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历史学科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必备的能力和品质,它与批判性思维共同推进学科能力、思維品质的发展,本文以高考试题为着力点,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探讨了兼容批判性思维与学科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契合高考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能有效提升课堂的效率。
【关键词】学科素养 批判性思维 培养 能力
【课题】本文系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十三五”教育科研重点课题“学科核心素养下批判性思维品质的发展在历史教学实践中的研究”的重要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1-0005-02
核心素养已成为当前课堂教学的热词,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的关注,也指引着历史教师深入思考历史教育的本质。批判性思维是秉持全面、客观看待历史事件的方法,透过历史变迁的层层迷雾,还原历史本来面目。如何将批判性思维与学科素养相互交融呢?
一、理论认识:批判性思维的重要地位
批判性思维的内涵是要引领学生学会质疑、思考,形成包容的思想观。不唯书、不唯师,以丰厚的知识储备和固有的认知水平去审视、追问历史,透视历史细节,形成辩证、公正看待问题的思维习惯。表面上,学科素养并没有提到批判性思维,但这一思维在素养培养方面地位突出,实际上已经贯穿于学科素养的内核中。
唯物史观需要运用实事求是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历史的本质,因此要求学生要“像历史学家一样思考”,“侦查历史真相”,给予历史以客观公正的对待。时空观要求将历史事物放置于当时的时空框架下思考,不能逾越、不能滞后,必须使用恰当的时空标尺研究历史。史料实证要借助确凿的史料去发掘历史现场,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印证。历史解释要求对现象、事件作出合理的分析和客观的评价。
这些学科素养与批判性思维紧密关联,借助这一利器可以更好地发展和培育学科素养。因此,历史教师要教会学生解释、评判、分析、推理、论证等批判性思维和方法,并落实于课堂中,融合在学科素养中。
二、实践探索:
(一)从课程角度:关注课程内容的联系和拓展延伸
学习重在质疑,才可求真,学生需要充足的知识储备,才有质疑的源泉。高考经常出现“超纲”现象,因为现行教材版本多,内容有所差异,因此高考的考查内容当然就放宽到大历史学科中,而不再拘泥于教材。只要是初、高中有涉及到的知识甚至课外内容,都可能成为命题的素材。这就要求教师要跳出本本框框,补充、拓展相关知识,夯实学生的知识储备。以人教版为例,如土地制度,人教版主要表述为“贫者无立锥之地”,岳麓版讲得相对详细。再如“赋役制度”,人教版只是点到为止,但它又是高频考点,看似无理,实则有理。
2019年全国Ⅰ卷34题,该题主旨是瓦特在生产实践中改进蒸汽机,并推广使用,要求学生分析“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发明创造”的主要原因。依据材料得出工业革命的发明成就来源于工匠的生产实践,C项不是主要原因,但容易干扰,误导学生。
如果教师在复习中,能够吸收不同版本、初高中教材,来拓展有关蒸汽机的内容,那么该题解答几乎没有难度。初中教材介绍了“瓦特曾做过机械修理工……制成改进型蒸汽机”,结合高中必修的相关叙述,学生就能大胆质疑、准确判断。研究高考试题,不只是体会其学科素养考查之韵味,更应关注其对批判性思维的要求。
(二)从课堂角度:重视复习方式的细化和学科素养的提升
高考命题既注重思维,又关注考点,因此,高考复习的方向就要细化,将二者有机结合,不能再只是关注教材,而应对照学科核心素养,将考纲的考核目标渗透到课堂复习中,实现复习的精细化,切实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批判性思维。核心素养不是具体的知识,也不是抽象的概念,它是一种考核标准,与考纲要求的四大考核目标是不谋而合的。提升素养的过程就是落实考核目标的过程,而素养的落地需要兼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1.充分依托教材,理解历史解释。
教材中的许多表述,只“表”而不“述”,是结论,没有过程的记叙,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和辨别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历史叙述是史学家进行推理和想象,以呈现历史演进的历程,是史学家对客观历史的主观叙述和认识。而历史解释是人们对历史的认识,是人们对历史事实的认定,其实历史叙述与历史解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是历史叙述更侧重于呈现史实,而历史解释更侧重于分析解释历史现象、因果关系。因此,二者没有根本的区别。
2017年全国Ⅲ卷25题,该题的主旨是西汉时努力致富者数不胜数,设问要求,从现象到实质,考查历史解释,依托主干知识点:重农抑商。人教版教材的叙述是:“汉初,政府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一旦列入市籍,不得为官;汉武帝推行打击富商大贾的政策,以强化国家对经济的控制。”这些做法,“有效地避免了因商人非法牟利造成对经济发展的阻碍”。这就能很好地解释材料所描述的现象,前者属于历史叙述,后者构成了历史解释。学生弄清历史叙述与历史解释的概念区别,深化了历史解释的素养与辨析思维能力。
