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菲华作家黄一泓《点到为止》中的“点到为止”

2020-11-22 14:28郑瑶依
名家名作 2020年10期
关键词:川端康成美学散文

郑瑶依

黄一泓,笔名一泓、黄一虹,出生于中国福建省泉州市,曾为国家公务员。1993年在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小说集《海祭》,获得国内各种文学奖项。1994年旅菲至今。1998年至2006年为菲律宾华文报纸撰写专栏,共计150万字。专栏文章多次被新华网、中新网等国内网络转载。作品《中国,我想对你说》参加首届世界华人网络命题写作大赛,获二等奖。2008年担任中新社《闽商》杂志驻菲办事处主任,负责杂志在菲运营。2013年策划主持出版《菲律宾闽商传奇》大型画册。

《点到为止》是黄一泓的第一本散文随笔集,共分为七辑,分别是“海之此岸”“云之彼端”“生命之悟”“红尘话情”“美丽女人”“舌尖人生”和“艺苑雅言”。该文集最大的特点即为“点到为止”,而在这“点到为止”的背后是作者从容的美学观念。

一、创作观念上的“点到为止”

鲁迅先生曾提出一个很重要的美学观念,即“从容”。鲁迅认为小说必须写得从容,精神上是否从容,是涉及人的精神发展以及民族发展前途的重要评价标准。他曾说:“人们到了失去余裕心,或不自觉地满抱了不留余地心时,这民族的将来恐怕就可虑了。”[1]因此,“从容”这一重要的美学观念必然会被鲁迅先生推崇到文学创作中去。鲁迅先生认为,文学总是一种有余裕的产物,他也曾表达过这样的观点:“大家底生活有余裕了,这时候就又产生文学。”[2]由此可见,鲁迅先生对“从容”美学观念的偏爱。这样的从容美学观念不仅显示出鲁迅先生对创作心境的独特见解,更加显示出中国现当代文人所受到的中国古代士大夫心态的影响。

在黄一泓的《点到为止》中,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从容”的美学观念,在从容的背后,亦是“点”到为“止”的智慧,这与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留白”有相似之处。而这种个人风格的形成与作者从前受到的教育有着极大的关系。黄一泓自小受父亲的熏陶,喜爱中国古典文学以及苏俄、日本文学等,对日本作家川端康成、苏俄作家契诃夫的著作有一定的了解。在其散文随笔中,明显体现着川端康成文学风格的影响,作者本人也曾在散文《川端康成的世界》中写道:“他(指川端康成)的文字,浸润着我的思路灵感,那是怎样一个迷人的世界呵……他的作品像极了一幅幅日本的风景画,笔触简练,兼具几分凄清之美,亦可联想到日本的古体诗词形式——俳句,寥寥数字就可以传情达意。日本文化的美学特质很重要的一个内容便是简洁里蕴含着无限的极致,川端康成将此发挥到了极点。”[3]黄一泓对于川端康成的独特文学世界极为欣赏,川端康成文学作品中的“日本人唯美的价值观念”“善于自制、坚韧的民族特性”[4],文字的婉约从容,也对黄一泓“从容”的散文文学风格的形成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叙述上的“点到为止”

首先,在每一篇散文的结尾处,作者基本都会提出一个问题以供读者思考,在《点到为止》诸多散文中也提出了诸多的问题,反映出的作者的思想也具有多样性。在篇幅短小的散文中,作者对其认识只是进行简单阐释,为读者留下大量的空白,期待着读者去“填空”“领悟”,同时也期待着与读者“对话”。英伽登把再现客体没有被文本特别确定的方面或成分称为“不定点”,并认为阅读的过程是读者凭借自己的经验去“填补不定点”的过程[5]。在这个双向填空的过程中,作者与读者进行着思想上的交流与升华,在看似没有对话基础的平台上完成这样的对话,正是文学真正的魅力所在。而在黄一泓的《点到为止》中,作者将这样的双向填空与对话的主动权交予文学接受者,使得文学接受者从幕后转到台前,变被动为主动,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获得深度思考与审美愉悦。

