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冠
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是新型的人才成长理念,也是大学生确立职业目标的基础。欧美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学业生涯规划,从中学到大学,生涯规划教育全过程都贯穿着学业生涯指导与咨询。我国仅有少部分高校在新生入学后尝试进行学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现状进行调查,有利于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也有利于医学院校非医学生明确学业目标、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构建良好的学风,以期实现从学业生涯到职业生涯的平稳过渡。
学业,其基本释义有学问、学术、学习的课业、学习事业和创业。生涯,原指生命有边界和限度,后有生命、生活和人生之意。学业生涯,可视为学业与生涯二者的结合,即贯穿于人一生的有关学习方面的课业与事业的集合。而大学生学业生涯指在大学生高等教育这个时期有关学习方面的课业与事业的集合。规划,是人对未来生活进行了经过全面的、长远的、整体的评估和考量后,所制定的一套有目的性的计划方案。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概念是通过大学生个人和相关起指导作用的部门,为大学生长远的未来学习发展共同设定的有目的性和个性化的指导方案。
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的未来学习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和作用。因此,探究大学生学业规划的意义对于更深层次地理解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非常有必要。大学生学业规划的意义有以下三点:
1.可帮助大学生对个人及环境进行更好的评估
通过系统地进行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大学生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而为其个人以后的发展方向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还可以让大学生了解自己身处的周围环境,以及可以获取的资源等,这对其未来发展也有所帮助。
2.可提高大学生对未来学习发展的目的性
很多大学生初入大学校园,往往对自己的专业所学内容、未来的就业前景感到迷茫而不知所措,从而有可能降低学习的积极性。而通过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工作的开展,可改善大学生漫无目的的精神状态。通过制定个性化的发展方案,大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转换为主动,有利于提高其未来学习发展的目的性。
3.可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掌握实现学业理想的方法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大学生树立了个人理想和目标,却由于策略和方法的问题最终无法实现梦想。而开展大学生学业规划的工作,是通过专业的指导部门提供有效的完整方案,并辅助大学生解决在学业发展中的一些疑惑和问题,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掌握实现学业理想的方法,从而对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有所帮助。
从有关调查研究报告的数据来看,目前四川省医学院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有较好的基础。调查研究数据显示,参加此调研的医学院非医学专业大学生的家庭背景情况如下:家庭所在地大部分在农村,少部分在城镇;父母亲受教育程度在初中及以下的超过了初中以上的;父母亲职业最多依次为农业劳动者、产业工人、城市无业、失业或半失业人员和个体工商户。关于参加此调研的医学院非医学专业大学生的学业背景情况如下:在大学期间接受过学业生涯辅导的学生人数大于在大学期间未接受过学业生涯辅导的学生人数;就读专业为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制药和公共事业管理的参加此调研的学生人数居多;有转专业想法的学生人数大于没有转专业想法的学生人数。经过对数据结果分析,目前四川省医学院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存在以下几个较严重的问题:
1.学生对未来学业发展问题缺乏重视
调查研究显示,学生不常和学长学姐或同学讨论有关未来学业发展的问题,这反映了我国普及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理念的力度还不够。同时,大学校园内也还没有形成同学间讨论有关未来学业发展的问题的风气,大学生本身没有真正地理解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深刻意义,这与国家和高校在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宣传落实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
2.学生对不同专业要求进行总结的主动性不足
从调查研究的结果来看,近一半学生不会总结考研、留学或者工作等不同选择对个人学业的不同要求,这是因为学生在追求个人学业方面的积极性不高、目标不明确。同时,学生也不懂如何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来改变局面,争取在学业规划方面的主动权,这反映了校园在教学时的缺陷以及学生总结能力的不足。
3.学业生涯规划指导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
目前大部分高校在学业生涯指导上集中于大一新生,高年级学生较少。实际上,学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包括大一新生的适应性学习教育、大二学生的发展式教育、大三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及大四学生的职业教育。对于不同的学生学校应提供不同的教学设计。在调查中发现,大三、大四年级受到课业压力、求职压力等多方的影响,自我认同、专业认同、未来认同感反而低于大一、大二的学生,因此更需要开展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教育为其指点迷津。同时,学业生涯规划不是一成不变的,照本宣科的学业指导势必不能有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学生的认可度和参与度势必下降。
在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中,国家相关部门、高等医学院校及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大学生三者都起着不可小觑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这三者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由此,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分别叙述提高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有效性的对策研究。
1.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加大普及力度
国家作为极具领导力的象征,应及时出台有关宣传开展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工作的政策,同国外的先进教育接轨,向全民普及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内涵及重大意义,并培养良好的校园风气和文化,使其在高等院校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国家加强宣传和普及,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高等院校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开展的有效进行。
2.高等医学院校应配合开展相关工作,保障相应措施在学生群体中顺利实施
除了积极响应国家的相应政策,高等医学院校还应从更加具体、细致的方面入手,结合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征,以专业的思维角度帮助学生制定适合他们的学业生涯规划方案,同时还要与其沟通交流,了解并想办法解决他们的困难和疑惑。
3.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应主动参与,同相关部门密切合作
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是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中的主体,需要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业生涯规划的工作,对自己和环境要有合理的评估,学会分析总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并从结果中吸取经验,促进提高。同时,学生也要多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交流,共同寻找问题,并设想问题的解决办法和措施。除此以外,学生还要学会从长远的角度来规划自己的学业生涯,并结合实际,最终完成生涯规划的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