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核心定位 依托优质内容利用先进技术 做强自主平台
——从服贸会展区看新华社融合发展突出成果

2020-11-21 07:19
中国记者 2020年10期
关键词:展区新华社融合

作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在线下举办的第一场重大国际经贸活动,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引发社会各界关注。对很多媒体而言,不仅是展会报道者,还是展会参展商。设立媒体融合专题展,线上线下同步推出,成为本届服贸会一大亮点,展区也成为服贸会一大热门展区。

服贸会结束后,组委会综合评估展示内容、展览形式、展呈效果、组织实施、嘉宾满意度、展洽成果等指标进行评选,新华社媒体融合专题展被评为“线下优秀展区”。在新华社媒体融合展区逛一圈,最突出的印象是视觉冲击力强、沉浸体验感好——展区外,巨型高清大屏滚动播放展示新华社近年来媒体融合成果,星空蓝的主色调、精心剪辑的画面、兼具动感和清新风格的音乐能让大多走过路过的参观者自动驻足;展区内,多板块风格统一又错落有致,媒体机器人、MR智能演播厅、声音博物馆录音棚等实物和专区能充分调动参观者的视觉、听觉、触觉,带来丰富的新奇体验。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些有趣、好看、好玩的产品和项目,正是新华社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突出成果。近年来,新华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部署要求,坚持创新为要、强化创新引领,立足通讯社主责主业,推动由单个产品创新向系统化创新转变的重大突破,推动内容、技术、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深度融合,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创新成果亮点纷呈,站在了国内外媒体创新的前沿。

一、紧扣核心定位推进融合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媒体融合发展,要统筹处理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主流媒体和商业平台、大众化媒体和专业性媒体的关系,不能搞“一刀切”“一个样”。新华社是国家通讯社和世界性通讯社,推动融合发展,首先要立足通讯社业务特点,以履行“消息总汇”职能为基础,以建设现代全媒体供稿体系为核心,以服务用户为重点,构建有通讯社特色的融合发展模式。

因此,走进新华社展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全媒体供稿体系板块。近年来,新华社实施供稿线路改革,推出基于互联网的全媒体供稿平台“新华全媒”,构建“线+库”新型供稿模式,整合做强通稿线路,升级改造新媒体专线,推出短视频专线、县级融媒体专线和英文互联网专线等6条外文互联网专线,对内对外全媒体供稿能力显著提升,“网上通讯社”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通讯社是为媒体用户服务的,有什么样的用户,就要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在推进融合发展过程中,新华社始终把用户需求摆在突出位置,把巩固和发展用户作为重点,不断扩大新闻信息产品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目前,新华社日均播发各类各语种稿件近8000条,面向国内全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供稿,海外用户遍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覆盖全球一半以上人口,努力构建涵盖各种产品形态、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现代全媒体传播体系。

二、依托优质内容形成品牌长效

此次展览上,新华社推出优质内容和可视技术有机融合的代表性品牌栏目《国家相册》、卫星新闻、“声在中国”。栏目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优势,将图片、数据和声音故事化、情怀化,揭示具象场景的时代背景,展现抽象数据的现实表达,赋予产品广度、深度、温度,提供了主流媒体内容产品创新的经验思路。

1.产品创新当围绕媒体优势资源展开

无论媒介形态如何变化,内容始终是新闻传播最核心、最基础的要素,也是新闻媒体机构的最大优势所在。媒体开展产品创新,既要在用好各种新技术、新应用方面下功夫,更需要牢牢把住优质内容这个“牛鼻子”,特别是媒体自身的核心优势内容资源。此次展示的《国家相册》就是典型案例,栏目依托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馆藏1000多万张珍贵照片,通过图片视频化技术让照片“活起来、动起来、厚起来”,带领观众重回那些感人至深的历史现场,讲述家国沧桑变化。产品核心是新华社优势资源中国照片档案馆,一代代新闻前辈的工作成果在新时代通过新技术、好创意焕发新生机。需要指出的是,国家相册不是将老照片以可视化技术简单再现,制作者在挖掘老照片背后的历史内涵、社会变迁、时代变革上下足功夫,不仅讲好老故事,更以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传播思想、观点、价值,大幅提升视频产品厚度和深度,成为广受好评的精品栏目。

