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张平
对于一名党员来说,过一个有意义的『政治生日』就是唤醒初心、审视初心、提振初心的过程。认真开展『政治生日』活动,必须在解决问题、创新形式和注重效果上多做文章,提质增效。
2019年3 月,党中央颁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的意见》中指出,要“完善重温入党誓词、入党志愿书以及党员过‘政治生日’等政治仪式”。给党员过“政治生日”,目的在于提醒党员无论时间过了多久,都不能忘了自己入党时许下的誓言,时刻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2019 年以来,各级就如何过好“政治生日”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但在实践中还存在形式单一、内容空洞、流于形式等问题。要切实提高过“政治生日”质效,使之成为教育党员、感召群众、凝聚力量的重要活动载体,需从三个方面精准发力。
正视存在问题,广泛凝聚共识。少数党组织和党员对“政治生日”认识浮于表面,不清楚自己“政治生日”具体日期,不记得党龄,不记得入党誓词等;“政治生日”满足于走过场,简单组织宣誓、拍照就算完事。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过好“政治生日”必须正视问题背后的思想根源,通过“三会一课”等途径凝聚思想共识。讲清深刻意蕴。过“政治生日”是接受政治体检、回望入党初心、重新整理行装的客观需要。讲清实践价值。过“政治生日”既是政治仪式,也是思想洗礼,既是对以往落实制度不实、入党教育缺失的“补丁”,更是党员理想信念的“加油站”。讲清时代特性。与普通生日相比,增添了精神内涵;与重温入党誓词相比,加入了个性订制;与思想汇报相比,多了一份神圣意味。
创新方法途径,用活各类载体。只有不断创新形式、丰富方法、灵活组织,才能将“政治生日”过出新意、过出实效。借力红色资源。依托支部书记工作室、党员之家等党建工作阵地,赴烈士陵园、革命圣地、红色景点等地,让党员在传统熏陶和实地教育中接受洗礼。灵活时间安排。统筹安排以一个月或季度为单位,将时间段内过“政治生日”的党员集中在一起,以主题活动的形式过“政治生日”。运用典型激励。聘请身边榜样、社会典型分享交流体会,邀请离退休老党员、革命老红军讲述红色传统,引导党员见贤思齐。科学设计流程。通过齐唱“生日歌”、许下“生日愿望”、发表“生日感言”增强活动仪式感。提高组织层级。除党员所在支部外,可考虑以上级党委名义送上“生日祝福”,购买“生日礼物”,制作“生日贺卡”,增加组织关怀力度。强化责任落实。明确党支部书记为“政治生日”活动负责人,将活动成效纳入党建工作考核内容,以责任落实倒逼活动效果提升。
突出主体地位,助推效果提升。启发党员自省。支部书记和党小组长主动与党员谈心交心,让党员在自检自省中及时发现问题。激励担当有为。借助办公网、微信群搭建线上交流平台,采取分享体会感悟、党员群众点评和支部书记寄语等方式,让党员体会组织温暖。辐射带动全员。党支部、党小组可采取全员参与、全体行动的方式,鼓动每名党员共同研究筹划、精心设计、全程参与,增强自身党员意识、党组织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使命感,让一名党员过“政治生日”,全体党员受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