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幸福学习范式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提升路径

2020-11-21 04:23王凯旋
关键词:理论课维度学习者

王凯旋

(1.福建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2. 福建中医药大学 学生工作处,福建 福州 350122)

一、引言

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务是打牢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科学思想基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的获得感。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明确指出,共产主义的终极旨归就是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类解放的幸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向幸福的教育,是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此外,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渊源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源于马克思主义,我们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接班人,是为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而努力奋斗的。实际上其最终所实现的共产主义社会应该是人人幸福的最高理想国度,其落脚点还是为了实现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幸福[2]。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已不仅仅是温饱的问题,更多是幸福感的需求。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虽然改变了过去的“填鸭式”的枯燥教学,学生的排斥性没有那么强了,但学生的体验感、获得感、幸福感还不够强。因此,首先要解决的是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生动力,幸福学习教学理念正是解决内生动力的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每个人的学习动力都与时代、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息息相关,也可以说是具有明显的趋利性。因此,要教育和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具有普遍广泛的意义,是不同学科、不同专业都必须学好的课程,当代每个学生都应学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马克思主义。

二、幸福学习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机制

幸福学习是以全视角、全过程、全方位的学习理论为基础,三个作用维度、三个实现环节、两个影响因素构成整体的作用机制(见图1),使受教者通过学习达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幸福指向的目的。

(一)三个作用维度:内容、动机、互动

克努兹·伊列雷斯的全视角学习理论提出所有的学习由内容、动机、环境三个因素构成了互动和获得两个不同的过程[3]。互动过程是个体与其所处环境的互动,是人际交往及其社会属性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表现;互动和获得过程同时发生,不会让人体验为两个独立过程。因此,学习具有内容、动机和互动三个维度,其中内容和动机维度与个体的获得过程相关,互动维度与个体和环境之间的互动过程相关。任何一个学习情境,这三个维度都必须始终存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维度是关于学习什么的,这里的知识和技能不是简单的陈述知识的罗列,教师应该通过教学使学习者的能力、见识和理解得以发展,学习者在教学互动中使内容与互动相关联,并产生新的学习内容,赋予学习内容意义,形成对学习内容的总体看法及自我觉察等内容,因此内容维度是功能性的。动机维度是学习者导向持久性能力改变的心智能量的运用,包括了动力、情绪和意志,它可以帮助学习者保持对内容和外界环境的敏感性,不断地同化顺应学习所带来的内部不平衡。互动维度包括了活动、对话和合作,这是作为能力发展学习的社会性整合方式,它聚焦于参与者的活动、承诺和共同决定的机会、与问题有关的主体性卷入、批判性反思、自反性和社会责任[4]。

图1 幸福学习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机制图

(二)三个实现环节:身份认同、自我和谐、实践认知

幸福学习不是某个领域专业知识的学习,是一种整体性的学习,它超越了传统对知识的学习、积累和理解,是对学习者自身的学习本源的思考。这种学习包括身份认同、自我和谐、实践认知。克努兹·伊列雷斯将身份认同置于学习结构中的核心位置,身份认同包括了学习的内容层面也在社会互动维度中体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应引导学生从政治认同、文化认同、自我认同三重维度来认知自己的身份。政治认同是针对学习者社会主义国家公民身份的认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认识是引导学习者认同当代中国的政治选择、政治道路,也就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道路。文化认同是针对中华民族成员的身份认同,是一个国家及其正当建立和保持合法性的重要基础,是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现实的考量。自我认同是针对学习者个人角色的认同,是身份整合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个人动力因素,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者来说,他们首先应关注“现实自我”的客观需求,满足作为社会人过渡期中的种种需求,同时人生而追求幸福的本质属性要求要看到“理想自我”,包括自我价值和自我能力的认同。由此可见,政治、文化、自我三重身份的认同是通过学习来整合的。在学习整合的基础上,实现学习者的身份认同,进而实现学习者的自我和谐。实践才能出真知。要实现幸福学习,还要经过实践认知这一环节,实践认知实际上就是一种体验式学习,最终使学习者成为有实践能力的人。

