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流向及就业分析

2020-11-23 17:00于谦
就业与保障 2020年7期
关键词:西北师范大学就业率考研

文/于谦

本文就西北师范大学哲学专业2009年本科招生以来,至2018年间往届毕业生进行了毕业流向调查,并参考各类文献,对未来的哲学专业就业形势以及哲学专业的困境进行了分析。

通过对调查数据以及问卷内容的分析,得到哲学学科自建设以来毕业生的流向和就业现状,以及趋势的变化,给面临毕业的同学提供准确的信息和数据,以便更好的选择毕业后的去向;在另一方面对于刚进校的哲学系同学提供本校哲学学科的毕业去向和就业现状,以便更好地选择对于哲学专业的继续学习或者调转。

毕业流向的调查研究能够更好的帮助大学生了解到本科四年学习后对于哲学专业前景与发展的基本认知;以及在本科四年哲学学习中,西北师范大学哲学学科在学科教育中的优势与不足,为西北师范大学哲学学科以后的建设和发展提供资料与依据,对于已就业的职业分析,得到哲学专业这一学科性质与目前这些社会工作契合度高低程度,以及哲学专业的学习适合何种特点的工作,对于实际工作有无帮助。最后,通过哲学专业职业规划尽可能的解决哲学专业本科生毕业流向问题[1]。

通过调查,可以看到西北师范大学哲学专业本科生转专业率增长很快,那么究竟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同学转专业呢?

通过访谈,得到以下几个转专业的理由:

(1)父母或个人觉得哲学本科毕业不好就业。

(2)认为在师范类大学,应当学习师范类的专业。

(3)不知道哲学到底在学什么(学不懂)。

(4)觉得高中政治讲的哲学没有吸引力,从而缺乏对哲学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一、就业现状及趋势

(一)全国现状与西北师范大学现状对比

在全国高校中的哲学专业一直有两个困境,招生难和就业难,那么现状究竟如何呢?教育部统计数据全国70余所高校开设哲学专业,近年来,全国高校哲学专业毕业学生人数平均在2000左右。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哲学专业毕业生有2034人,高考文理科比例是85%∶15%,男女比例为39%∶61%。哲学专业本科就业率连续三年在80%~85%之间,处于中等偏上的状态。而对比西北师范大学哲学系现状,毕业生人数平均每年20人,在读哲学专业的本科生不到90人,招生人数每年平均在30人左右。就2013年来说,第一批哲学专业的本科生毕业生,就业率达到79%,至2019年间,就业率一直徘徊在75%上下,在西北师范大学专业就业率排名中处于中等偏下。

教育部统计2013至2017年全国普通本科哲学专业学生人数数据显示,全国哲学专业2013年毕业2034人,招生人数2930人,在校人数9205人,预计毕业人数2104人;2014年毕业1943人,招生人数2359人,在校人数9249人,预计毕业人数2133人;2015年毕业2039人,招生人数2585人,在校人数9357人,预计毕业人数2089人;2016年毕业2046人,招生人数2866人,在校人数9911人,预计毕业人数2234人;2017年毕业2108人,招生人数2723人,在校人数9666人,预计毕业人数2302人。

(二)西北师范大学哲学专业现状

生源现状:平均每班招生30人,选择哲学专业为第一志愿的占据三分之一,调剂志愿的占三分之二。普遍英语水平较差。在进校前,大多数仅了解中学政治课本中的一点点哲学知识,基础较为薄弱。

生源结构:在调查的往届毕业生的74人中学生均来自于全国10个省。以甘肃生源为主,所占比例为74.3%。

在读现状:总体转专业率逐年增高,目前在校就读哲学本科生是2015级至2018级。在读生平均每年级人数20人。

往届毕业生流向现状:分考研与就业两类。

考研类:西北师范大学哲学专业本科生2015届毕业生12人,考取研究生7人,考研率约58.3%。2016届毕业生21人,考取研究生13人,考研率约为61.9%。2017届毕业生24人,考取研究生9人,考研率约为37.5%。2018届毕业生18人,考取研究生6人,考研率约为33.3%。2019届毕业25人,考取研究生8人,考研率为32%。2015至2019年共毕业100人,其中考取研究生43人,综合考研率为43%。

就业类:截至2018年12月,在大学毕业生中,目前在高层管理岗位上的比例为3.33%,在中层管理岗位上的比例为10%,在中层技术岗位上的比例为6.67%,在基层岗位上的比例为80%(数据来源调查问卷),均为教师、咨询、顾问、公务员。

