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康保障理念下的社区环境治理—以青岛市郑州路社区为例

2020-11-22 23:21崔文璇
就业与保障 2020年3期
关键词:厨余青岛市环境治理

文/崔文璇

一、全民健康保障理念下提高城市社区环境治理标准

全民健康保障理念是一种围绕着每一个人衣食住行的理念,是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的新理念,主要强调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要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同时,党的十九大报告还特别提出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建设、环境执法力度”等重要内容,这些具体的要求将为全民健康保驾护航。

社区公共环境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反映出一个城市的公共服务能力水平。因此,必须提高社区环境的卫生治理标准。

目前,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十一项标准中有八项涉及社区公共环境治理的相关内容,而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九项标准中,第一项就直接指向了优化社区公共环境,如保证楼道内无乱涂乱画、卫生干净整洁、定期收集生活垃圾等内容。站在社区居民角度来讲,随着全民健康保障理念的普及,居民对社区环境保护、社区绿化的需求呼声越来越高。由于社区居民对社区公共环境需求存在差异性,对社区环境治理项目提出了更加精细的要求,也促使社区环境治理标准的提高[1]。

二、青岛市社区环境治理产生的背景

据统计,在全国的688座大中型城市中,已有三分之二陷入垃圾包围中,每年因环境污染而造成的资源损失价值在250亿~300亿元[1]。2018年,200个大、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21147.3万吨[2],其中青岛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为363.6 万吨[3]。

目前,我国对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填埋、焚烧和其他方式(后端分选、混合堆肥),但上述方式易造成二次污染严重、耗费大量资源、处理费用高、难以资源化处理、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国家出台政策推进垃圾分类政策的实施。在2017年3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底,基本建立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构建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在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需达到35%以上。

青岛市自2020年1月6日起正式施行《青岛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置、监督管理和社会参与、法律责任和附则等内容,明确了垃圾分类工作的责任主体和具体内容。

自此,青岛市垃圾分类的推行从鼓励性、示范性、政府职责、外压性的特征转变为强制性、普遍性、统筹联动和内生性的特征,强调垃圾产生者的法定责任,形成城乡全面覆盖、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局面。但从实际运行情况看,在社区端,垃圾分类只是在社区中堆放了垃圾分类桶,进行了垃圾分类宣传。生活垃圾分类共有以下几种,如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等等。可回收垃圾,如纸箱、塑料、玻璃等大部分可以由市场通过企业回收,进入再生资源系统循环利用;有害垃圾运往工业危险废物处置场进行无害化处理。

社区环境治理中最大问题是厨余垃圾的处理。厨余垃圾占生活垃圾总量的60%~70%,混合垃圾中的厨余垃圾会产生大量渗滤液,以1公里/年的速度向周边扩散,严重污染土地。分类不充分的厨余垃圾水分含量较高、平均热值低,焚烧后会产生致畸致癌的有害物质二噁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

若想促进垃圾源头减量,需要转变治理思路,治理重心应从末端治理转向前端减量,从源头开始推进居民生活垃圾的分类减量,并落实到每个家庭和社区。青岛市郑州路社区积极响应垃圾分类相关政策,在社区内通过引入社会组织,发挥其在宣传、动员、组织、实施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厨余垃圾的分类减量,将垃圾分类政策落地,实现余垃圾的社区自我循环和资源化利用。

三、城市社区公共环境问题治理

(一)社区基本情况

青岛市郑州路社区为城市社区,包含物业小区、企业老旧楼院、旧村待拆迁平房和工业园区的复杂老旧社区。辖区面积0.89平方公里,总户数3076户,居民9845人,党员422人。由于地处老工业园区和正在拆迁的城中村边缘,社区结构复杂,面临着环境脏乱、公共绿地乱搭乱建、垃圾混放等治理难题。

(二)过程概述

郑州路社区“两委”引进了青岛市你我创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策划的“共建社区花园”项目,充分发挥了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盘活社区资源,引导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到社区环境治理工作中,共同建设社区花园。

在社区内,根据垃圾种类设置了不同的回收设施,除了居民生活区必须配备的厨余垃圾桶、其他垃圾桶以及智能设备“小黄狗”外,还充分发挥多元主体共建共享的厨余垃圾堆肥设备——“菜果果”收集箱。实行撤桶并点,将厨余垃圾中的菜叶、果皮、果核等在每天规定的时间内切碎放入收集箱,利用社区现有绿地进行好氧堆肥,发酵产生的有机肥为后期社区花园的建设提供了天然肥料。“菜果果”收集箱推进社区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实现社区资源内循环[2]。与此同时,社区还开展了“酵素制作”“废油变环保皂”“小手拉大手”等一系列环保活动,并在此过程中培育了多个社区自组织,大大提高社区居民、共建单位参与社区环境治理工作的积极性,形成了具有本社区特色的环境治理模式。

(三)多元主体参与,改善社区环境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1.社区党委要起核心作用

