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施吉瑞
当今社会,就业问题是高等职业技术类院校学生考虑的第一大问题,虽然学校会通过授课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但是由于上课时间有限,学生对于就业问题还会存在一些疑问,往往会出现问无所答的情况。针对这一现象学校应该做出相应的措施,尤其是一些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应该针对学生的疑问,制定相应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规定就业指导目标,解决学生在就业方面的疑问,帮助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
高等职业技术类院校主要为社会培养各种技术型人才,因此,应该高度重视学生的就业指导问题,帮助学生正确了解就业方面的相关信息。大部分高等职业技术类院校对于学生的就业指导方面不是特别重视,虽然对就业问题有一定的见解,但是并不深刻,实践起来更是具有一定的难度,导致学生在就业指导方面了解到的东西有一定的局限性[1]。
高等职业技术类院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时间有限,并且指导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以授课的形式进行,教师往往面对几十甚至几百名学生进行就业问题讲解,不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在就业指导方面出现的问题一一解决,因此效果不明显。部分高等职业技术类院校就业指导教师在进行讲授相关知识时,只是宣讲近期国家针对学生就业颁布的条例与规定,并不能为学生解决在就业指导方面的疑问。
与其他学科的讲授方式相同,校企合作式的高等职业技术类学校,针对学生的就业工作指导主要采用教师授课的方式,并且就业指导课程的授课时间短,知识体系不够全面,导致学生接收到的信息较少,对学生就业方面的指导作用不大[2]。
对于校企合作类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来讲,就业指导服务方面的知识尤为重要,学校与企业应该构建明确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目标,根据所构建目标对就业指导方面的教育知识进行明确规划,根据学生对就业指导的了解程度,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3]。学校也可以借鉴其他学校优秀的就业指导教学案例,发挥自身的长处,改正自身不足的地方,以此来提高院校在就业指导方面的能力。
校企合作类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可以多关注企业在社会招聘中对所需人才的要求,根据企业的要求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开展知识专项活动,有目的地为学生传授知识,并开展一些就业指导方面的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更多进入企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真正了解到企业对所需岗位人才的要求,并帮助学生了解岗位条件等信息。企业中的优秀职员也可以为学生进行演讲,分享自身的工作经验,为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知识的讲解,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就业相关内容,不断丰富科学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建立科学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对高等职业技术类院校的学生来说十分重要,校企合作类院校要着重培养学生对就业指导知识的独到见解,让学生们了解企业实践岗位中所需人才应该具备的工作能力。对现阶段学校针对就业指导所出现的一些不足之处进行整改,对学生进行专业化的就业指导,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