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图书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服务改革与创新探索

2020-11-23 17:00李明
就业与保障 2020年7期
关键词:产教馆藏校企

文/李明

2019年1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高职院校应与企业进行充分的产教融合,根据自身发展特色特点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求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就业创业、文化创新传承、社会实践服务等方面主动与相配套资质企业展开合作。高职院校在为企业提供相应师资与教学资源的同时,企业也应利用其技术、资本、知识、设备、设施等优势助力产教融合共同发展。在教育部2015年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指出: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其在科研、人才、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等方面优势,促进资源共建共享,服务社会。可见,在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各项政策引领下,高职图书馆顺应变革,促进产教融合,服务社会已成为高职图书馆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高职图书馆如何为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提供专业文献信息、情报检索等信息服务,对高职图书馆馆员自身业务知识、职业技能、科学研究等也是一种全面专业的锻炼与培养,更是全面促进高职图书馆服务改革与创新发展的必要环节[1]。

2018年6月14日,笔者在清华同方“CNKI”数据库以“‘高职图书馆’+‘校企合作’”为关键词检索文献10篇,以“‘高职图书馆’+‘产教融合’”为关键词检索文件1篇,以“‘高职图书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关键词检索文献0篇。由于以“高职图书馆”为主题词之一搜索得出的文献较少,而高校图书馆涵盖高职图书馆,笔者对清华同方“超星数字图书馆”“CNKI数据库”“Google图书”进行检索统计,在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10-2018)》通过以“高校图书馆”“校企合作”“企业服务”为主题词在检索框中进行高级检索出相关文献记录241条。高职院校图书馆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研究较少,高职图书馆如何实现真正“走出去”,从改变高职图书馆传统固有服务方式延伸至向高职院校深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服务的转型与变革是我们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高职图书馆深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服务改革的探索方向

(一)适应需求,紧跟变化

每个高职图书馆的自身馆藏资源因其高职院校自身在技术技能、应用实践不同方面培养侧重点差异,其馆藏资源均有其特色化与专业化。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应结合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在行业发展、学科需求、专业实践、市场需求等实际方面,紧跟变化,着重于高职图书馆自身馆藏资源建设的实用性。

(二)内涵建设与基础服务提升

1.深入开展阅读推广工作,助力内涵建设

现今,各高职院校广泛开展丰富的阅读推广活动:活动主体主要为高职院校图书馆;活动对象为全院师生;活动目的在于提升师生的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在深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服务同时应深入开展阅读推广工作。

2.采编、流通服务能力提升

高职图书馆可通过对采编、流通服务能力提升,如加快图书入库周期、开放快速借阅通道等嵌入式服务方式为读者提供更好的借阅体验。

3.加强馆藏资源宣传

高职图书馆可通过多样化线上资源平台(如官网、官微等)及时向所在学校师生分享征集新书书目信息、好书推荐等馆藏资源。

(三)馆际互借,构建区域联盟

相较于本科院校图书馆馆藏资源的数量繁多且种类齐全,高职图书馆馆藏资源具有少而精的特点。高职图书馆如何扬长避短,实现其专业特色馆藏资源的有效利用,进行优势互补,更好地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致力于与兄弟院校构建区域联盟,促进彼此间馆际互借与资源共享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与研究[2]。

(四)特色馆藏资源完善构建

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的建设要求,高职院校需结合学校实际,不断完善其重点专业以及重点专业群的建设。并且,高职院校图书馆也应紧密结合高职院校重点专业群建设,围绕重点专业发展方向,从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框架、课程体系等方面不断完善自身特色馆藏资源建设,加大引进与构建重点专业相关特色馆藏资源数据库。同时,高职院校图书馆也应面向全院师生,通过互联网、校内平台、网络调研以及网络信箱等方式广泛征集全院师生的馆藏资源需求,实现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馆藏信息资源的高利用率。

(五)实现效用最大化,促进“共赢”

