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婷,付 伟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药学部,武汉 43003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2019,COVID-19)是一种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 virus2,SARS-CoV-2)引发的疾病[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于2020年2月5日被确定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救治定点医院,编制床位828张,用于收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来自上海、广东、山东、浙江、江苏、福建等6个省市的17支医疗队,共计2 349名医务人员,与我院近800名医护人员,组建了17个病区,共同承担救治任务。
目前尚无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特效药物,而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2]。在党中央部署之下,各定点医院建立中西医结合会诊巡诊制度,完善中西医结合机制,逐步优化诊疗方案,统筹配备中医药资源,以满足中西医结合医疗救治需求。国家及各个省市制定了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疗方案[3-5]。
同济医院针对“COVID-19”重症患者多功能损害,以及各医疗队人员专业结构不齐全的问题,充分发挥综合医院的多学科优势,成立了“插管”“护心”“护肾”“护肝”“营养”“精神心理”“中医药”和“康复”等8支小分队,积极开展多学科联合救治。同济医院中医科依据国家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6]和病毒性肺炎进展规律,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诊疗方案及预防方案》,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预防和发病早期(有发热者、无发热者)、疾病进展期、疾病恢复期的治疗。同济医院中医药小分队与院属17个病区沟通协作,将以上几个协定处方在病区全面推广,并开展患者个体化用药。
同济医院光谷院区中药房积极响应国家抗击新冠肺炎的号召,全力配合我院中医方案的实施,自2020年2月13日起即投入中药的保障供应工作。新冠肺炎来势汹汹,存在医务人员感染风险高、突发状况多等情况[7],这对中药房各环节工作的开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
随着武汉市新冠肺炎感染人数持续增长,国家对疫情防控的措施逐步升级,2020年1月23日10时起,武汉市和周边的城市相继宣布暂停公共交通,关闭机场、火车站和高速公路等离开通道,严防新型冠状病毒扩散。调剂人员因出行受限,无法到岗,药房面临人手短缺的状况。又因院区被设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救治定点医院,调剂人员防护知识缺乏,有发生感染的风险。
同济医院光谷院区中药房设有中药饮片调配室、中药免煎颗粒调剂室和煎药室,日常工作为门诊处方调配、中医科(约50张床位)和其他病区住院患者的在院用药以及出院带药。药学部和中医科从方便性、高效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进行充分评估后,确定选择使用中药免煎颗粒。在本次疫情中,中药使用率超过90%。除2个ICU病区外,中药房为其他15个病区供应中药免煎颗粒,药品用量大幅上升,且交通封锁导致物流速度慢,疫情用药供应保障存在着巨大压力。
由于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病区属于污染区,进入污染区的药品,按照规定不允许退回。支援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的17支医疗队专业结构不齐全,部分医疗队有随队中医专家,可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用药,无中医专家的医疗队,则在我院中医小分队的指导下开具协定方,或根据患者病情需要,由中医小分队联合会诊后开具个体化处方。而中药免煎颗粒调配后则不能退换,因此药师须严格审方,做到调剂、核对和发药零差错。
医生开具电子处方,护士核对后致电药房,将处方号告知药师,中药房按照处方号计费后进行调配。由于中医诊疗方案在疫情期间全面推广,使用中药的病区多、处方量大,电话告知处方号可能出现信息传达不及时或不准确的情况,而纸质医嘱单则可能成为病毒传播的媒介。医嘱信息如何快速准确地传递到中药房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基于以上问题,中药房根据实际工作情况、疾病防控的要求和布局,从人员管理、药品供应、工作流程、院感防护等方面制定了相应的工作制度,并建立了相应的流程和应急预案。
根据中药房工作流程和工作量,合理设置岗位。设置协调管理岗1人,收方核对岗2人,调剂岗位2人。中药房将4名调剂员分为不交叉的两班组,每组2人,减少两组人员之间的流动,适当轮休,避免过度劳累,降低感染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2.2.1 加大疫情常用药品采购量 根据我院中医诊疗方案中的药品,制定了《疫情常用中草药目录》,其中包括解表药18种、清热药31种、止咳化痰平喘药22种、补虚药32种、理气药10种等。中药房与库房和商业公司积极沟通,加大疫情常用药品计划量,预先采购1个月的疫情常用药品用量计划,随后根据医疗队的用药情况和对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治疗用药需求,完善疫情常用中草药目录,见表1。
表1 疫情常用中草药目录
