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刘克方
5G 时代的网络社会,将带来更广泛的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连接,激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潜力,开启一个万物智能互联的新时代,如今,一个全新的智能社会将出现在大家面前,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都将发生改变。5G 技术在深刻改革社会的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和挑战,针对5G 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遇到的新变化、新问题,深入思考,认真研究,探索如何利用5G 技术转变教育观念、变革教育方法、更新教育内容、拓展教育途径、创新教育模式,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议题。
5G 能支持更快速的信号响应、更高效的信息传输、以及海量的终端接入;5G 激活超高清视频直播和VR/AR,可以丰富媒体内容的呈现形式,提供浸入式体验,增强实效性和生动性,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技术基础和时代机遇。
我国高校因发展水平不同,存在着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等问题。依托5G 网络的低延时、高宽带特性,“5G+全息课堂” 的实现变得可能。“5G+ 全息课堂” 可以将授课者以3D 呈现形式出现在不同的地方,能有效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使得优质教育资源缺乏的高校也可以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互通互用。随着全息课堂的普及,我国诸多名校如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等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通过“5G全息投影课堂” 免费推向全国各高校,从而模糊了沟通和交流的边界,打破了地理和时空的限制,让无数渴望好老师、好课堂的大学生,感受名师风采、享受优质课堂,以此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普惠化,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5G 时代万物互联和终端下沉,每个人都成为信息源,为大数据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源头,激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发挥出更大的潜能。万物智联时代,大学生的言行举止和一切网络行为留下的数据被智能终端设备和云存储等技术记录下来,然后将这些大学生的海量数据经过一系列技术处理,使得大学生的思想、言行数据变成数据编码[1]。通过解析这些数据编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深入地掌握大学生的思想情况,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打下了坚实的现实依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每位大学生的思想情况,制定出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抽象性决定了教学过程中大学生接受知识的抽象性,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带来一定的难度。5G时代的网络特性为短视频发展奠定了宽带基础,以理论结合短视频的教学模式对教学内容进行可视化处理[2]。短视频具有直观的特点,获取信息便捷高效,符合年轻人媒介使用习惯。高校教师可借助5G 技术的高效传播优势,运用超高清VR 视频,并以多视频实时拼接技术制作全景VR 视频进行教育,再辅之以理论升华,将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随着5G 时代的发展,5G 网络的影响不断扩大,随之舆情爆发极速化、信息泄露风险增加、视频自媒体加速爆发、信息监控难度加大等问题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5G 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空前时代机遇和广阔发展前景的同时,也给当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未知的困难与严峻的挑战。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下,教师是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占据主体地位,而学生是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从属于主体,是教育的客体。教师因其对教育资源占有的垄断地位,在教育方法上进行单向灌输。在5G 时代,5G 网络的放大特性使得教育资源具有开放互动的特点,善于运用新技术的大学生更容易在网络上获取教育资源,教师失去了教育活动的中心地位。部分教师囿于成规,不善改变和接受新技术,从而失去宣传、解释、教育等优先和主体地位,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利用一定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使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符合社会要求的一种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者为达到教育目的,会努力过滤和回避不符合教育要求的内容,努力使受教育者接受他们认可的内容[3]。但5G 时代的网络具有放大特性,舆论生态将发生重大改变,呈现信息具有视频化、移动化、海量化、全息化等特点,虚假信息的传播成本更低,舆情爆发容易极速化,使得大学生的网络舆情引导难度加大。作为受教育者的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接受各类信息,思想政治教育者对于信息的内容和来源管控难度大,其中一些不实和低俗的网络信息会不可避免地会对大学生的思想造成影响,与主流意识形态相悖的网络信息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不断冲击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方向性,使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持续加大。
伴随5G 时代的到来,5G 技术日益融入大众生活。部分教师因媒体技术水平差、媒介素养意识淡薄,缺乏对新生事物的敏感性和适应性,拘泥传统,重视自身理论水平的提升,忽视媒介素养的培养和5G 技术的掌握,习惯用传统的教育形式开展教育活动,不善于将5G 技术运用在教育活动中。而大学生逐渐过渡到以“00 后” 为主体,具有“网络原住民” 特征的“00 后” 大学生,对5G 技术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适应性,5G 智能终端设备亦符合其媒介使用习惯,很快成为他们接收和传播信息的渠道和手段。媒介素养不高、5G技术运用不熟练的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信息优势不复存在,教育形式传统陈旧,教育内容枯燥无味缺乏吸引力,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效果。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5G 时代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其模式僵化、缺乏互动、素材枯燥、教育效果不理想。因此,要运用5G 技术打造远程全息直播互动课堂、VR/AR 教学、大数据教育教学效果评测等重要场景切入思想政治教育,打造出无空间差、无时间差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验。此外,还应建立家校合作的教育模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推进,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的合力,相辅相成。最后,把握大学生的网络使用特点,关注主流媒体的变化,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呈现形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运用“5G+ 虚拟现实+ 短视频”“5G+人工智能+ 短视频” 等5G 时代新型技术平台,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和效果。
5G 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提高5G 网络的认识水平和5G 技术的运用水平。首先,思政课教师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思政课应与时俱进,转变旧有教学理念。教学理念陈旧的教师,要与具有现代教学理念的教师进行交流,取长补短,正确认识5G 技术给大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工作带来的影响,既不排斥,也不依赖,利用5G 技术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其次,提高辅导员的5G 技术运用水平。高校应组织辅导员队伍进行5G 技术运用水平培训,对5G 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的重要性有充分认识,并将其运用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
大学生网络素养水平的提高,对于5G 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助推作用。首先,政府加强网络监管和完善顶层设计。5G 时代政府要加强对网络法律法规的完善,建立覆盖视频和各类终端的全息舆情监测体系,创新新闻发布形式,增强新闻发布的“场景意识”,及时过滤反动、虚假、错误、有害的网络信息;其次,高校加强对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高校建立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课程体系,加强网络素养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对不良信息的分辨力和抵抗力;最后,注重网络媒体平台的建设与治理。媒体是各类舆论信息传播的主阵地,是大学生获取各类信息的主要途径,媒体平台应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约束自身,严格防止不实信息传播,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形成先进文化的传播基地。
总之,在5G 时代背景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重视5G 网络技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不断增加5G 技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开发和应用,使之成为大学生易于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使思想政治教育从2D 迈向3D,从静态升级为动态,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方法的创新,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人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