照护服务、养老机构服务等三种模式。然而,人力资源匮乏、服务项目单一、制度支持不足等问题制约了老年社会服务效能的发挥。老年社会工作的智能化发展是正向老龄化思潮下的产物,人工智能技术为老年社会工作突破实践困境带来了契机,人工智能技术能够转变老年社会服务思维、科学评估老年社会服务需求、提升老年社会服务效能。人工智能与老年社会工作的融合发展需要智能研发的理念融合、合作机制的协同调适、智能伦理的风险防范方能实现。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老龄化  老年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 C9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672(2020)05-0064-10

一、 导言

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40005万人,比上年年末增加467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465万人,出生率为10.48‰,这是1949年以来历史最低值。反之,现代医学水平的进步及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较大程度提升了老年人口的平均寿命,老年人口数量不断攀升,2019年中国65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为17603万人,占总人数的12.6%。①社会人口结构的变化对老年社会工作领域提出严峻挑战,面对日益突出的老年日常照料、医疗服务及社会支持需求,老年社会工作的理念也在不断变化,逐渐出现了正向老龄化(Positive Aging)等关注老年社会服务的理论维度①,强调老年群体所具有的个体优势与社会资源,鼓励老年人发挥自助意识,积极参与社会生活。老年社会工作的智能化发展就是正向老龄化思潮的产物,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为老年人正向老龄化提供技术支持,以技术手段协助老年人自我管理、自助养老,帮助老年人实现自我增能与自我发展。

自1956年人工智能之父约翰·麦卡锡在达特矛斯会议上提出“人工智能”概念以来,人工智能走过了60 多年的发展历程。人类在20世纪50年代初步实现了计算智能化,使初始阶段的人工智能产品具有了简单的计算能力;人类在20世纪80年代实现了知识处理智能化,使当时的人工智能产品能够与人类进行简单的互动交流;人类又在20世纪90年代突破了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使人工智能产品能够借助数据更新获得自主学习能力,人工智能的社会化应用逐渐成为现实。历史证明,每一次技术创新均会引领社会变革,人工智能技术正促使社会经历一场全方位、深层次的变革,养老领域也不例外。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发展对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实务领域均产生了重大影响,如何培育“人工智能+”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模式是老年社会工作专业共同体所必须思考和探究的问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与社会发展的深度结合,智能传感器、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家居设备、智能服务机器人等各种智能产品和服务不断获得开发与应用,极大拓展了老年社会工作的服务范围,有效提升了老年社会工作的服務效能,有利于解决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匮乏及养老负担过重的社会问题。

本文将在呈现我国老年社会工作实践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人工智能对老年社会工作实践模式的多重影响,进而探讨老年社会工作智能化发展的有效路径。

二、 资源、项目、制度:我国老年社会工作实践模式的严峻现实

老年社会工作是在解决老年群体生存和发展问题的现实需求中逐渐发展的社会工作专业领域。老年群体在人生暮年时期会遇到心理、生理、经济、社会等各类问题,老年社会工作者在准确认知老年群体需求的基础上,运用各类社会资源和社会关系网络满足老年群体的养老服务需求,提高老年群体的生存质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老年社会工作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理论方法和实务技巧,当前我国老年社会服务在实践领域形成了家庭照护服务、社区照护服务、养老机构服务等三种模式(详见表1)。这三种模式在解决老年群体服务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功能,然而也存在人力资源匮乏、服务方式较为单一、制度支持不足等问题,导致老年社会工作实务领域难以提供全覆盖、宽领域、高效率的养老服务,无法满足老年群体多样化、增长型的养老服务需求,未能给予老年人全方位的照护服务支持。①

(一) 职业发展受限引发人力资源困境

随着医疗水平及生活质量的提升,养老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成为全球性难题。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17年修订版》的数据显示,全球60岁及以上人口在2017年为9.62亿人,预估全球60岁及以上人口在2050年为21亿人,如果没有发生全球性战争或疾病的话,全球60岁及以上人口到2100年可能达到31亿人。人口数据的预测值预示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严峻性,实际上发达国家的老龄化问题已经非常严重,日本60岁及以上人口已占其总人口的33%,意大利为29%,葡萄牙、保加利亚和芬兰分别占到28%。与世界老龄化水平加速同步,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也正在不断加快,这与人口出生率降低及平均寿命值增长直接相关。受计划生育政策及养育理念转变的影响,我国人口出生率不断降低,老年人口数量却因生活质量及医疗水平的提升而不断攀升,两者形成鲜明反差,详见图1。