往届毕业生就业行业/岗位及对应的职业概况。

教育行业:教师岗位也是哲学专业毕业的小众选项之一。很多家长和学生认为,非师范类专业不能从事教师职业,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在师大,有各类教师技能培训,无论师范类或非师范类均可通过教师资格考试获得教师资格证,而教师技能课,也可以通过选课学习[2]。

职业概况:教育行业有两种选项,第一可以进入学校当老师,收入比较稳定、社会认同度较高、职业前景一般,近年来,教师行业对于教师本身素质和能力要求也在不断增加;第二是可以进入教育机构进行培训服务,教育培训机构以“低投入、高产出”的特点而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培训师的薪酬随课程多少等多种因素影响而变化。以10分为准,推荐分数为7分。

咨询/顾问:以2019年应届毕业生为例,有约21.7%进入考研机构工作,做考研咨询服务。

职业概况: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国家和社会对人才能力的要求不断增加,从以前的大学毕业国家包分配,到现在的自主就业趋势,大学生毕业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而选择升学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就西北师范大学附近有关的考研机构就有数十家之多,还有专门进行法考及公考辅导的机构[3]。这些机构以知识和人才作为资源和资本,来为大学生及社会有需求人士提供咨询及培训服务。还有一类是提供高级咨询的行业,比如:高级策划、项目策划、项目管理等。以10分为准,推荐指数为6分。

公务员:近年来,公务员也是哲学专业毕业生的一大职业选择。

职业概况:工作稳定是这个行业的主要特点,且是热门职业,据公开的数据可知,在2009年至2011年间,我国录用公务员是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2012年减少2000余人,2013年增加近20000人,2014年减少1600余人,2015年又减少近1000人(数据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这个岗位的竞争压力仍然很大,且要求四个素质,政治素质、专业知识、智力素质、心理素质,一般通过考试录取、调任、聘任三种途径录用。以10分为准,推荐指数为8分。

(三)哲学专业就业前景及就业质量

调查显示,在西北师范大学往届哲学专业的毕业生中,有23.3%的学生在毕业之前找到工作,53.7%的学生在毕业一年内找到工作,20%的学生在毕业1年以后实现就业。按照10分制进行计算,我校哲学专业的应届就业率指数为7.00,与其他专业相比,应届就业率指数属于中等偏下。哲学专业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发展前景很好和比较好的比例为17%,51%的毕业生认为哲学专业发展前景为“不太好”或“很不好”。按照10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发展前景指数为5.20,与其他专业相比,发展前景指数为中等偏下[4]。

在就业质量方面,西北师范大学哲学专业2013届至2018届本科毕业生税前月收入平均为4083.3元,工作满意度为64.6%,专业相关度有76.7%相关,23.3%完全不相关。职业期待契合度为73%。

在实地访谈中发现,哲学专业转出学生选择转入专业分别有: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英语、行政管理。根据《西北师范大学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显示:2018年哲学专业就业率为77.78%,思想政治教育就业率为86.96%,历史学就业率为78.21%,英语就业率为79.26%,行政管理就业率为73.33%。

往届毕业生为了适应未来的职场发展需求,母校应该加强学生各方面能力建设,认为应当加强专业业务知识与技能的有63.33%,应当加强外语水平及创新能力的有60%,加强培养吃苦精神、团队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的有53.33%,加强职业道德培养和顺利就业能力的各有10%。

二、面临的问题

在专业的选择中可知,多数家长和学生不了解哲学专业,在学生高考结束后的专业选择阶段,这种不了解以及固有印象是导致哲学专业报选率低的主要原因。

哲学在学什么这个问题,困扰大多数的家长和新生们,很多新生甚至还没有了解哲学专业就在开学军训时提交了转专业申请,而那时,甚至还没有上过一节哲学课。

西北师大哲学专业本科学习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西方哲学史、中国伦理思想史、西方伦理思想史、中国近现代哲学、美学原理、宗教学概论、政治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伦理学原著选读、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西方早期现代哲学、德国近现代哲学、当代英美哲学、当代欧陆哲学、先秦哲学、汉唐哲学、宋明理学、哲学专业英语等[5]。

在就业方面,本科毕业生要么选择跨专业就业做一些基础的工作,要么选择做老师。对这些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分析得出:大部分的哲学毕业生只是在浑噩的状态下完成学业,来取得学士学位,被动地选择基本适应的工作。在西北师范大学哲学专业教育中,对于哲学专业同学的专业训练并不全面,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交杂太多,在教育的过程中并没有强调或区分哲学专业与思想政治专业的一些表象,因此,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很难区分专业优势和熟知课程目的,很难在过度强调意识形态的氛围中进行跨越马哲的讨论、思考和辩驳。