同时,《点到为止》中的散文“点到为止”,并未将作者的真实想法一一列举,只是寥寥几笔勾勒出作者思想的大致轮廓,以期待着与读者的“对话”。“德国阐释学理论家伽达默尔提出,艺术存在于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之中,作品的文本意义与作者本人的意图之间往往没什么必然关联,而是在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中生成的。文本是一种吁请、呼唤,它渴望被理解,而读者则积极地应答,理解文本提出的问题,这就构成了‘对话’。”[6]作者与读者通过文字进行对话,读者在阅读过作品之后对文学作品中的思想产生疑问,进而深入思考,从中与作者进行对话,以丰富作品的内涵。黄一泓在其散文中,提出疑问,做简要阐释,进而把大量空白留给读者,读者带着自己的经验进入作品之中,与作者对话、交流,进而完成对作品思想内涵的阐释。优秀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总是丰富的,这有赖于作者与读者的共同努力,作者的创作思想,加上读者的再创造,以及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对话,在这个过程中,文学作品的意义被不断地生发,进而达到丰富、深刻的境界。如《我看简体字》《爱拼音》《文化遗传》等散文中,作者对“汉语”这一承载中华文化的语言在华文教育上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显示出对汉语、对中华文化传承的坚定态度,并表示,即使在华人第三代、第四代之后,中华文化的烙印依旧存在于华人的灵魂深处。这些散文大多在前面简要叙述具体情况之后,在结尾处有这样的“画龙点睛”之笔,简明扼要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并没有深入阐释,而是与读者进行着思想上的“对话”。透过作者提出的问题势必会激发读者的深入思考,进而起到让读者“填空”、与读者“对话”的目的。此外,在这些问题的叙述中,作者独特地采用闲侃式的笔调与读者进行着“对话”,营造出轻松、有趣的对话氛围。

三、语言上的“点到为止”

将深刻的哲理寓于明白晓畅的文字语言中,是黄一泓散文随笔集《点到为止》极为重要的特点。文笔大气而从容,婉约而有感染力,使《点到为止》的艺术成就超过很多其他菲华作家的作品。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华侨大学客座教授、泉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李建民先生曾说《点到为止》:“集海内外文化之议题,阐中年人生之警策,在婉约中期待与从容,已经是黄一泓不同于当年的心之境。诚如书名《点到为止》,这‘点’是作者的叙事策略,也是练达人生的一种自然皈依,是相对于窘迫与局促的人生而言。当自信在一种宽松的心境支配下,侃侃而谈或娓娓道来收获的不仅是一种表述方式,更是一种文化上的睿智!”[7]

黄一泓散文创作的主导倾向,即简洁与幽默。《点到为止》多次使用反问句式结尾,似乎是作者与读者进行着下午茶式的闲侃,如《好吃不过饺子》一文结尾处,作者采用了反问句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请教北方人,说是白肉也就是肥肉多一点,最好是肥肉七分瘦肉三分。难怪我做的不可口。如今,谁还敢一口一口把动物脂肪往肚里吞呢?”[8]运用反问的句式结尾,一方面使得散文灵动有趣,体现出黄一泓散文风格上的幽默闲侃的独特风格,另一方面言有尽而意无穷,也可以起到“点到为止”的作用,引起读者深入思考。

《点到为止》洗去了秾丽精致的浮华,将生活的本真还原到读者的眼前,并在其中糅进了作者自己的独特观点,而其更大的价值却在于,每一篇散文所提出的问题,作者本意并非在于追根溯源或是解决问题,而在于“点到为止”,以自己的观点作为阐发点,力图唤起读者的深入思考,一同去叩问生命、生活的真相。其叙述风格婉约从容,散文内容贯穿着浓厚的中华文化情结和思乡情怀,善于将内心情感外化为具体的形象,情感表达细腻真挚,使其散文免于落入俗套。更为可贵的是,《点到为止》与读者一同交流,讨论人生、人性的问题,探究生活的真谛,在这一点上,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细细品读。

猜你喜欢
川端康成美学散文
盘中的意式美学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外婆的美学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向作家借钱的年轻人
纯白美学
川端康成作品中体现的爱情观
川端康成共生思想中的佛教因素——以《抒情歌》为中心
“妆”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