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沿江,赵红霞,苏玲霞
(1.重庆市中医院,重庆 400021;2.电子科技大学,四川 成都 611731)
2019年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作为突发的一起公共卫生事件迅速席卷全国,国家卫健委相继发布诊疗方案均提及并推荐了中医疗法[1]。作为传承千年的国粹,战胜过无数次瘟疫灾害的传统医疗再次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新浪微博作为国内最流行的社交平台之一,占有整体网民数量的半壁江山[2],俨然成为了一种具有极强社会号召力和传播力的新闻传播工具[3]。LDA(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作为一种文档主题生成模型[4],可以用来识别大规模文档集或语料库中潜藏的主题信息,目前LDA模型在微博热点挖掘[5]、微博情感分析和微博舆论传播领域有着比较广泛的研究[6-7]。本文旨在对微博数据进行编码和LDA主题建模,全面挖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社会公众对“中医新冠肺炎”话题的关注热点,及时发现问题,为中医参与疫情防控阻击战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增强全民对中医疗法的信任,弘扬中医文化。
通过微博高级搜索,以#中医新冠#为采集标签,利用python爬虫技术进行数据采集,采集结果为2019年12月20日-2020年3月18日期间包含#中医新冠#话题标签的微博共40 712条。涉及的元数据包括用户名称、用户主页、用户来源、用户认证类型、用户博文、转发数、评论数、微博链接以及发送时间等。
为了提高微博主题识别的效率与准确性,分析之前对获取到的微博文本进行数据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中文分词和停用词过滤[8],删除与主题识别无关的博文,最终得到有效博文29 989条。对预处理后的微博文本按微博关注度进行分类[9],其中转发量和评论量均>0的高关注度微博有4 605条,无评论或转发的低关注度微博25 384条,继而通过主题编码对高关注度微博的显在热点进行主题分类,该过程由两位编码员同时单独进行,两者编码信度达89%,确保了编码的有效性。低关注度微博则采用LDA主题模型分析,挖掘其隐含热点。
2019年12月20日-2020年3月18日总微博数量为40 712条,涉及到的用户总数24 859位,其中微博认证用户13 234位(53.24%),认证用户所发微博占总微博量的62.87%。
根据编码结果,4 605条高关注度微博内容主要分为五大类主题:正能量传递类、养身保健类、诊疗方案类、中医文化探讨类、数据报道类。此外,以博文转发数为横轴,评论数为纵轴,形成每条微博文本的转发数与评论数形成微博分布矩阵(如图1)。该矩阵以全部博文转发数和评论数的均值(37.54,52.73)为参考,探讨四个象限区域内微博用户讨论“中医新冠肺炎”的主题热点,分析矩阵主题分布情况。可以看出,第一象限的312条微博的转发量(417.45)和评论量(643.50)均大于均值,其占比最大的诊疗方案类(191条)博文引发了大量的转发和评论。第二象限微博微数量最少,仅占全部高关注度微博的2.61%,其中诊疗方案类博文依然占比最大(35%),最能引起用户的评论互动。第三象限微博分布最为集中,占该类微博的86.06%,其中占比最大的两类分别是诊疗方案类(2 424条)和养身保健类(527条),正能量传递类引发的关注度相对较少。第四象限的微博数量相对也比较少,占比4.56%,文本转发内容主要涉及诊疗方案和中医文化探讨类,转发的平均数为80.6,远远高于指标均值。
图1 高关注度微博分布矩阵
采用LDA模型的主题模型对25 384条低关注度微博进行分析,挖掘#中医新冠#博文的隐含主题。调用 LDA主题模型在 Python环境下运行,经参数调整测试,设置主题数(n_topic)为 5时,主题间聚类结果最优,其结果如表2,从词识别结果可以看出各主题之间区分非常明显。主题1是有关中医传承的相关信息;主题2有关疫情中的系列公益活动;主题3揭示了不法分子趁机以中医名义实行诈骗;主题4主要是疫情期间各类药品宣传的信息;主题5有关抗击疫情的新闻资讯。
表1 LDA主题模型—低关注度微博主题词识别结果
本次新冠肺炎病毒基因序列与SARS病毒相似度达到79.5%,传播特征与SARS相似,致病性较SARS弱[10-11]。结合2003年中医参与抗击SARS疫情经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截止目前发布的每一版防治方案均纳入了中医疗法。根据病人主要症状及传播情况分析属中医“疫病”范畴,王圣治表示据史料记载,历史上大约三五年就会发生一次瘟疫流行。《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的“温病乃起”是中医对瘟疫的最早记载。本次研究中累计“中医新冠肺炎”高关注度微博数量共计4 605条,诊疗方案类数量多达2 805条,其中中国新闻网发表的黄璐琦院士接受采访时谈到的“吃中药后新冠肺炎患者紧张心理得到缓解”一文的微博评论数达到31 865条,文中提到“重症患者有80%愿意接受中医药治疗,轻症患者有90%愿意接受中医药干预,隔离的患者也希望中医药早期介入”。可见大众对于中医能否参与,参与后能否有效的迫切关注态度。
