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践研究
——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

2020-11-23 05:31李红艳赵文艳李睿仙
就业与保障 2020年17期
关键词:技工产教校企

文/ 李红艳 赵文艳 李睿仙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在我国现阶段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1]。推动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已经成为技工院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通过认真分析校企合作现状,对基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剖析归纳,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围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开展了有效策略的实践研究,为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推进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了有效途径[2]。

一、技工院校校企合作现状

目前大部分技工院校都认识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是学校发展的命脉之门。但实际校企合作普遍存在热情不高、参与不深、落实不力等问题,大部分停留在顶岗实习的层面上,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校企双方目标不同

长期以来,校企合作普遍存在“一头热” 现象,缺乏必要的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校企两个主体在校企合作中的目标是不同的。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参与技工院校职业教育的主要动因是经济效益,而技工院校则把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作为目标,注重的是社会效益。由此可见,校企合作不仅要拓展企业的教育职能,还要拓展技工院校的经济职能,两者目标一致,才能互惠互利,相互促进。

(二)校企合作平台不健全

由于信息平台建设滞后,校企合作双方会出现交流不及时的现象。另外,信息平台资源库不足会阻碍学校和企业之间信息共享,教师不能准确把握企业需求,从而不能精准定位学生学习需求;还会使得企业不熟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深度参与课程开发与人才培养。因此,校企合作迫切需要搭建双方合作交流平台。

(三)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强

专业教师课时量较大,没有时间和精力参与企业岗位的挂职锻炼,导致实践教学经验不足,无法将新工艺、新技术、新标准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

(四)专业知识无法及时更新

部分技工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落伍,教师教授的专业知识比较陈旧;通识课程学时偏多,专业课程学时被压缩,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不高,严重影响人才培养的目标的达成,难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二、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常见的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00 后” 逐步进入劳动力市场,企业发展方式转变和技工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要求非常迫切。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与企业需求匹配度不高等问题正阻碍着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并且呈现日益突出的态势。为此,我们对目前常见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进行了调查研究,并进行了归纳总结,常见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有以下三种。

(一)企业订单模式

企业订单模式是指企业和学校事先达成协议,由企业提供用人计划,学校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招生计划。家长、学校和企业签订三方协议,在签订协议时即选定就业方向和未来工作企业,做到有的放矢。在这种培养模式中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和授课计划。课程的教学与考核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参与,学生成绩合格后方可上岗就业[3]。

(二)工学交替模式

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企业和学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授课计划。在“工学交替模式” 中,学生的学习分成两部分:一是在学校学习理论及专业基础知识;二是在企业以“边工作边实践” 的方式学习专业实践课程内容。该模式中的人才培养过程由学校、企业轮流交替实施,学生的课程考核成绩分成学校成绩与工作业绩两部分组成。

(三)顶岗实习模式

顶岗实习模式是指学生在学校进行理论课学习2 年半,最后半年到企业进行岗前锻炼,锻炼岗位可以是学校指派也可以是学生自己联系,但必须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相关企业。企业根据自身发展情况每年和学校签订培养计划。顶岗实习模式注重实用技术,学生实习时间前移,省去半年的见习时间,毕业后可以直接在实习单位就业,也可以到其他单位就业。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参与实习管理,产教融合。

三、技工院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具体实践路径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国家系列政策的扶持下,采取了集团化办学,建立专业建设委员会、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搭建“互联网+” 教育平台并且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构建多重教学方式等举措推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下面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对技工院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进行的实践与研究进行简要说明。

(一)牵头集团化办学,实现多方合作育人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首批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建立完善了“联合招生、联合培养、多方评价的双主体育人” 机制。学院牵头组建的河北省曹妃甸工业职教集团,被新华网报道誉为“唐山模式”。该集团内包括国内大型企业60 余家,还包括美国、爱尔兰等多国教育机构。集团化办学不仅促进了企业技术技能的积累与创新,还提高了技工院校输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4]。

(二)组建专业建设委员会,规范校企合作管理

聘请本专业领域的校内外专家组建专业建设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有:一是负责确定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毕业要求;二是审定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审查核心课程教学标准;三是审定专业发展建设规划,指导专业建设计划编制。通过不断完善专业建设委员会功能,使校企合作运行管理规范化,逐步形成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

(三)共享校企师资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产教学融合机制模式下,打造专兼聘结合,双师双能素质教学团队。学校的专业教师通过在企业挂职的方式,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教师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校企联合申报重大科研项目,共同攻关尖端技术,促进相关产业的创新发展,满足校企的实际需求,实现人才的流动、管理的融合。

(四)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促进产教深化融合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形成并完善校企合作相关制度。校企合作共建互联网实验室、物联网实验室、服务器配置与管理工作室,承接本地区的服务器配置与管理业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优先向合作企业开放实训室、组织召开专场招聘会、提供技术培训、共享教学资源库,实现了校企共赢。

(五)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助力学生成才成长

我们从专业调研入手,分析信息技术服务岗位,通过召开专业建设委员会,与企业专家座谈,了解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和本专业毕业生适应的岗位群。

校企双方积极认真地研讨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合理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施“3+2+N”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中的“3”代表三个课堂,具体指的是“智慧教室+ 模拟公司+ 网络教学平台”;该模式中的“2” 代表“强化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强化专业技能实训”两个强化培养;“N”代表多家合作企业深度参与教学。“3+2+N” 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水平与职业能力,使其完成由学生到“员工” 的转变。

(六)重构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人才知识结构

根据企业需求确定岗位职业能力,归纳学生应具有的基本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分析职业核心能力所对应的工作任务,对接企业新标准,重构专业课程体系,把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新知识、新技能融入课程内容。围绕工作任务构建课程体系,开展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实施项目化教学,形成校企合作,双育人为主体的专业课程体系。以国家职业技能“1+X 证书” 为标准,引入WEB 前端开发工程师认证体系,实现“课证融通”。专业课程的设置以岗位要求为方向,紧密结合市场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吸收计算机应用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结合地方和区域经济的特点,使设计实践教学始终与市场同步,做到教学与岗位之间的零距离对接。

(七)构建多重混合教学方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校内教师与企业导师联手构建多重混合教学方式,持续推进教材与教法的改革,将基础技术理论讲解与工程项目应用案例分析混合,强化理论与应用结合;将校内理实一体实训与职场工程项目实战混合,促进学生提高技术实践应用能力;将线上与线下教学混合,实现个性、选择、互补学习。将考核方式多种混合,如利用网上考核式,闭卷与开卷结合式,定时定场地完成项目式,开放时间、场所、题目的答辩式,或采取上述方式的组合等,体现了对课程目标的个性化与针对性的考核。

四、结语

服务企业人才需求是技工院校教育发展的终极目标,培养高技能技术人才是技工院校教育的主要任务。将技工院校发展机制与企业发展机制紧密结合,充分利用院校与企业资源,兼顾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围绕企业的主体地位,探索校企合作科学的内在机制,拓展企业的教育职能和技工院校的经济职能,达到校企双方信息共享、节约人才培养成本的“双赢” 合作模式。

猜你喜欢
技工产教校企
从技工到英雄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拓展技工教育发展空间
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