(三)两个影响因素:反思自律、规划创造

实现自我和谐不仅仅要通过身份认同,还需要通过反思自律才能实现。周恩来在年轻时提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实际上就是一种反思自律。这种反思自律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是需要在学习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际和所处的环境,时刻反思学习的目的,时刻提醒自己学习的意义,也就是学习不仅仅是为己而学,还是为国家、为民族而学,从而实现自我和谐。实践—理论—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和实践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是前人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提升的理论,对于学习者来说,虽然实现了自我和谐,但还停留在理论上,缺乏实践性和体验性。因此,要通过规划创造进行实践认知,有计划地把所学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创造性地运用到所学的专业、所处的社会中,也就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认识的基础上,还要不断地总结提升,使学习者认识到所学是有用的,而且正在影响着自己,进而影响着社会,回过头就能从中感受到幸福。所以,幸福目标的实现需要依靠奋斗这一动力因素的全过程作用。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提升路径

幸福教学是基于幸福指向的学习教育、基于幸福学习的教学范式,就是方法论问题,也就是运用学生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从积极的视角解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

(一)运用幸福感产生的心理机制引导学生学习

1.采用比较法。有对比才有说服力。通过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人民和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必然,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从时间维度上比较,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没有哪一个朝代实现人人平等、人人温饱。从空间维度上比较,无论是发达的西方国家,还是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像我们一样把人民摆在第一位、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从道路维度上比较,我们国家旗帜鲜明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立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这是其他制度不可比拟的。

2.采用归因法。通过归因的方法客观分析,引导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自鸦片战争以来,许多仁人志士试图通过教育、实业等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救国,但都没有成功,事实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无论是在革命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以来,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中国共产党,始终能够带领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

3.采用叙事法。将宏大叙事与个人生活叙事有机结合直抵人心,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既可以减少传统的说教,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也可以提高说服力。在实际教学中,要结合传统文化和专业实际,深入挖掘各地的红色资源,使教学更加生动。

(二)运用体验式教学的实践机制引导学生学习

1.采用参与法。这是一种课堂教学的组织方式,使学生从被动变主动,教师不再是纯粹的讲授,而是邀请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具体的方法是,通过专题的方法,布置学生搜集相关的资料,采取小组的形式,一起学习、交流、研讨。资料的搜集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交流研讨的过程,是思想碰撞的过程。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课前的学习、课上的交流研讨,能够有更多的体验和收获。

2.采用调查法。在“思政课程”中,调查法是一种有效的体验式教学。特别是在“课程思政”中,调查法更为有效,能够把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广泛运用到暑期社会实践和专业实践中。可以有意识地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融入到“课程思政”中。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通过调查的学习研究,体验更为深刻,从而更好地实现政治认同、文化认同、自我认同。

3.采用现场教学法。现场教学与课堂教学相比,学生能够身临其境,更强的视觉冲击和心理体验,对学生的影响更为深刻。根据不同的思政课程内容,挖掘不同高校、不同地方的思政教学资源,就近就便带领学生到现场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在集中教学阶段,组织学生到周边的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参观学习。在专业实践阶段,也可以把思政教育内容作为实习的必学内容,组织学生到实习地开展相关的参观学习。

(三)运用平等化方式的教学机制引导学生学习

1.采用朋辈法。用同龄人教育同龄人,用身边人教育身边人,往往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是有组织的课堂教学,也可以是相对宽松的组织方式。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中,可以通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习社、红色经典读书社等学生社团为依托,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主组织、自主学习,通过一定的形式提交学习报告,由教师进行评估,给出合理的学习成绩。

2.采用网络法。网络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延伸的阵地,也是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网络世界人人平等,通过网络,借助手机等终端,学生能够在课堂之外,随时随地进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自主学习。网络阵地如果不主动占领,自然而然会被其他良莠不齐的各种信息所占领,这就要求我们开发各种学生易于接受的相关课程资源,采用一定的评价方式,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3.采用发散法。发散法类似于散文,形散而神不散,要求教学组织过程不就事论事,也要求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学习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最重要的是要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当教师不再俯视,而是与学生平视的时候,学生才能敞开心扉真正沟通。思政课教师可以采用平实真诚的授课方式,把固定的教学内容拓展为一个个适合学生心理需求的话题,结合点点滴滴的日常生活,与学生谈人生、谈理想,共同探讨困惑与感悟,来赢得学生的喜爱,提高课程的实效。

猜你喜欢
理论课维度学习者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人生三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