人口基数庞大的老年群体在身体健康、社会参与、经济收益等方面有大量的服务需求,然而,2018年民政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社工专业人才总量仅为102万人,其中持证社工有32.7万人,可见老年社会工作服务领域人力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与此同时,社工人才因薪酬待遇过低、职业晋升空间小、社会认可度低、专业支持差等问题不断流失。在经济收益层面,由于制度层面缺少“指导薪酬待遇正常增长的政府文件”,导致社工的工资标准长期得不到调整,持续性收入增长机制的缺乏严重挫伤了社工群体的职业积极性;在职业认同层面,由于社会工作专业建设时间较短且宣传力度有限,社会公众对社会工作专业缺乏充分认知,难以准确评价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导致社工在实务工作中难以获得社会支持;在专业支持层面,大部分社工得不到专业督导的指导与帮助,无法保证服务的专业性。上述问题降低了社会工作者对自己所处行业的认同度,无法从工作中获得职业成就感,逐渐丧失职业热情,致使我国社工人才不断流失,也使老年社会服务领域面临着严重的人力资源危机。

(二) 专业素养欠缺导致服务项目单一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合作进行了大型社会调查项目——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调查数据显示,在身体健康方面,我国不同程度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占 12.54%,主要疾病为高血压、心脏病、颈/腰椎病、关节炎、糖尿病,均属慢性疾病;在心理健康方面,24.78%的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孤独感和无能感,在缓解孤独感、情感陪伴、心理关爱等方面存在较大服务需求;在社会参与方面,80.75%的老年人不再工作或劳动,73.84%的老年人从未参加过社区活动。①身体健康水平的下降、心理失落情绪的增加、经济收益的减少、社会融入能力的减弱是每一个老年人都要面临的现实问题,也对老年社会工作提出了服务项目多样化的需求。就目前而言,老年社会服务实践领域提供的服务项目相对单一,这与老年社会工作服务者专业素养普遍不高的现状直接相关。老年社会工作者一般需要掌握生命周期理论、老年学等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应当具有老年照料、护理方面的实践服务技能。社工专业素养的养成主要依靠高等院校的专业教育、行业协会的认证评价及服务机构的岗位考核。

就目前而言,上述三者在专业素养教育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严重影响了老年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拓展。首先,高等院校的专业培养能力不足。高等院校是老年社会工作专业建设的重要基地,具有老年社会工作理论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多项职能。由于我国高等院校的办学经费较为有限,社会工作在高校专业中的认可度较低,导致部分院校社工专业的办学资源极为紧张,影响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其次,我国老年社会工作行业协会在专业人员的入职门槛设定、岗前能力培训、在岗进修轮岗、培训督导跟进、个性发展规划等方面缺乏严格的考核制度,导致老年社会工作的入职门槛较低、职业技能差。最后,服务机构专业素养提升动力严重不足。部分老年服务机构一味追求机构运行的经济效益,缺少养老服务项目创新性建设的动力,导致老年社工服务项目难以得到拓展。上述原因导致我国老年社会工作者在实务工作中难以展示专业素养,也使老年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服务能力受到公众怀疑,影响了老年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可度。

(三) 政府认知不足导致制度支持困境

社会服务领域的一切发展都需要政府制度系统的保障,然而我国老年社会服务实践领域的制度支持力度明显不足。首先,购买老年社工服务项目的制度引导不够。社会工作专业组织提供养老服务需要一定的资金和人力成本投入,而政府每年采购的养老服务项目数量不多,对老年群体关注度不够,难以保障养老服务的覆盖面和养老服务的可持续性。其次,老年社会工作领域缺乏人才保障制度。老年社会工作者的服务对象是自理能力较差的老人群体,工作者所承受的工作强度、心理压力较大。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部分政府机构没有充分认识到老年社会工作的重要性,没有为老年社会工作者提供良好的薪酬制度、合理的晋升制度及必要的培训机制,导致老年社工服务人才的流失率较高。因此,为保证老年社会服务实践模式的良性运作,政府应在老年人口服务需求评估的基础上构建系统的养老服务制度支持体系,合理配置制度资源,助力我国老年社会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三、 理念、需求、效能:

