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背景下的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建议

2020-11-23 23:50童嘉王良李拓宇
就业与保障 2020年24期
关键词:公共卫生学科人才

文/童嘉 王良 李拓宇

公共卫生人才是指具备广泛的人文科学知识及较为深厚的自然科学知识基础,且具备医学、预防医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胜任医疗卫生单位、教学科研等部门或岗位的高级专门人才[1]。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公共卫生人才不论是在预防关口和疫情防控治理的前端,还是在病毒毒理研究和一线抗疫工作中,都承担着“中场组织者”的角色。本文对我国公共卫生人才队伍现状和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从顶层设计、人才评价机制和公共卫生学科建设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改善建议。

一、我国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公共卫生教育是培养高质量公共卫生人才队伍的重要基础与根本路径。我国的公共卫生教育起源于20世纪初,经过多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实践检验,已经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贯穿职业教育、科研学术为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为社会输出了大量优秀人才,基本具备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但此次新冠疫情暴露出我国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集中表现在我国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过程中所存在的“长效机制”缺位、“学科壁垒”固化、“评价导向”不明等方面。

(一)“长效机制”缺位,培养机制缺乏可持续性

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长期以来一直存在“重治疗轻预防”的观念,政府重视临床医学的发展,并鼓励高层次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然而对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方面,则以间接投入为主。从2014~2019年间的中央财政投入经费可以发现,我国对“公共卫生专项任务经费”的项目预算占国家对公立医院的财政拨款总额从2014年的14.62%下降到8.96%[2]。从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历程来看,每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教育会迎来较大的投入。新医改之后,相对更容易衡量改革绩效的临床医学教育备受重视,公共卫生教育彻底边缘化,各种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规划也多处于“只说不做”的状态,“一案三制”流于形式,重“医”轻“防”问题依然存在[3,4]。

(二)“学科壁垒”固化,培养结构不合理

随着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革命蓬勃发展,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逐步从“生物医学科学为主要支撑的传统预防医学模式”转变为“人群科学、实验科学、信息科学、政策体系等为支撑的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型预防医学模式”。从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情况来看,本应互为辅助的临床医疗与公共卫生领域明显出现了脱节。究其原因,一是我国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学科定位更多偏向于实验室和基础医学方向的研究,对公共卫生应急防疫方面的教育不足,多学科交叉培养的缺位不足,无法满足社会对于公共卫生人才多样化的需求;二是学科培养内容与基本课程设置范围较窄,着重培养学生在卫生检测技术、疾病控制等基本能力,以及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计算机应用和统计分析等工具方面的应用能力;三是对高层次博士的培养方法仍沿袭学术型和科研博士的培养逻辑,培养内容和考核标准更是侧重于理论研究与科研成果,严重忽视了公共卫生学科独特的应用性与实践性,直接导致出现基础研究能力强而应急管理能力弱的不平衡现象。

(三)“评价导向”不明,人才流失严重

考核导向的不明确已成为制约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重要障碍。在公共卫生领域工作人员的聘任、评级、晋升、选优过程中,未根据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的区别进行分类管理,“一刀切”地将SCI论文、科研项目等作为主要衡量指标,而很少关注科普教育、成果转化、社会贡献度等重大现实问题。根据2019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公共卫生学科领域主要围绕论文总数、论文标准化影响力、国际合作论文比例、顶尖期刊论文数量这4项指标对全球范围内的大学进行排名。尤其在我国进行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后,公共卫生机构被纳入到公益一类的事业单位,人员职称评审竞争压力增大,导致职业发展空间受限、收入普遍降低以及人才流失严重的问题。

二、加强我国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建议

本文从顶层设计与长效机制、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和学科建设与培养模式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解决公共卫生领域的基础性、系统性和方向性难题,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规模和质量,进一步健全公共卫生人才队伍体系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支撑体系

