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黎倩 石书琪 蒋敏
近年来,“佛系”一词迅速走红,尤其在青少年之间流行。但对于“佛系”尚未明确定义,宋德孝认为它是“90后”青年借用佛教中的修行和心境来描述自身不争不抢,不求输赢,得过且过,有无均可的生活状态与生存态度[1]。吴九君则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大学生中“佛系”现象的知、情、意、行四项表征[2]。其实,笔者认为“佛系”既是一种现象,也是一种心态。它有着消极的影响,也有着积极的一面。
毋庸置疑的是,“佛系”现象已经在高校慢慢流行,部分大学生开始受到这种亚文化的影响。笔者曾对220余名同年级、同专业的大学生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跟进式调查与分析,并建立了相关的“佛系学生档案库”。此次调查发现有20%左右的学生从入学以来从未主动参加过学生会、社团活动,甚至从未主动交友或谈恋爱,不参与、不服从也不抵抗,或随性或惰性化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笔者将这一类学生标注为“一直佛系”学生,而近10%的学生从刚入大学时的活跃盲从到渐渐消退,或消极或规避型的迷失着,甚至开始去理想化、犬儒化地生活在大学校园,笔者将这一类学生标注为“逐渐佛系”学生。但根据对他们近两年的观察,发现“一直佛系”的学生一开始没有存在感,但是慢慢地会有一部分同学变成“学业困难”或者“心理困惑”学生,而“逐渐佛系”学生大多数会从此“默默无闻”“碌碌无为”或者也有极个别的“心理困惑”。显然,这些佛系学生如果放任不管,很有可能面临毕业即失业,或者被迫毕业、被动就业。
根据对他们的深入观察、侧面了解以及面对面访谈发现,这些“佛系学生”的出现并不是偶然,它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的表征,它的出现存在主客观方面的原因,主要从社会、家庭、学校、个人几个方面来分析。
从社会层面来说,大学生第一次相对独立地走出家庭,走进大学这个“小社会”,开始慢慢地独自接触这个社会。而近年社会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纷繁复杂的经济社会与信息社会给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活压力与文化冲击,很多大学生在海量的信息世界中迷乱困扰,在多元的文化与观念中迷失。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社会必然会对大学生群体寄予更高的期望,在社会的高要求与物欲横流情况下,部分大学生会显得无所适从,而一些潜规则或先天优势使得一部分人得天独厚,轻轻松松享受着大量的优良社会资源,一些大学生感到不公或是更大的压力与焦虑,于是一部分大学生选择消极对抗、麻木逃避,并给自己穿上了“佛系”的洒脱外衣。
从家庭层面来说,当今大学生大多生活条件富足,他们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或什么艰辛苦楚,这让他们抗压能力、忍耐能力都不那么强,于是有一部分大学生会丧失目标与动力,他们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抱着无欲无求无所谓的心态;另一方面,留守、包办、寒门“贵”子、宠溺、放养等家庭教养方式的偏差也导致一些大学生依赖而怯懦,甚至会自我中心化、自私自利化,有一些学生会随波逐流,放任自由,也有一部分学生会打算无限啃老,他们都以“佛系”为合理的借口让自己心安理得地去享受与逃避。也有一部分问题家庭,诸如离异、单亲、暴力等家庭出来的学生可能会以“佛系”来麻痹自己来消极遁世[3]。
从学校层面来说,教师教学压力大,对学生非知识层面的关注与指导性相对欠缺,高校教师背负着教学任务和科研压力两座大山,并且很大一部分高校招聘教师时以学历为主,教书育人再加科研职称可能会让教师们很难周全,而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管理与辅导队伍力量也有所不足。比如有些辅导员既担任了年级辅导员,又兼任了团总支书记、党支部书记及心理、资助、安全、保卫、武装、就业、宿管、新媒体、学生会指导教师等专干工作,甚至还承担了一定的教学任务,大量任务导致教师们分身乏术。而学生也缺乏对人生的规划与明确的目标,每天疲于应付繁重的学业,很少冷静地去思考与规划,所以许多学生“一直佛系”,而一些大学生开始进入大学时因为新鲜有趣会表现得激情澎湃,会积极地去参加学校竞选与各种活动,会去广泛交友,但在慢慢熟悉之后,他们觉得盲目跟风并没有意义,或者在竞争追逐中屡屡受挫而开始逃避放弃,导致“逐渐佛系”。
从个人层面来说,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或不坚定,导致人生没有追求,缺乏规划,他们一直被推着走,随势所趋;有些大学生没有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判断标准,在脱离家庭精神断乳时面对多元的输入显得盲目,这导致他们以从众心态对待,容易人云亦云;有些大学生缺乏自律性,他们习惯被安排,被支配,所以他们不争取也不抵抗,随遇而安;也有些大学生本身性格内敛孤僻、怯懦退缩或者固执偏激、随心所欲等等,这些都为其“佛系”或者“逐渐佛系”提供了内在依据。
李大钊曾经说过:青年的文明就是奋斗的文明,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对于青年来说,无“困难”“障碍”之词,只有跃进和雄飞!
