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凡峰
围绕善治,夯实基层基础。在“三长两员”网格服务基础上,要求152 名网格员把81 个网格内人事地物情全掌握作为工作目标,将家家到、家家访纳入管理考核。聚焦居民最急最盼最怨问题,构建“小事不出村社、大事不出街道”的工作格局。采用差别化考核,增加对社会治理权重分值,严格督促检查、评价奖惩制度,用目标导向倒逼执行力持续提升。
践行法治,做优公共服务。全面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制度,提升街道各级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能力。大力推进法治宣传,营造法治氛围。充分发挥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作用,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畅通群众法治利益诉求渠道,引导群众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解决难题。将人民调解与社会治理网格化建设相结合,构建街道、村社区、小组三级调解网格。
倡导德治,强化文化支撑。进一步深化“红家文化、润心奋进”书记项目建设,在现有红色广场、红色长廊的基础上,推动红色展陈场所升级,增强现场感,提升传播力。常态化开展百姓大舞台巡演,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党的声音,传播红色文化。继续开展“立家规、树家风、传家训”等活动,释放优秀乡土文化正效应,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常态化开展“文明户”“最美家庭”等评选,不断促进家庭和睦、邻里友善、乡村文明。
突出智治,破解共享难题。开发建设智慧华阳治理平台,深化网格网络融合。推进街道基础信息库建设,实时对接条线部门系统,搭建跨部门信息互联“高速路”。并依托手机终端实行动态管理,实现深度融合和共享,推动数据新起来、跑起来、活起来。构建信息采集、综合研判、网上交办、结果反馈的工作机制,对发现的隐患问题,能现场解决的必须现场解决,确保矛盾隐患化解在早、化解在小。
立足自治,引导群众参与。利用好由网格员、居民代表组成的乡亲茶馆、居民议事会等议事载体,畅通沟通渠道,常态化开展议事活动。推动办理事项群众评议制度,把群众评议结果与网格员、网格长绩效考核挂钩。探索建立物业规范管理机制,逐步形成政府引导、行业自律、业主自治相结合的综合管理格局。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围绕“华彩飞扬”志愿服务品牌,推行“爱心小铺”志愿服务模式,引导群众共建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