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渡

2020-11-22 12:05丁玉辉
夜郎文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楠木乌江渡口

◎ 丁玉辉

楠木渡,位于贵阳市开阳县境内,是千里乌江中游一个著名的渡口,历史悠久,充满传奇。明朝永乐年间,朝廷在北京修建宫殿,在播南征集名贵木材楠木,由于山川阻隔,道路不通,无法运输,所伐楠木只得在此排放,顺江而下,直达长江,楠木渡便因此而得名。

楠木渡是苗岭山脉与大娄山脉的分界之地,被誉为“黔蜀古分疆”。在明代,宋氏土司与播州杨氏土司各管一边码头;当时,这里人流很大,是巴蜀文化与水东文化的交融之地。到了清代,这里开为私渡,是由黔入川的重要渡口。这一切,像烟云一样,早已成了历史的尘埃,惟一让人记住的是1935年1月,红三军团在此抢渡乌江,攻陷了遵义,召开了举世闻名的“遵义会议”,从此,改写了中国革命的历史。如今的楠木渡,清凉幽静,景色迷人,已成了著名的休闲度假和红色文化旅游之地,也是养身避暑的天堂。

初夏,这是一年最美好的季节,应朋友之邀,我去游览了楠木渡。清晨,我们从楠木渡镇出发,车行半个多小时便到了景区。这里交通便利,住宿方便。路两边酒店、农家乐很多,码头设施完善,停车方便,还可乘坐江轮或快艇游览乌江,可观赏到危岩绝壁形成的十里画廊和峡谷风光。雨后的大地,满目清新,充满生机,仿佛空气中都带有丝丝甜意,令人神清气爽。放眼望去,蓝天白云下葱郁的群山,显得苍翠欲滴,宁静的村落,点缀其间,一幅田园牧歌的图景,令人心旷神怡。

乌江发源于乌蒙山东麓,是横贯贵州中部第一的大江,也是长江上游最大的支流。来到渡口,只见乌江已失去了天然的野性,再也看不见她昔日汹涌的激流,听不到她不安的咆哮。那是因为在楠木渡下游,建起了一座便于乌江开发的控制性大型水电工程构皮滩电站,其装机为300 万千瓦,容量超过了葛洲坝电站,是贵州历史上最大的水电站,也是西电东送的标志性工程。电站建成后,高峡变成了平湖。碧水柔波,给楠木渡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此时,楠木渡的江面,就像一位裹着翡翠、横卧在峡谷中水灵纯净的少女,显得格外的温柔沉静,在夏日热烈的亲吻下,她浑身都闪烁着碎银般的光波,显得格外的迷离甜美。天上散淡的白云,与两岸叠翠的青山,映在滟潋的江水中,构成了一副灵动绮丽的画卷,让人无不心动流连。

在渡口右侧的不远处,半山腰有一座横跨峡谷的桥梁,是当时贵阳通往遵义和重庆的主要通道,被称为楠木渡乌江老桥;在渡口左侧,碧峰耸峙的两山之间,有一座横跨乌江的高速公路大桥,它凝聚着中国桥梁建设者的智慧和汗水,被称为楠木渡乌江特大桥;也是兰海高速贵遵复线扩容工程大桥,双向6 车道。大桥主桥长620 米,为双塔双索面预应力砼斜拉桥。两主塔高度,分别为143.1 米和197.1 米,主梁宽达37.6 米,是横跨乌江最宽的大桥,其地势险峻,气势雄伟。从远处眺望,大桥就像一只翱翔在蓝天下的雄鹰,显得无比矫健而充满神韵;那一根根斜拉的钢缆,宛如千手观音的玉手,透出现代与古典的美,让人感到大桥特别牢固和安全。

当我在渡口仰望这座特大桥时,我的心,被这种雄奇壮美的景观震撼了,脑子里突然迸出伟人的诗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昔日雄关漫道,如今已成了坦途。一种中国人的自豪感从心底油然而生。我急忙拿出华为手机,把眼前的美景摄录了下来,标题是《复兴之路在贵州高原延伸》,并注明摄于楠木渡。然后用微信分享给了移居在美国的好朋友。很快就收到了他的回复,除了点赞,还有一段因警察跪死黑人弗洛伊德引发在白宫暴乱的视频。留言是“真羡慕你们能自由出行,美国疫情现死亡已达10 万多人,如还能活着回国,一定去游览楠木渡。”我的心际,掠过一丝悲凉,除了对朋友的牵挂,更感到生活在中国真好。

这时,江边传来清脆悦耳的笛声,吹奏的是《红军不怕远征难》,在游客一阵热烈的掌声中,笛声再次响起《骏马奔驰保边疆》。这悠扬明快的旋律,萦绕在楠木渡的江面上,让人感到远离战火、生活在和平安宁的环境中是多么的幸福美好啊!

返程途中,朋友还给我讲了楠木渡许多趣闻,也介绍了舌尖上的美食。最有名的小吃是胡豆凉粉,配上各种佐料,色香味俱全,其特点是酸辣嫩滑,非常爽口,令人垂涎欲滴。当年,楠木渡的老乡,就是用这个美味盛情款待红军将士的。

小车行至半山腰,我从车窗回望,只见楠木渡被群山怀抱,浸润在翠绿的山谷中,显得格外的静美,如同世外桃源。那两座横跨乌江的大桥,在明丽的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醒目,就像镶嵌在喀斯特群山中的音符,无声鸣奏着时代前进的旋律。眼前这幅灵山秀水的美景,如远方的一首诗,深深映在了我的脑海里。

猜你喜欢
楠木乌江渡口
又见乌江
界首渡口缅怀红军
茶盘洲的楠木王
汉江渡口——两代艄公的“价值观”
行吟乌江
金丝楠木不神奇
每一个彷徨的人生渡口,唯有自渡
在渡口
吊乌江
乌江,乌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