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平 潘月琴
昆山高新区立足“智慧高新”,依托传承红色基因的高新区党校为主阵地,创设“红根工作室”,通过培育特色课程和独特品牌,构筑基层党员教育精神家园,激励广大党务工作者和党员干部恪尽职守、创先争优。
为进一步激励高新区广大党务工作者、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勤勉为民、廉洁奉公、尽职敬业、争先率先、乐于奉献,昆山高新区党员教育依托传承红色基因的高新区党校为主阵地,积极探索,创设“红根工作室”,形成前后成线、上下为经、左右为纬、纵横成网的教育格局,构筑党员精神家园。
“红根工作室”以“红学院”为主要载体,统筹“红色”资源,培育特色课程和独特品牌,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守纪律、讲规矩、重廉洁、有担当,精心打造“加油站”。“红根工作室”有合理规范的场所设施,规范的教学方案和特色主题,图文并茂的教学资料和完备的教学服务方案、应急预案。实地、实景、实情的现场体验,真人、真事、真情的互动研讨,为党员带来思想震撼和灵魂洗礼。注重“成果”转化,构建课程体系。一是汇编近十年的论文成册,按时间和内容分类,论文集汇总了高新区党员教育的工作方法和智慧,对区党员教育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二是合并近年来的科研品牌和争先创优项目成集,形成了新理论、新观点和新突破。“三色堇联盟”“四轮驱动”“三微课堂”等项目,都是来自“红根工作室”教师和科研人员实践和思考的结果,对基层党员教育工作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弘扬“家国”文化,编撰系列读本。一是汇编党性教育系列读本和课件,传承红色基因。汇编的《不忘初心》,成为高新区党员日常学习的基本读物。二是探究地方文化渊源,弘扬优秀传统,编撰《尚法西塘》《玉山记忆》《智慧教育》等系列读本,《亭林先生的廉治观》《昆韵国曲》等专题读本。三是拓编的《高新故事荟》,展现高新区不懈奋斗的拼搏精神和敢闯敢做敢创新的热血尖兵精神,并以此再延续《高新故事荟》系列读本,构筑“高新人”的精神家园。
高新区“红根工作室”把主题教育与主题活动、理论教育与现场教学、主题教育与竞赛座谈有效融合。融专题式、现场式、体验式和互动式教学于一体,为党员教育品牌注入了新活力。依托“红学院”,探索“党建+”模式。“红学院”提供的专业且广博的党建知识,是基层党支部书记、党务工作者、党员干部的“充电站”。责任、落实、创新是新时期党员干部的鲜明特质,每个党员干部有责任、有义务不断地去丰富、践行,始终把百姓放第一位,让群众与党员成为“一家人”。打造“党建+”工作品牌,打通社会治理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营造党员干部健康成长的空间。实施多元“串联”,力求“新、精、活、实、趣”。“红根工作室”把主题教育与主题活动、理论教育与现场教学、主题教育与竞赛座谈有效串联。“新”,紧扣新理念、新思想、新手段、新构思;“精”,通过研讨磨课、集中备课等力求出精品;“活”,注重讲课灵活、题材和教育手段用活,互动式、探讨式、情景式、案例式等交互结合;“实”,内容充实、目标落实、主题做实;“趣”,从内容到形式讲究针对性、深刻性、生动性。“题”内“题”外的串联,变枯燥的说教为生动形象的展示,激发了党员群众学习的积极性。丰富“乐学”驿站,拓宽党员干部学习广度。一是围绕主题设计专题“菜单”,举办知识讲座,开展公益活动,培养党员干部的良好行为习惯。二是推进学习平台数字化,依托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传播科学知识,促进良性互动,为党员干部群众提供了更加开放、平等、共享的学习平台。三是开展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社科讲座等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打造“十分钟学习资源服务圈”。
“红根工作室”发挥导向引领、凝心聚力的作用,探讨新时代党员教育发展路径,让普通党员唱主角,丰富党员教育品牌新内涵。“青蓝工程”激活党员教育内在动力。基层理论宣讲员肩负着把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传递给基层干部群众,化解基层干部群众思想疑虑、理论困惑的重任,高新区党校注重基层理论宣讲员的培养,全方位培养党性修养高、教学经验丰富、管理水平强的讲师团。通过构建“青蓝工程”、推行“导师制”、打造“学习共同体”,促进讲师团成员健康成长。“三单模式”精准服务基层党员。“三单模式”即基层党员出“订单”,讲师团拟“菜单”,高新区党校统筹“买单”。根据不同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特点提出党课需求,“红根工作室”组织讲师团统筹类型丰富的党课,变高大上的理论说教为平易近人的互动式学习,让党的“红色理论”真正“落地生花”。“三大课堂”筑牢党员思想根基。“红根”大讲堂,“动”与“静”组合。“静”的是高新区党校有固定的“红根讲堂”多媒体教室,“动”的是讲师团,讲师团在哪里,哪里就是流动的“红根讲堂”。“三微”云课堂,“课”内“课”外并联。“三微课堂”,即微信、微课程和微电影课堂,通过构建党员“自”学新平台,开辟党员“乐”学新蹊径,提升党员“博”学新实效,探索党员“微”学新模式,开拓党员“善”学新境界,自由交流开启“微”学模式,丰富党员干部信息感知的渠道,激活教育全媒体传播的能量。“实景”红课堂,理论与实践结合。挖掘高新区红色资源,以丰富的红色资源为依托,以实物、实景、实例、实事为载体,充分挖掘顾炎武思想、朱柏庐治家格言等红色资源,搭建党性教育大课堂,以“学习新思想”为主线的玉湖实践基地、以“对标、贯标、达标”工程的“红学院”,不断加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开拓基层“实景”基地,南星渎办事处的“红客堂”,将党员教育实景阵地延伸到宅基一线;大众村的“一脉相承”田间大课堂,将农村党员教育呈现在田间大课堂上,成为党员教育的活水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