1.强化顶层设计,提高公共卫生体系在整个医药卫生系统中的战略地位

聚焦健康中国和生物安全国家战略需求,进一步确立以预防为主、全程管理与“防治研”相结合的预防控制机制。不断完善决策机制,依托高规格领导决策机构,全面整合防控、科研、医疗等全链条的培养力量,统筹推进公共卫生培养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公共卫生领域的智库建设,谋划跨学科公共卫生决策咨询机制,组织开展发展战略研讨和重点改革方案的预研工作,深入调研,谋划思路,研究对策。将公共卫生安全战略、疾控体系改革、“平战结合”等战略安排等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任务,编制国家级公共卫生专项发展规划,适时研究出台《公共卫生2035规划纲要》。

2.加强稳定性经费投入,设立长周期和非竞争导向的公共卫生专项基金

强化公共卫生投入在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安排中的优先地位,探索实施“公共卫生科研经费制度”,对高校、CDC、医院等相关单位中从事公共卫生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的重大平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点机构、重点人才、重点学科等建立为10~20年以上稳定性非竞争科研经费支持机制。

(二)加强分类指导,完善公共卫生人才评价机制

1.加强引导,构建科学的考核指标

建议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牵头,构建分层分类的公共卫生人才评价体系,与相关部委联合出台《新时代我国公共卫生人才评价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共同构建符合实际且有利于推进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中国特色公共卫生人才评价指标体系”,以快速扭转当前公共卫生人才评价指标不合理不科学的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公共卫生宣传教育与培训、公共卫生学术科研创新、公共卫生实施与社会满意度、公共卫生社会贡献度等方面内容。

2.加强激励,增强职业获得感和吸引力

进一步扩大疾控中心等公共卫生机构的人事管理自主权,增加此类单位的编制数量,可根据发展的实际需要,在上级批准的编制范围内,自主决定使用编制,允许设置创新型岗位和流动性岗位,对本单位引进的紧缺高层次人才,不受岗位总量和结构比例的限制,进一步保障高水平公共卫生人才的职业荣誉感与获得感。面向贫困地区,探索实施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绿色通道”,加大贫困地区农村定向公共卫生人才免费培养的力度;探索实施公共卫生人才队伍“特岗计划”,落实贫困地区公共卫生人才职称晋升、津贴奖励等倾斜性政策,激励优秀人才扎根基层。

(三)加强学科建设,不断完善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

1.明确学科培养方向,科学设置课程体系

强化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加大普及公共卫生理念,不断扩大公共卫生核心课程,并将其纳入到大学通识教育的范围,以公共卫生学科为基础,加强人文、心理、应急管理等通识教育的内容,打造一支全方位、跨学科、通实践的师资队伍;完善公共卫生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加大临床医学专业、护理专业等专业疾病预防控制的课程与训练,加强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流与互动,取长补短。

2.立足应用实践导向,分类推进人才培养

根据公共卫生领域需要的科研导向型与应用导向型相结合的特点,以培养在公共卫生相关领域从事现场实践或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人才为目标,开展“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和双学位教育。探索重点建设一所公共卫生与防疫大学,鼓励重点高校成立公共卫生学院,扩充疫情防控背景下的前沿研究力量与战略性人才储备。逐步扩大公共卫生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切实提高专业学位授权点院校与公共卫生机构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能力与水平。探索“4+4”公共卫生专业博士学位人才培养模式,从综合性大学非医学类专业(生命科学、动物科学、统计学、人工智能、机械等)中选拔优秀学生攻读,从而培养交叉学科背景的复合型高层次公共卫生人才。

三、结语

通过分析我国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中的“长效机制”缺位、“学科壁垒”固化及“评价导向”不明等问题,提出加强顶层设计的同时加强稳定性经费投入,加强分类指导的同时加强职业激励,加强学科建设的同时立足于实践应用等建议,通过构建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支撑体系,不断完善公共卫生人才评价机制和培养模式,从而强化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猜你喜欢
公共卫生学科人才
【学科新书导览】
人才云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征稿简则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
公共卫生监督不是“陪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