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思政课程教师的职业现状及压力因素探析

2020-11-22 23:21雷建平
就业与保障 2020年3期
关键词:思政职业思想

文/雷建平

思政教育是我国中华民族优良文化的传承。由于时代发展过快,科技不断创新,大学生不得不加快步伐适应多元化社会。为提高学生在多元化社会的明辨是非能力,我国思政教育不断地进行改革,思政教育的整体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教育主体是教师,教师需要根据时代变化不断更改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做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工作。正确的教育引导来源于本身思想的改变,多数高校大学生经过多年的思想教育,初步形成对社会的认知,具备了一定的探索能力。不同发展形势下学生的思想认识是不同的,直接导致了思政教师职业的倦怠状态[1]。

一、思政课程教师现状的研究

(一)思政教师的责任

教师的主要职责是竭尽全力做好自己的岗位职责,为祖国培育接班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不同的职业都有自己的岗位职责,只有人人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才能维系整个社会的存在。对于思政教师的要求是:必须有高强度的政治意识、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政治方向上与党的方针保持一致。

(二)思政教师的职业现状

据调查显示,82%的思政教师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30%的思政教师处于消极职业怠倦状态。从整体情况看来,思政教师具有较强职业能力,能够满足高校大学生思想引导与教学需要。有活力的科学教堂能够带动高校学生的积极性。我国在思想教育方面处于不断更新的阶段,从传统的“课本式”课堂教学理念逐渐转变为“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教学理念,提高了学生的热情。与此同时,由于教学长期以来没有科研基础的课程,导致教师科研基础不扎实,只能通过有限路径不断摸索,长期的摸索导致教师形成巨大的工作压力。由于无法有效排解巨大的工作压力,致使其心理上产生负担,一定程度地影响教学质量[2]。

目前,我国实行“无编式”教师招聘,无编式指的是教师到学校工作靠业绩来赚钱,若工作无法得到认可,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以此来提高教师的责任意识。由于这种责任意识来源于对价值的追求,在工作与生活的压力的迫使下,思政教师超负荷工作,身心受到了严重的损害,对工作出现了倦怠。

二、压力因素分析

教师职业压力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分别是社会、学校与个人。在社会上教师属于中等收入群体,甚至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在收入方面无法产生满足感;高校学生经过多年的思想教育,形成了初步思想,改变这种思想较为困难,高校管理起到决定性作用;思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扮演多重角色,各种角色之间相互冲突导致心理产生矛盾,加上教师对自身业绩要求过高,容易产生挫败感,形成个人压力。

高校思政教师的压力与中小学思政教师差别较大,这是由于高校思政课程逐渐偏向于科研教育,科研教育知识的不足,导致教师在生活中出现睡眠不足、心理焦虑等不良现象;教学死板导致学生的热情度不高,对教学产生厌恶情绪,缺乏探索性精神;收入不高导致生活无法得到保障,部分思政教师对自身职业出现抵触情绪;不完善的思政教育体系增加教师心理负担,使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发挥出教育性作用。

三、结束语

我国高校的思政教师随着社会形势发展而发生变化,不断改革完善的思政教育体系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责任压力增加的同时,思政教师应提高自身的素质,形成高度的责任意识,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思政教师压力的产生离不开社会结构的不断改变。社会与高校应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帮助他们尽早摆脱职业倦怠带来的困扰,为他们提供更高更广阔的平台。

猜你喜欢
思政职业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职业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