人工智能对老年社会工作实践模式的多重影响

养老服务需求急速增长对老年社会工作实践模式提出了变革要求,老年服务人力资源匮乏、服务方式单一、制度支持不足等问題又制约了老年社工服务效能的发挥,人工智能的发展似乎为该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借助大数据、精准算法、图像识别、声音识别等技术,通过计算机科学、神经生理学、语言学、心理学、人体学等学科的协同研究,当前人工智能的学习能力、工作效率、劳动时长等方面远远优于人类的平均水平,人类社会生产力在人工智能的助力下会获得革命性提升。①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必然对老年社会工作实践模式产生多重影响,人工智能技术将成为老年社会工作实践领域应对人力资源供给不足、服务项目单一、制度支持不足等问题的有效技术手段,协助老年社会工作者积极转变服务理念、精准分析服务需求、有效提高服务效能,缓解当前老年社工服务领域供需矛盾的现实困境,为老年群体提供多样化、精准化的养老服务体系。

(一) 服务理念的积极变革,助力老年群体增能

传统老年社会工作将工作思维集中在与老龄相关的衰退与缺失上,导致老年社会工作在实践领域将老年群体界定为“消极的失能者”角色,完全依赖外部支持才能获得良好的生存质量。①现代老年社会工作受后现代思潮的影响,逐渐出现了积极老龄化(positive aging)、健康老龄化(healthy aging)、成功老龄化(successful aging)等关注老年社会工作的正向理论维度②,正向老龄化理论反对把老龄化与问题画等号,注重运用优势视角看待老年群体,强调老年群体所具有的个体优势,积极挖掘老年群体所拥有的社会资源,激励老年群体的社会参与意愿,在实务领域鼓励老年人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意识,持续按照自己的需要、愿望和能力参与社会生活。而老年社会工作的智能化发展就是正向老龄化思潮的产物,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为老年社会服务的正向思维提供技术支撑。部分老年社会工作者已经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推出了“智能化”养老服务模式,前端供给侧接入政府、社会、市场等社会资源信息,信息整合端整合老年人、养老服务机构等服务需求信息,以技术手段协助老年人更独立自主地生活,提升老年人自我管理、自助养老的能力,帮助老年人实现自我增能与自我发展,实现老年人有尊严地安度晚年的美好愿景。

(二) 服务需求的精准分析,有效开发服务项目

老年人在自然衰老的过程中一般会产生三个方面的服务需求:其一是身体健康状况逐步恶化带来的生理护理需求,其二是社会功能减弱产生的心理交流需求,其三是工作能力丧失引发的经济支持需求。不同个体的服务需求存在差异性,社会工作服务者依据长期观察、有效评估、主观认知服务需求,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借助人工智能的数据分析,可以更加客观、准确地评估案主的服务需求。如人工智能借助各种医疗检测传感器,收集案主的血压、心跳、脉搏、呼吸、运动、睡眠情况等数据,自动统计记录分析、评估老年案主的生理护理需求;人工智能技术中的表情识别技术、动作识别技术能识别老年案主的人格类别,人工智能技术中的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ANN)、拟最优的贝叶斯学习器(Quasi-optimal Bayesian Learner)和支持向量回归机(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可以预测老年案主的认知和心理健康状况③,科学评估案主的心理干预需求;借助“大数据+”物联网的技术分析,人工智能可以准确收集老年人的受教育水平、家庭结构、婚姻状态、消费结构等数据,依据数据分析案主的经济收入、消费能力,科学、准确评估案主的经济支持需求。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减少需求评估、服务链接中的人力、物力消耗,同时实现对老年社会服务需求的精准评估和有效分析,帮助老年社会工作者为服务对象开发适宜的服务项目,即时链接服务资源,实施精准服务,提高服务效能。

(三) 服务效能的有效增长,应对人力资源困境

老龄化社会在劳动力供应方面存在天然的矛盾关系,过剩的老年人口带来庞大的养老服务需求,而年轻劳动力的供应不足又无法满足服务需求。当前我国老年社会工作领域已经遭遇了人力资源严重不足、服务效能过低的现实困境。人工智能的发展为未来老年社工服务效能的提升提供了一个长期的解决方案,超长待机、信息丰富、功能全面的“人工智能养老服务系统”可以提供看护照料、家务清洁、医疗辅助、心理辅导等多方面的养老服务,在资源链接方面更加准确、便捷,服务效能比传统社会工作者更加高效、优质。