2.建构知识体系,加强时空观念。
“当人类思维的触角一旦涉及时间和空间的交叉点,历史思维便产生了。”[1]“时空性”是历史思维的基本特征。它要求按照时空顺序,建构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间的相互关联。因此,历史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达成:“在历史叙述中树立时间意识,学会运用时间术语来进行历史陈述;在历史分析时要重视资料文献中时间的价值与作用,在时间的背景下把握历史的变迁与延续、原因与结果。”[2]在面对高考试题时,如能把握好时空角度,很多题目会迎刃而解。
2017年全国卷Ⅰ卷25题,这道题考查中央对地方的管辖,郡级数量的不断增多,表明西汉政府通过削藩、颁布推思令等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从而为中央政府集中精力解决边患提供了条件。其中,A的干扰特别大,学生容易被表象迷惑。此时需要运用辩证思维,既要看到推恩令有利于消除地方势力的威胁,又要认识到它为边患问题的解决创造条件。学生缺乏批判性思维,只看表象,没有深入到问题的内核,看不到历史的变迁与延续。教师要指导学生将汉代政治的发展,置于一个特定的时空框架下,才能准确地理解。通过梳理架构,西汉的政治制度直观呈现,时空脉络清晰可见,时空观念也就在课堂上落地生根了。
3.把握阶段特征,培养家国情怀。
教學不仅要强调史实、史事,引导学生从见人见事中见理,掌握规律,整体把握史事,厘清阶段特征。如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不同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将近代化之路不断推进,虽是不同派别却有着相同情怀,救国于危难中。因此体现出的阶段特征是民族危机、救亡图存。教师借助高考题,引领学生去认识与辨析,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学科素养。
2019年全国Ⅰ卷29题的主旨是新文化运动时期,“革命”“民主”“科学”等词汇出现频率的变化,设问要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原因。学生容易被“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这一选项所干扰,要引导学生质疑-思考-判断,新文化时期主要矛盾是否有变?指导思想是否变化?学习内容及方向性质是否变了?通过一系列的追问,学生认识到历史结论不是凭空而来,而是经过史实佐证的。学生从整体把握新文化运动的趋势,就可以作出准确的判断。通过梳理把握阶段特征,增进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感悟,家国情怀内化于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与学科素养也实现完美对接。
(三)从课卷的角度:注重书面表达的准确和思维的严谨
批判性思维及核心素养必须通过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具体的教学过程来实现。教师对真题进行适当的解析、方法归纳、强化训练,必定可以让思维和素养双双落地课堂。
2019年全国Ⅰ卷42题,要求学生提炼材料观点,辨析、阐释、论证:对待历史,不能从现有的社会环境及观念去评判,而应该从当时的时代背景去考虑,进而辩证地看待过往的历史。它要求调用准确、具体的史实论证;运用唯物史观阐述影响和作用。
学生在调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等史实和概念时,既要看到这一制度对维护国家统一,民族融合,农耕经济及中国古代文明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也要提到封建专制给民众带去的深重压迫,以及对封建社会晚期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学生要想得到满意的评价,涉及的概念要准确,表达要严谨科学;解答要完整,从正反面探讨时代性;论证要有力,体现层次性;论据要充分,从政治、经济、思想等多角度分析。学生的作答,不仅是知识水平的体现,更是学科素养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彰显。
行走在高中历史教学之路上,要用足、用好高考试题,发挥它对教学的导向作用,兼容批判性思维与学科素养。教师要引领学生深入探究试题的内涵、思路、方法、规律,让学生在发现、质疑、判断中,客观地寻找问题的答案。将批判性思维融入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既练就应对高考的能力要求,又培养适应自身发展的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张础伟:《运用“时空性”关联攻克全国卷主观题》[J].中学历史教学,2018第5期
[2]何成刚:《历史教学中时序观念的培养》[J].历史教学:中学版,2012年,第1期
作者简介 :
庄小红(1974-),女,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龙岩市第一中学历史教师,主要从事高中历史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