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蒲凌 张志宇 韩兴华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势在必行。以打造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高职院校为载体,多方力量协同构建的教育服务平台,有效激发了学生创新意识,提升了学生创新能力。
但在客观维度上,受多重因素影响,当前阶段的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仍旧存在不少问题。产教融合支持的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改革至关重要,相关类课题研究备受关注和热议。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化产教融合,这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所谓产教融合,即是指职业学校根据所设专业,通过产业与教学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形成校企一体的办学模式,改善高职院校育人质量。产教融合促进了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是新时代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路径。时至今日,产教融合已然成为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发力点,并基于国家系列政策导向与支持,相关建设也卓有成效。但受多重因素影响,产教融合与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耦合发展尚存不足,仍处于探索性阶段,有着巨大的优化改革空间。
具体而言,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合作深度不足,持续性不够,缺乏顶层设计规划,导致创新型人才培养形式单一,系列活动组织流于形式,实际收效不佳,甚至有的企业打着“实习”的名义,获得免费劳动力或赚取经费,严重扰乱了产教融合的正常发展,打击了高职学生创新参与积极性。同时,在教学项目规章中,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定位不清晰,仍然在走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老路,很多教师缺乏对知识应用的讲解,单一的教学组织方式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导致创新机制缺乏着力点。
产教融合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手段,创新型人才培养突出了产教融合的价值,两者有效交互运行机制的建设有助于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基于上述分析,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产教融合与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建设路径,以供参考。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各地区、各高校要结合实际制定深化本地本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中强调,深化产教融合是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的战略性举措。
从产教融合的角度来看,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已由制度供给上升为国家战略,其发展模式的构建涉及多个利益主体,政府、高职院校和企业等各方应通过加强沟通协调,促进资源的最优配置,促进国家战略部署的落实,进而实现高质量的人才资源输出,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基于此,地方政府应严格遵循国家系列政策文件的指导,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优势,通过系列优惠政策和学院政策,最大限度地调动相关企业参与性,并以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为切入要点,搭建好“双创教育”平台,促进校企信息对接平衡,最终集聚在产业经济发展上实现共赢。同时,为了及时了解来自高校方面的政策执行反馈,建立动态监管机制,针对性地予以调整和完善,提高其可行性、实效性,推动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提质增效。如此,唯有在三方力量的协同努力下,才能开创产教融合发展良好局面,更好地服务于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响应国家战略部署。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化,高等教育逐渐普及化,生源数量急速增长,导致其间的竞争愈演愈烈。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由此,无论从国家战略部署还是个人发展需求来看,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势在必行,要着重把握好自身内涵式建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明确工作目标,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创新创业能力,形成多层次的导学机制,为教学工作发展划定方向。
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产教融合的机制优势,通过企业了解行业市场需求动态,精准把握时代的脉搏,进一步调整创新型人才培养方向,使之始终行进在正确的道路上。在校本课程建设方面,要有机地将专业教学与创业教育关联在一起,紧密关注行业最新发展成果,确保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同时,借助企业丰富的实践案例资源,通过情景式教学、问题式教学,深化学生专业理论认知,并通过营造轻松、愉悦的环境氛围,最大限度地释放学生主观能动性,启发发散思维、创新想法,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另外,以产教融合为发力点,打造多样化的实训课程,如创新实验室、创业孵化器等,模拟真实的企业生产经营环境,提高学生的创新素养及兴趣。
完善的评价机制犹如一面铜镜,折射出了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问题,才能有针对性解决问题,实现系列工作质量的最优化。
具体而言,高职院校完善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评价机制,应当符合几项基本特性,即全面性、客观性、开放性以及发展性,通过建立科学的指标权重,有机地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实时反映教学动态过程,了解师生活动情况,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阶段的工作发展指明方向。在学生考核方面,要强调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双重指标考核,综合审查学生的素质水平表现,在尊重其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帮助其成长。
紧密跟踪各类实践项目全过程,做好学生考核记录,予以指导,避免造成学生活动中的创新思维中断,保持其积极的情绪状态。在教师考核方面,着重考察教师教学组织过程,对产教融合的体现程度,收集学生相关意见反馈,找出其薄弱点,深化教研工作,强化教师产教融合意识,精准定位他们服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职能,丰富其学识涵养,共享有效工作经验,使固有价值得到最大释放,这亦是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
同时,为了保证评价活动的客观性,真正凸显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服务地方产业经济的特色价值,应当强调政府、高职院校、企业及科研院所的协同参与,从不同维度视角切入,针对产教融合深化提出建设性意见,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实效。
产教融合与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建设势在必行,是对国家战略部署的积极响应,更是学生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一项相对庞杂的系统化实施工程,应当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原则,从保障机制、教学机制、评价机制三方面入手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运行环境,满足人才培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实现多方共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