人工智能养老服务系统由“人工智能+”医养、“人工智能+”照养、“人工智能+”情养等构成。“人工智能+”医养的养老服务模式是将人工智能技术与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需求相结合,人工智能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借助人工智能手环、智能医疗监管设备采集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信息,科学评估老年服务对象的身体健康实时状态,依据数据变化幅度给予健康警示,减少疾病的突发概率。同时,智能轮椅、智能外骨骼等智能医疗设备能够拓展老年群体的活动能力,提高老年群体的生存质量;“人工智能+”照养的养老服务模式是将人工智能与老年人生活照料服务需求相结合,设计智能家居设备,构建智能监测服务系统。智能居家设备能够辅助老年人实现自我照料、自我增能,智能监测服务系统能够24小时实时监控居家老人的日常生活情况;“人工智能+”情养的养老服务模式是将人工智能技术与老年人文化精神生活需求相结合,构建情感感知系统,如智能机器人可以通过虚拟现实、追忆系统等模块为老年人提供情感交流服务。上述人工智能技术在老年社会服务领域的主要应用情况详见表2。

人工智能技术在老年社会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可以替代社会工作者的部分工作,通过科学技术弥补老年人因自然衰老带来的功能弱化,降低老年社会工作者的日常工作强度,提升老年社工服务的效能,也使老年社会工作者获得更佳的工作体验。

四、 融合、协同、防范:老年社会工作智能化发展的有效路径

“人工智能+”老年社会工作是老年社会工作实践的时代发展趋势, 老年社会工作的智能化发展还需借助智能研发的理念融合、合作机制的协同调适及智能伦理的风险防范才能够得以有效实现。

(一) 智能研发的理念融合

人工智能技术将为社会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带来深层次影响,老年社会工作领域也共享技术红利。然而,正如乌尔里希·贝克在《风险社会》一书中所写的一样:“在任何情况下,精心设计的方案和它们的实际实施都是两回事。”①技术创新的风险始终需要时刻警惕,就如人工智能应用于老年社会工作,技术创新者的本意是希望人工智能的长时段服务、无疲劳型工作能够给予老年群体更好的社会服务体验,减少老年社会服务领域的人力、时间与资金成本。然而,如果技术创新者对老年社会服务缺乏充分认知,那么智能养老产品就可能出现适用性不强的问题。因此,老年社会工作者与人工智能技术人员需要共同参与智能养老产品的研发过程,融合双方的专业理念,共同开发互动性更强、安全性更高的人工智能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老年人口的服务需求及降低技术故障的发生概率。

其一,加强互动设计。社会工作直接服务于人,服务者在服务过程中需要与被服务者建立共通情感,良好的互动关系是实现优质社会服务的根本。当前人工智能养老产品已经实现健康监护、安全警示、语音聊天、家务清洁、娱乐休闲等功能,可以提高老年群体的生活舒适度及生存质量,但是无法实现满足老年群体深层次情感交流的需求。人类是情感型动物,社会功能日渐衰弱的老年群体更需要深层次的情感互动,否则容易产生抑郁、烦躁、孤僻等心理问题。因此,研发人员应与社会工作者合作,加强智能设备的互动性设计,增强人工智能养老产品的深层次情感交流功能。

其二,加强安全设计。经过数代技术更新,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初步具有自我学习、自我判断能力,人工智能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即为人类思维仿真体。然而,人工智能的逻辑理性与人类思维的价值感性之间存在冲突,输出结果可能符合某种程序逻辑却不符合人类价值判断。人工智能决策有可能出现逻辑正确、行为失当的结果,造成老年服务对象意外伤害。因此,社会工作者与人工智能研发人员需重点关注安全问题,社会工作者应与研发人员分享老年社会服务的基本价值理念,研发人员应在遵循老年服务基本价值理念基础上建构程序逻辑框架,事先规避某些逻辑决策风险。

(二) 合作机制的协同调适

老年社会服务的智能化发展涉及政府、社工机构、人工智能企业等多个主体,智能服务过程涉及设备购买与维护、数据分析与保密、设备使用的培训与规则等诸多环节,多方合作过程中必然涉及一些关键问题,如购买智能设施的资金来源、智能数据分析的承担者、智能设施的培训职责等。只有构建良好的合作机制,厘清各方职责,才能有效推进老年社会服务的智能化应用。