高职图书馆要想实现长远发展、高质量发展,促进高职院校深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仅依靠高职院校自身财政拨款是远远不够的[3]。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可结合自身馆藏优势,探索通过与企业合作办馆、交换技术资源等方式与企业建立有效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形成双方良性循环,实现效用最大化,促进“共赢”。

二、高职图书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五中心”服务平台构建探索

对部分高职院校深度校企合作企业进行需求调研分析,在对高职图书馆自身发展与实际现状调研分析基础上,高职图书馆可构建以“五中心”为创立目标的高职院校深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图书馆社会服务平台。其中,“五中心”主要包括企业文献信息服务中心、企业信息情报分析检索服务中心、企业专业培训中心、面向校企合作企业的阅读推广文化交流中心、师生企业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服务中心。基于图书馆服务等相关理论探索构建高职院校深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的“五中心”平台模型,可增强高职图书馆的综合竞争能力,促进自身发展的需求,提升自我价值,进而改善“固步自封”工作格局,改善高职图书馆工作氛围、提升服务,实现高职图书馆工作创新,不断满足高职院校师生与高职院校深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增长与满足合作企业的文献信息服务等需求[4]。

(一)企业文献信息服务中心

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自身信息情报检索优势,在做好高职院校图书馆主业工作的同时,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相关企业紧密结合,通过主动走进企业一线、主动了解行业、企业需求,在对行业、企业各类信息调查与研究前提下不断加强高职图书馆对于行业信息情报检索能力,在满足高职院校、高职师生自身需求基础上,实现各类信息情报资源的整合以及信息的利用、获取与共享,共建“企业文献信息服务中心”,更好地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文献信息服务[5]。

(二)企业信息情报分析检索服务中心

在日益激烈的商业竞争中,企业想要不被行业淘汰,获得“领头羊”地位,就要及时获取客户与竞争对手的相关信息情报。而大数据的多维、立体、多样、飞速变化的特点也给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信息情报分析工作带来不小挑战。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可探索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企业紧密合作共同构建“企业信息情报分析检索服务中心”,高职院校图书馆充分利用其信息情报分析检索的资源与技术优势,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相关企业进行大数据信息情报分析、检索、利用等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情报分析与检索服务。

(三)行业、企业专业培训中心

与高职院校进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相关企业对技术技能实践需求大,亟需专业学科的图书、期刊、数字信息资源与配套相关培训。相较于本科院校图书馆,由于高职院校具有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兼备的双重属性,所以高职院校图书馆自身的专业特色使其在专业学科的图书、期刊、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与职业技能培训中经验丰富。因此,高职图书馆可面向产教融合、校区合作企业打造“行业、企业专业培训中心”,为企业提供较高层次的行业情报分析、信息咨询等社会培训服务。

(四)面向校企合作企业的阅读推广文化交流中心

高职图书馆是高职院校信息汇集共享的中心,也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精神的交流中心。自全民阅读推广工作开展以来,高职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也获得了社会各界广泛认可。为此,高职图书馆也可尝试探索构建面向校企合作企业的阅读推广文化交流中心,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相关企业开展专业技术技能书籍推荐、专业讲坛、前沿科技展、科普讲座等专业科普阅读推广活动。此外,高职图书馆也主动提升到为周边地区居民、企业进行社会服务上来,可承担辐射周边地区的文化传承与发扬的阅读推广工作,如在保证校园安全前提下,适当开放阅览室,为周边居民、企业员工提供图书借阅服务,举办培训讲座、文化讲坛,提供图书捐赠等服务[6]。

(五)师生企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服务中心

高职图书馆既然作为企业文献信息服务中心、企业信息情报分析检索服务中心、企业专业培训中心、面向校企合作企业的阅读推广文化交流中心,就应发挥自身优势;同时,作为高职院校公益性教辅服务机构,高职院校图书馆也应增强服务意识、转变服务观念,为高职院校师生与企业主动“搭桥”,探索构建“师生企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服务中心”,更好助力学院深入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猜你喜欢
产教馆藏校企
馆藏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