仝小林院士接受采访时说:“现在很多民众对中医‘治未病’的思想还不了解,我们应该大力宣传中医治未病的思想,知道怎么防、怎么治,大家心理也不慌张了。”这条来自高关注度区的博文引发了公众对中医预防的思考。中医自古便有“上医治未病”的思想,《黄帝内经》所言“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正是控制疫情的最直接的做法,响应国家号召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远离传染源。“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指的是要调养身心,强健体魄,提高自身免疫能力。各省市也相继通过微博平台推出各自地区的中医防治方案[12],包含汤剂、茶饮、八段锦、太极拳、针灸、艾灸、足浴等。在当前暂无疫苗的情况下,有效防止了疫情的进一步扩散,维护了社会的稳定,避免了恐慌的进一步扩大。
人民日报对“透解祛瘟颗粒治疗新冠肺炎(轻症)确诊病人50例,全部患者体温恢复正常,50%患者咳嗽症状消失,52.4%咽痛症状消失,69.6%乏力症状消失,无一例患者转重症”的报道无疑是在尚无特效药的当时给了广大网络公众一剂定心丸,当日转发量10 827次,评论量14 960条,点赞245 339个。可见网络大众对中医疗效的肯定与支持。林琳教授称:“正是因为中医药的及时介入,对比SARS,我们可以明显看到新冠肺炎的救治过程中,临床对于激素的依赖减少了不少。”刘良徛教授说:“从中医专家参与会诊的重症患者来看,发挥中医因人施治,辨证论治的优势,一人一策,一人一方,对于改善患者基本状态,提高患者血氧饱和度,减少肺部渗出,保护脏器等都有一定的作用!中医治疗不是简单的抗病毒,更重要的是调节自身的免疫力,改善症状,阻止延缓病情恶化,降低死亡率。”目前世卫组织官网英文版中已删除不建议使用传统草药的内容,并应韩国、日本、意大利部分院校来信,将张伯礼、黄璐琦、仝小林三位院士的中医药使用经验翻译成英文。肯定了中医在救治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并将中医带出国门,进一步弘扬中医文化魅力。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认为本次新冠肺炎属于《伤寒论》中“寒疫”范畴,又称“时行寒疫”[13]。国家卫健委推荐使用的清肺排毒汤则是麻黄汤、射干麻黄汤、橘枳姜汤、小柴胡汤、五苓散为基础化裁而成[14]。国医大师薛伯寿在接受采访时谈到:“我总结这次新冠肺炎为仲景时代的寒湿疫,治疗新冠肺炎的清肺排毒汤,就是仲景相关经方融合创新运用。”微博上中医传承的问题成为一时舆论的焦点,“民间中医”“培养一个中医,须有传承之缘”等声音再次出现,在赞同中医疗效的同时也暴露出网络大众对祖国医学后继无人的担忧,对中医培养模式的质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也表示:中医学的传承与发展应该是沿袭着《黄帝内经》所确立的中医药理论体系,其观念与思维模式应一直贯穿在整个中医药理论中[16]。因此中医的传承不仅是对经典著作的传承,更是在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基础之上的。目前中医药院校教育模式趋同于西医院校,对传统文化、中医发展的历史规律的教育重视不够,阻碍了中医的发展[15],才有了“有证的假中医和无证的真中医”等相关悖论,这也正是网络公众对国医文化发展、走向所担忧的。
当前,随着国内疫情的有效控制,中医在其中的贡献有目共睹,尤其是世卫组织对中药疗效的不排斥表现,让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但网络上依然还盛行有诸如“防冠1号茶饮,可防可控”“双黄连可抑制新冠”“中医治好一例可以自愈的新冠肺炎”等诋毁、构陷中医的微博条文,虽然属于低关注区,但同样也反映出有部分公众假借中医之名谋取私利,威胁公众健康破坏中医形象的恶意行为,暴露出不少网络公众对中医认识的偏见。因此张伯礼院士呼吁国家要对有组织的“中医黑”要严格管理,给中医药一个传承发展的健康空间和社会环境。
本文通过对COVID-19疫情期间微博话题“中医新冠肺炎”的关注热点分析,全面了解了社会大众对此话题的微博网络舆情,并针对疫情报道、中医传承和中医骗局三大主题进行深度剖析,发现中医在疫情中的医疗救治能力和发挥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受到网络公众的广泛认可,同时也暴露出中医传承的困境和部分公众对中医的信任危机,但由于数据清洗不足,更多隐藏问题还需进一步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