在推进社区环境治理工作的过程中,社区党委运用其强大的组织能力链接资源、构建社区联动网络,充分发挥了党建引领、统筹协调的重要作用。青岛市郑州路社区党委在垃圾分类正式推行前建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从社区党员、楼组长等骨干力量开始宣传垃圾分类减量的相关知识,联系社会服务机构开展会议进行讨论,探讨在党建引领下如何开展适用于本社区的环境治理工作。社区党委还将垃圾分类的理念宣传至社区各个主体,并将其转换为脚踏实地的行动。社区党员在厨余堆肥、酵素制作、环保手工皂制作等绿色环保活动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发动邻里共同参与,同时联动周边学校共同开展保护社区环境卫生的相关活动。

党委作为社区的核心力量,通过搭建社区联动平台引导居民、自组织、共建单位等多元主体积极参与道社区环境治理活动中,有效盘活社区资源,增强对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社区居民、志愿者要积极参与

居民作为社区环境治理的重要主体和内生力量,是垃圾分类的直接参与者和践行者。垃圾分类的目的是为社区居民创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

当社区居民在垃圾分类中有收获时,他们的参与意愿会大幅度增加。

志愿者队伍、社区自组织的成员大多属于本社区居民,他们自愿为社区提供公益性、无偿性的服务[3]。这些队伍在初期由党员、积极分子等骨干力量组成,随着社区环境治理工作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开始接纳并愿意参与其中,队伍不断壮大,环境治理的成效随之凸显,这也是社区动员成果的重要体现。

社区居民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围绕垃圾分类环境保护这一主题自发组建了五支志愿者队伍:“堆肥收集管理队”“银发护花队”“能工巧匠队”“绿主妇队”和“炫绿少年队”,成员们覆盖了老、中、青、幼等多个年龄层。“堆肥收集管理队”由社区党员自发组成,每天定点收集家庭堆肥;“银发护花队”志愿者由爱好种植的老年人组成,他们自愿提供社区花园苗木和堆肥箱设置和管理;“能工巧匠队”是由社区公益岗男性志愿者组成,承担社区花园维护、社区堆肥箱翻肥管理的职责;“绿主妇队”由社区居民中的妈妈们组成,在环保酵素、环保制皂、参与式花园规划等活动中担当重要角色;“炫绿少年队”由小学生志愿者组成,是“菜果果”堆肥等社区宣传活动的主力。各个队伍在社区中承担相应的责任、发挥自己的能量,共同为垃圾分类而努力,是共同治理社区环境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志愿者队伍是一种非正式的社会力量,社区居民可以自愿加入志愿者的队伍中,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培养出新的社区管理组织,为社区的环境治理工作补充了后备力量。

3.共建单位是重要补充力量

加强共建单位与社区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凝聚社会资源和专业力量,能够为社区环境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郑州路社区引进了第三方社会工作机构,为社区量身定制了一套“社区花园”的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方案,把居民等多方主体纳入社区环境管理中。社区与辖区内小学建立链接,开展师生认领花园、小小志愿者、社区花园生态课堂、小手拉大手等系列活动,推动垃圾分类、社区环境治理工作的进一步延伸[4]。

青岛市城乡规划学会、市北区环保局以及多个驻街区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纳入垃圾分类工作实施主体,为社区环境治理提供了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共建单位作为社区治理不可缺少的主体,为社区注入更多资源和活力。促进社会力量与社区力量共同发力,鼓励各方联动共同参与社区建设,共建共治共享实现社区环境的综合治理。

(四)实施效果

截至2019年底,郑州路社区已经建成1处社区花园博物馆、1个阳光育苗站、4个厨余堆肥点、2个社区花园、200多个家庭带头、500户家庭参与的社区环境治理规模。同时,该社区垃圾分类的成功实践增强了社会各界对社区环境治理工作的关注,吸引多个兄弟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参观学习,为垃圾分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社区善治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郑州路社区“社区花园”项目,减少了厨余垃圾量,调动了社区居民社区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多元主体协作联动,增强了社区凝聚力。项目本身还起到了社区教育的作用,链接了社会资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四、结语

郑州路社区以共建、共享、共治社区花园为载体,成功建立了多元主体联动机制,整合碎片化的资源,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环境治理工作。第三方社会工作机构作为社区建设的“最佳拍档”,在社区环境治理和专业化的城市环境治理之间搭建起桥梁。全民健康保障理念下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的视角、价值体系、资源和技术为社区环境治理工作提供高效的服务,促使垃圾分类政策以更加专业化兼具“本土化”的方式得以落实。在未来实践中,应注重建立合理有效的监督机制,明晰责任分工,推动社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厨余青岛市环境治理
厨房里的芽芽
厨余垃圾特性及预分选处理技术
厨余垃圾变废为宝 有机肥市场方兴未艾
联合国环境治理体制
数字传声:环境治理变中向好
关于青岛市地下城市空间开发的思考
不同厨余垃圾发酵效果比较
青岛市市立醫院(集团)
坚决打好环境治理攻坚战持久战
青岛市关工委采取多种形式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