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旅游职业学院 重庆 409000)
渝东南地区包括两区四县,即黔江区、武隆区、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和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地处武陵山腹地,渝、鄂、湘、黔四省市交界处,是重庆市少数民族聚集区,是一个集老、少、边、穷于一体的连片贫困区。俗话说“养儿养女不用教,酉秀黔彭走一遭”,可见这里的状况大家可想而知,渝东南地区是重庆市重点扶贫地区,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地区。近年来,伴随国家对渝东南地区扶贫力度的加大,扶贫攻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黔江区、武隆区、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和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相继全部脱贫,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经济持续发展。
渝东南民族地区拥有众多国家地质公园、湿地公园、国家自然保护区,有仙女山景区、桃花源景区、阿依河景区3个5A级景区,20个4A级景区,旅游资源单体景观1600余个,少数民族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少数民族体育旅游项目百花齐放,摆手舞、秋千、陀螺、独竹漂、民族健身操、蹴球、竹灵球、射弩、高脚竞速、板鞋、背篼龙、赛龙舟等,这些都为开展体育旅游扶贫提供了资源优势。
2009年,渝湘高速公路重庆武隆至黔江段正式开通;2010年,全长156km的黔江至秀山洪安段正式通车;渝怀铁路2007年通车,渝怀铁路复线在建,渝湘高速复线在建,石黔高速在建;武陵山机场2010年通航;武隆仙女山机场在建;2020年黔张常铁路通车;2020年渝黔城际高铁已开工建设。这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都为渝东南地区发展体育旅游扶贫提供交通便利。
体育旅游扶贫它是依靠发展体育旅游产业,带动地区相关产业发展,解决贫困人口就业,增加经济效益。例如黔江区每年举办的跑客节、山地马拉松,这些体育赛事的举办,一定程度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但是在开发体育旅游扶贫产业这方面涉及较少,这也是普遍现象。渝东南地区部分区县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忽视了体育元素注入当地旅游业的重要性。
政府部门主管部门对体育旅游扶贫没有长远规划,在扶贫攻坚战的过程中,为渝东南地区各个区县多是在资金方面提供支持,发展该地的旅游事业,建设旅游大区、旅游强区,忽视了当地民俗文化、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以及体育旅游业的发展。这就造成了本地的旅游没有特色,和全国其他地区的旅游大同小异,不能吸引外来游客。例如武隆区的旅游业就发展的非常好,是武隆人几届政府共同努力的结果,政策和发展具有持续性,同时也非常有自己当地的特色。
体育旅游对扶贫的形式主要是举办一些体育比赛,带动旅游业的发展,这种模式效果不是太明显,且影响较小,没有品牌影响力,没有形成旅游产品,以及体育旅游扶贫产业。没有与市场接轨,目前主要是开展体育项目比赛,该地区民俗民族体育文化资源丰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众多,在旅游景区很少开展,没有形成影响力,NBA、欧冠等比赛许多人都知道,他们有自己的品牌,与国际市场接轨。要利用渝东地区的民族体育文化资源,发展当地的旅游事业,创立体育旅游品牌,做大做强,形成良好的经济效益。
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扶持、促进少数民族发展的政策扶持,以及一些国家扶贫开发的政策扶持,还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扶持,旅游项目建立的使用资金可通过这些政策扶持渠道获取[1]。利用国家政策支持的同时,也要制定适合本地区体育旅游业发展的行业规范,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体育旅游事业,在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的企业和个人给予税收优惠政策。
当地主管部门加大对体育旅游扶贫事业资金投入,购置体育旅游发展所需的民族体育服装、体育器材,建设体育旅游扶贫产品生产线,建立智慧体育旅游平台。建立多层级、多渠道的投融资体系,吸收社会、企业资金来发展体育旅游扶贫事业。
发展体育旅游扶贫产业,必须培养专门复合型人才,加强旅游人员培训,与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工商大学等知名高校合作办学,采用订单培养的方式,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同时提高从业者人员待遇,解决子女入学、家属工作问题,留住人才,使他们更好地为渝东南地区体育旅游扶贫事业服务。
结合渝东南地区风土人情、民族文化、体育旅游扶贫特色,积极调整体育旅游扶贫产业结构,丰富体育旅游扶贫形式,创立体育旅游扶贫品牌,打造精品体育旅游线路。利用大数据的优势,大力宣传体育旅游、民族体育文化,使大家了解体育旅游扶贫,建立大数据平台,外销本地区的体育旅游扶贫产品,树立旅游品牌意识,集合本地区的体育旅游特色,开发挖掘更深层次的体育旅游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