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安全韧性大考

2020-11-23 19:47包冬冬
劳动保护 2020年3期
关键词:公共安全韧性应急

文/包冬冬

今天的中国正经历着世界上最大的城镇化进程。截至2019 年初,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成都、武汉已经成功跻身超大城市的行列;天津、南京、郑州、杭州、沈阳等紧随其后,跨入特大城市的队伍。无论是超大城市、特大城市,还是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人口、建筑、财富、生产等要素高度集中,城镇化率迅速提升,是一个突破自然法则、打破资源平衡的过程,它所蕴含的城市系统脆弱性和各种风险乃至危机愈益显现。城市公共安全面临着严峻复杂的形势。

18 年来多起涉及公共安全的事件或事故足以佐证。如2002 年12 月爆发的SARS 新冠病毒事件,2014 年12 月31 日上海外滩拥挤踩踏事件,2015 年8 月12 日天津港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2015 年12 月20 日广东深圳光明新区渣土受纳场特别重大滑坡事故,2019 年3 月21 日江苏响水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特别重大爆炸事故,尤其此次始于2019 年底、源自超大城市武汉的新冠肺炎疫情,每一起都影响深远,涉及广泛,暴露出城市安全的结构性缺陷。

新冠肺炎疫情来得急,病毒在人群中裂变式扩散;处置难,错过了早期防控的最佳时机,摸不透病毒的传播途径;伤害大,中国内地已有2 000 余人因此失去生命,是SARS 冠状病毒疫情死亡人数的7 倍多。

诚然,我们可以在疫情发生后举全国之力,奋力抗疫,体现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不能据此忽略城市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应急准备的短板。城市安全韧性能力亟待提升。

“韧性”一词源自拉丁文,原义为“跳回的动作”。安全韧性城市强调城市对公共安全事件的抵御、吸收、适应、恢复、学习的能力,覆盖事前、事中、事后的应急管理全流程,被认为是城市安全发展的新范式。当今世界,纽约、伦敦、新加坡等大都市,都在因地制宜积极推进安全韧性城市建设,并将依靠科技手段作为最佳选择。

我国从“十三五”时期,更加重视安全韧性城市建设中的科技支撑工作。前沿科学基础研究涵盖了城市综合风险预测、脆弱性分析与韧性提升理论。国家科技部专门设置了重点专项,预防社会安全和生产安全的突发事件,承担载体包括城镇和重大基础设施,以及应急管理相关的综合平台和技术装备。地方上,如浙江省杭州市借力“城市大脑”,建设应急指挥“智慧中枢”,打通融合市区两级应急管理业务数据,实现横向贯通、纵向比较、在线监测和智能预警。阿里云、华为、中兴通讯等实力强劲的科技企业已经携带成熟的大数据生态、优质的产品等,进入城市公共安全领域,并在多地实践。

未来,借助新兴信息技术,城市将可实现全方位物联网监测、评估与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对公共安全事件的抵御、吸收、适应、恢复、学习的能力,最终编织出全方位、立体化的城市公共安全网,让老百姓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安全感。

猜你喜欢
公共安全韧性应急
多维深入复盘 促进应急抢险
靖江市启动水上公共安全共建区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在公共安全面前别任性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
韧性,让成长更美好
基于知识图谱的知识推理与公共安全结合的理论研究
人脸识别技术在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应用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