本科生英语水平不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分工在不断细化,也在不断的综合化,社会工作对于人才的需求更加注重能力,而这些能力既表现在对于一些工作中用到的办公能力的要求,也表现在思维能力的要求,具体是在面对较为复杂或者价值选择的时候能够理性并且合理的做出选择和规划。由于地域和经济各方面的作用,哲学专业毕业生面临的一个重要能力缺陷就是外语能力,对于继续学习哲学的同学来说,他们需要读各个西方名著,为了获取第一手的资料和阅读,外语成为至关重要的工具,甚至对于他们来说必不可少,而对于另外一大部分选择就业的同学来说,在事业单位工作和在求职过程中,外语能力限制他们找到更好的工作。

对于哲学专业的大多数学生来说,学生写作能力有待提升。学生看过较多的哲学著作,也听过老师的对于著作的讲解,但缺乏输出,没有写过自己的东西,这不是要求每个学生必须要写出一篇怎样的突破前人的著作出来,而至少是对于自己的想法与知识框架能够正确的表述,一来是对写作能力和输出能力的训练,再者是对信息和知识的归纳和整理能力的训练,而这两个能力是不论学术研究还是事业单位的工作中所必须的。

学生本身自制力欠缺,对于大学生这个群体来说,脱离了高考的高压和父母的监督以及生活压力的释放,进入大学,对于学习和就业没有过认真的思考,大多数同学大一忙于各种无益于提高自身能力的琐事和对于学习的盲目,没有明确的目标,只是知道这是大学,而对于大学究竟要学什么,对于几年后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都没有想过,这样浑浑噩噩过了大一大二,在这些大把的时间里浪费掉了时间与精力,大学生们迫切的需要对大学和自己未来的就业指导,指出作为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因此职业规划课不仅仅是对于师范类的专业是必要的,对于哲学这个看似与世俗不太联系的专业来说更是必要的。原因如下:哲学专业除了做研究和担任教师类职业,在当下社会与之关系较为紧密也就是契合的职业少之又少,面临就业难的问题突出,这就更加需要哲学专业的同学在选择和学习这门专业时做好自己未来职业的规划。

三、对策或建议

(一)对家长、学生的建议

1.先了解,后选择

哲学专业并非想象中那么不好就业,多数同学选择转入的专业就业率与哲学专业就业率在伯仲之间,哲学专业是一门对专业知识要求极高的学科,而本科阶段基础的学习达不到社会当中对口哲学专业的职业要求,比如大学教师及从事哲学研究,所以建议选择哲学专业学习时应当考虑考研。

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根据调查显示,文科学科本科生就业中,能够获得与专业相关的岗位比例不高,企业、社会更注重文凭与实际个人能力,对学历要求也越高,哲学专业每年全国毕业人数平均2000人,考研压力更小、成绩要求更低、发展前景更远、选择方向更多,从而拥有更大优势。

家长应当充分了解学生所学专业就业质量、就业前景等,提出合理建议,而非想当然地对孩子专业进行判断。在学生挑选院校及专业时充分尊重学生意见,不应当强制学生选择院校及专业。

2.先体验,再抉择

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时,不建议因为不是第一专业而参加第一次转专业,建议在大一时进行一年的学习,深入了解专业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是否能够学得好而进行二次判断,再决定转与不转。

学生在高校学习时,应尽早确定未来就业或者考研规划,可以向老师咨询并充分了解就业及考研现状。

(二)对学院、学校的建议

1.招生方面

在录取通知书的邮寄中可以附带一些哲学材料,使得新生对哲学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在录取通知书的邮寄中可以附带老师精心准备的微课,提升新生的兴趣,减少一次转专业率。

在录取通知书的邮寄中可以附带往届考研名单,突出哲学专业的考研率,并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凸显本专业的教育质量。

在录取通知书的邮寄中可以附带往届就业率,向家长和学生表明本专业就业率不低。

在录取通知书的邮寄中可以附带教师简介,凸显本专业优秀的师资力量。

由于本专业录取本省生源率较高,可以举行专业暑期夏令营,让社会、家长及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哲学专业,并彰显本专业实力。

2.本科生培养方面

加强外语阅读能力增设哲学专业英语课程和双语教学课程,提高学生英语水平。

加强专业素养培养,凸显本专业核心竞争力,在口才、专业思维与写作能力上加大专业训练。

职业规划可及早开设,做好每个同学的职业规划。

在大一时增加中国哲学及西方哲学导引课,加强课程设置,增加学生兴趣度。

对各高校考研现状进行讲解,使学生对哲学考研现状进行了解以及提早进行考研准备。

猜你喜欢
西北师范大学就业率考研
西北师范大学作品
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工作十二年后,我才去考研
本科新闻专业在京就业率较低
数据
就业率公布有高也应有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