青春的确是充满希望和力量的,从个人层面来说,内因是关键,外因通过内因作用,“脱佛”应当从我做起。我们年轻的一代尤其是作为社会知识分子层面的大学生千万不可以让自己精神僵化,我们应该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科学地看待生活,坚持弘扬社会主流文化,树立自己高远的理想,艰苦奋斗,为将来做好规划,为象牙塔后的就业做足准备,而不能得过且过,行尸走肉。要有强烈的责任之心,要有担当、有脊梁,要守正抱朴、坚定信念,勇立潮头、积极创造!从学校层面来说,高校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圣地,鼓励思想的碰撞,更应该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阵地,要以主流的思想与价值观念夯实大学生的精神底子,培养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其意识到逃避遁世、慵懒享乐的佛系心理并不可取,通过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来陶冶大学生的情操,通过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来锤炼大学生的品质,通过生动活泼的心理教育来培育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实现全员多向育人。争取从“佛系”或“逐渐佛系”到“逐渐脱佛”。引导佛系学生努力学习,练就一身真本领,切莫一毕业就失业,辜负国、家和学校的培养。从家庭层面来说,永远都不要觉得太晚,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极大,并且时间极长,家长在孩子进入大学之后不能突然放任自流,应该更加关注关心,但此时的关注重点不再局限于学业,更多地给予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心理调节的疏导和独自适应生活的开导,要为其毕业之后真正能够独立于世做好引导,为他们提供“脱佛”的强大后盾。要打消孩子啃老的念头,鼓励孩子努力奋斗、积极创业就业。而从社会层面来说,国家要构建有效的社会支持体系,兼顾公平公正,完善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要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健全网络监督机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丰富文化生活,清明政治,引领思想,继续打造和谐并充满活力的社会,这更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大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建设中来,利于激发他们努力向前的动力,为大学生“脱佛”打造更好的社会环境,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大学生创业就业提供更强更有力的支持与帮助。
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佛系”对于大学生来说也不全然是消极的、虚无的、颓丧的,它也有着积极的一面,我们应该辩证地认识与对待。“佛系”心理可能助长大学生逃避散漫的态度,可能诱发一些自闭或抑郁等心理危机,但是,对于某些大学生来说可能也有着积极的心理调节作用,反而又能够预防亦或化解心理危机。
学会生存、学会生活,说到底大学生四年大学之后终究是要进入社会,而大学需要适应生活、积累知识与锻炼技能的阶段,大学四年为后续的就业与生活打下基础。高校承载着教书育人的责任,大学有专门心理教育与辅导队伍,笔者就是在担任心理专干期间关注到“佛系学生”的。事实上,近两年的观察发现,这些“佛系学生”最终只有极少数成为所谓的“问题学生”,很大一部分只是感觉“碌碌无为”,但几乎也未曾惹是生非或者晋级为学困、心困一列。但这都不应该是青春该有的样子。人生之精华定当喷薄才精彩。但在激扬学生斗志的同时,也要教会他们坦然,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获得成功。学生在努力奋斗的过程中,在就业创业的进程中,会有颠簸与坎坷,会有汗水与苦劳,尤其是毕业季,每年春夏之际大学生就业成为教师和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也成为大学生最担忧的问题,校招屡屡碰壁,就业创业初体验更是让广大学子觉得难上加难,但如果能以“佛系”心态泰然处之,也能减却这就业求职背后的许多烦恼与压力;也有些学生在创业与就业过程中即便是拼尽全力也终究换来一场空,这种失败带来的痛苦很有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稻草,但如果能利用“佛系”心态去淡然面对这结果,“得失随缘”“失败即是成功”的“佛系”心理或许能够化解这苦痛与危机。当然还有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诸如学习、恋爱、评优争先以及毕业后的繁杂的人生,大学生们应该昂起头去迎接,也可以对最终的结果释然,得失莫论,悲喜不惑,巧妙地运用“佛系”心理,以坦然的胸怀面对就业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