第一,政府加强顶层机制建设。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不断推动老年社会服务方式的转变。我国政府应当围绕着人工智能养老产业进行顶层设计,力图使本国在全球人工智能养老产业革命中抢占发展先机。首先,政府应建立人工智能与养老服务发展相适应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由中央财政划拨专项资金支持人工智能养老模式建设,承担部分智能养老设备的购买、维护、分析的资金成本,减轻老年群体的经济负担。其次,政府應重视智能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规划工作。国务院在2017年7月8日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规划》,明确了我国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人工智能产业经济建设、人工智能社会管理等方面的规划目标,上述规划的不断推进将助力人工智能养老服务产业的快速发展及社会管理智能化的逐步实现。工信部、民政部及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7年印发《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明确了智能养老产业的产品定位、产业规划、发展步骤,上述人工智能相关文件的颁布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部门对“人工智能+”养老服务的认可和政策支持。然而现实中,人工智能养老制度建设仍存在各自为政、标准不一的问题,没有形成标准化、统一化的制度体系,导致人工智能养老产业未能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因此,我国政府应当继续推进与人工智能养老产业相关制度的顶层设计,有效链接、整合各类产业资源,明确产业技术标准,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助推人工智能养老社会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人工智能企业完善产业体系。人工智能企业应积极推动智能设备在老年群体家庭中的普及应用,整合人工智能养老服务链上的各类资源,收集养老需求数据,建设行业数据库;利用行业“大数据”信息平台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研判,精准识别个性化、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推动人工智能产业与老年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的资源交换、协同合作、嵌入联通,形成人性化、智能化、安全化的养老服务产业体系,助力社会工作者提升老年社会服务效能。

第三,社工机构提升智能应用能力。老年社会工作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过程必然充满各类挑战,两者在社会工作场域的合作还存在调适风险,即社会工作者对新融入的人工智能元素會产生适应障碍。若要在老年服务领域成功运用人工智能产品,老年社会工作者需要学习人工智能产品的各类应用性知识,同时应及时将智能化养老服务的实践体验反馈给智能设备研发机构及生产单位,使其在研发、生产过程中不断优化智能产品的性能,有效匹配老年群体的行为、情绪等方面的信息数据,使智能产品在适应老年人行为、情绪信息的过程中不断做出自我调整,提高智能养老服务的适宜性。

(三) 智能伦理的风险防范

老年社会服务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会引发全新的伦理问题,需要社会领域加强智能伦理建设。自人工智能诞生以来,一系列的伦理争议就一直伴随着,人工智能在养老服务领域应用的伦理风险主要涉及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涉及个人隐私安全风险。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律制度约束,人工智能技术的数据泄露风险可能给老年人带来不安全因素。人工智能养老建立在大量优质数据的采集基础之上,那么老年人的个人隐私数据也可能因数据采集、使用存在泄露风险,给老年人群体带来金融诈骗、电信诈骗、人身伤害等潜在风险。第二层面涉及智能技术应用的社会风险。人工智能技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普遍使用,可能会影响某些维系社会群体情感、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价值理念,引发社会产生某些道德滑坡的现象。比如,人工智能养老的广泛应用会不会造成子女亲情陪伴的减少,导致社会尊老敬老传统美德的日益淡化?这些都是人工智能应用于老年社会服务领域后可能出现的伦理风险问题,老年社会工作者应预见未来可能的伦理困境并探求有效的解决策略,积极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伦理挑战,助推人工智能养老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五、 结束语

人工智能的根本价值在于增强人类解决问题的能力,人工智能在老年社会工作场域的应用将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作为人类科技演进过程中的时代新产物,人工智能技术为正向老龄化实践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也蕴含着一些不可预测的专业风险。正如霍金所言:“成功创造人工智能将是人类历史最大的事件,若不懂如何避开风险,这也将是最后的大事。”因此,理性的社会工作者应关注人工智能对未来老年社会工作发展的积极功能与潜在风险,一方面应积极链接人工智能技术与老年社会服务的需求,创新老年社会服务模式,进而为不断增加的老龄人口提供契合、高效、丰富的养老服务产品;另一方面老年社会工作也要注重把握适度原则,充分运用社会工作的情感元素弥补人工智能的机械缺陷,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自身优势化解潜在的应用风险。未来人工智能与老年社会工作相互融合的重点和关键是确保专业素养与科技环境的有效协调、同步推进,进而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社会带来的各类社会问题。

(责任编辑:徐澍)

猜你喜欢
老龄化人工智能
老龄化是医药行业的福音吗
全国深度老龄化省(市)增至7个
健康月历
人工智能之父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北京超老龄化将持续50年以上
下一幕,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