2.2.2 关注疫情药品库存 建立《免煎颗粒使用日报表》,统计每个病区每日处方量。重点关注用量较大的疫情常用中药的消耗和库存,如协定处方中的天冬、竹茹等。出现单日用量异常消耗量大导致药品库存量较低时,一方面加大采购计划,另一方面联系库房进行借调,保障药品供应。
2.2.3 临时采购的药品 对于病区提出的急需临时采购的药品,建立绿色采购通道。药品到货后,联系库房安排快速新建账页、验收、入库,并告知中医小分队到货信息,保障病区及时用药。在疫情期间,应医疗队需求临时采购了绵马贯众、草果、草豆蔻、水牛角浓缩粉、海浮石等药品,并在3日内完成采购流程。
2.3.1 制定中草药医嘱开具及配送流程 中药房与支助中心和护理部对医嘱信息传递方式、支助人员取药时间、调配好的药品通过静配中心进入污染区等关键问题进行沟通后,制定了《中草药医嘱开具及配送流程》,将流程发布到病区,病区、护理部、支助中心和药房按照此流程操作,具体操作流程见图1。
图1 中草药医嘱开具及配送流程
2.3.2 建立安全有效的沟通机制 建立微信交流群,将所有使用中药的病区主班护士加入微信群中,将通过电话报处方信息的方式改为微信群内上报处方信息,病区主班护士以病区为单位把处方相关信息(患者姓名、床号、处方号),汇总后拍照发至微信群中,中药房的药师在群内收集处方信息,避免出现处方信息遗漏。药师不直接接触纸质医嘱单,避免接触病毒传播媒介。
药师收到医嘱信息后,严格按照“四查十对”的原则对医嘱进行审核,审核合格后方可收方和调配。调配完成后由双人核对,以病区为单位打包并贴标签。中药房工作流程见图2。
图2 中药房工作流程
严格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中常见医用防护用品使用范围指引(试行)》的要求执行。规范消毒,规范防护,确保工作人员防护到位。
2.5.1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培训 以《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和我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院预防与控制》为培训教材,对调剂人员进行院感相关知识培训,掌握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知识、方法与技能,掌握正确佩戴口罩等防护用具的方法和手卫生的规范操作,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2.5.2 严格做好标准预防措施 按照暴露风险级别,中药房属于低风险暴露区域。工作人员按规定做好一级防护:穿工作服、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和一次性工作帽。在摘脱个人防护用品过程中,严格执行手卫生,戴口罩无死角。在办公区和生活区等清洁区时,也应全程戴口罩。
2.5.3 对中药房进行功能分区,设置缓冲区域和洁净区域 缓冲区域包括收货区和发药窗口。洁净区域包括办公室、更衣室和药品调剂室。
2.5.4 清洁消毒管理 严格执行《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每日用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对物表、地面和桌面进行消毒。使用含75%酒精的手消毒制剂进行手消毒。紫外灯照射1 h对室内环境进行消毒。做好垃圾分类,医疗废物垃圾投入黄色垃圾桶中。
2.5.5 人员健康状况监测 监测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定期查体温并填写《在岗人员体温登记表》,如出现发热、咳嗽、腹泻、胸闷、乏力等异常状况,按照《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医务人员状况上报及筛查流程》,立即上报至医务处和医院感染管理科。
新冠疫情来势汹汹,其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潜伏期较长且潜伏期具有传染性等特点[7],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在尚无特效药和疫苗的情况下,我国及早部署,迅速总结中医药治疗病毒性传染病的规律和经验,深入发掘古代经典名方,结合临床实践,形成了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的诊疗方案,成为中国方案的重要特色和优势。据统计数据显示,此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有74 187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1.5%。其中,湖北省有61 449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0.6%。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达90%以上。中医药能有效缓解症状,减少轻型、普通型向重型发展,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促进恢复期人群机体康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临危受命,各部门参与组建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在极短时间内收治了一千多名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同济医院光谷院区中药房针对实际情况,及时应对,积极实践突发事件下中药房管理的新路径,保障了新冠肺炎临床预防和治疗的中药需要。目前,国内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但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为此,应大力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探索中医药防疫模式与机制,积极建立中药房管理的长效机制,为迎接未来的挑战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