2.产品创新需实现规模生产

无论是《国家相册》、卫星新闻,还是“声在中国”,都不只是单个产品,而是具备常态化、规模化、机制化生产能力的创新项目,这是近年来新华社坚持创新为要、着力推进单个产品创新向系统化创新转变的重大突破。新华社自2016年起设立创新专项资金,由社长基金划拨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孵化支持各部门单位分社申报的、具创新性和探索性、有实施条件和潜在社会效应的项目及产品。设立4年来,创新专项资金围绕总书记报道创新、重大主题宣传、内外并重工作格局、每年全社重点工作,共立项支持45个项目,平均每月生产百余个融合报道和超过50个产品,不少产品浏览量达千万级甚至亿级,成功孵化了一批优质团队,有效解决了传统编辑部在融合发展、业务升级过程中的痛点难点问题,带动实现了融合报道常态化、规模化、机制化。

三、利用先进技术赋能信息传播

当前,借助新技术新应用拓展新业务,不断提高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能力,是主流媒体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突破自身发展瓶颈、切实增强影响力竞争力的重要课题。对媒体而言,技术的重要性前所未有,技术能力成为媒体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此次媒体融合展上,各家媒体都把技术项目和产品作为重要展示内容,形态功能各异的机器人、智能采集生产设备、VR、AR、MR等融媒黑科技,也最能吸引参观者目光。

1.争做技术创新引领者

此次新华社在展览上搭建了小型MR混合现实演播室,它能根据需要呈现特定场景,将虚拟和现实有机“混合”,让受众在城市、深海、太空等多场景中沉浸体验、自由切换,成为观众打卡留影的热门展点。这个演播厅的原型坐落在北京天宁寺桥附近的新华媒体创意工场。除演播厅外,媒体创意工场以先进技术创造了数个媒体行业的第一,特别是在全球范围内首先将MOCO拍摄技术应用在媒体领域,拍摄推出《大道之行》《我梦想、我奋斗、我奔向》等一批浏览量过亿产品。这些“利器”大大拓展了创意制作的空间、提高了视频内容的品质,努力实现“只要想到,就可实现”。

和不少实力强的媒体和互联网机构一样,近年来,新华社坚持把技术建设作为核心竞争力来打造,将人工智能和网络信息前沿技术运用于新闻传播实践,为深度融合提供强大技术动能:2015年推出自主研发的“快笔小新”机器人写稿系统,2017年发布全球媒体首个机器自动生产视频的人工智能平台“媒体大脑”,2018年推出全球首个“AI合成主播”,2019年初步建成以智能技术为基础、以人机协作为特征、以大幅度提高生产传播效率为重点的智能化编辑部,同年底启动了“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提供了媒体融合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的科研创新平台,大大拓展了技术引领的空间。

2.着力向“数据总汇”迈进

5G时代是数据极大丰富的时代。有专家指出,数据为理解外部世界提供更多新思路,将来的媒体要作数据总汇,媒体如果不能汇聚数据、不会利用数据,作为媒体的功能会受到很大影响。

新华社在数据挖掘、聚合、利用方面已有较多探索。此次展示的新华大数据平台,就是以大数据技术为核心基础,综合运用云计算、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知识图谱等技术,推出“新华睿思”品牌大数据产品矩阵,布局舆情、传媒、文旅、教育、快消、汽车等领域,为用户提供大数据技术研发服务与智库服务。此外,新华社还以数据为抓手,探索更多跨界融合。卫星新闻实验室聚合多种卫星数据资源,将卫星视角和新闻叙事手段深度融合,制作推出“60万米高空看中国”“中国·起来”“非同寻常30天”等一批爆款卫星新闻融媒体产品。更为重要的是,它建立了海、陆、空、天多源数据一体化融合模式,开创了卫星新闻这一全新报道样式。只要不断突破、开拓创新,这样的新模式、新样态还会有很多。

□2020年9月3日,记者们在服贸会专题展区中的媒体融合展区内探访新华社展示区域。(新华社记者 鲁鹏/摄)

四、做强自主平台提升传播合力

作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互联网催生媒体变革的突出方面是不断涌现的新平台新渠道,它们在带来巨大传播便利的同时,也导致传播主体越来越多,正能量与杂音噪音并存,一定程度消减了媒体传播力影响力。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传播主渠道,移动媒体将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建设好自主平台、管好用好其他互联网平台,是主流媒体重要而艰巨的职责使命。

1.积极打造自主可控新型平台

本次参展的“现场云”创新了新闻采集生产模式,实现云采集、云编辑、云导播、云推送等全链路在线化生产。“媒体大脑”现在已有30余款媒体机器人,为“策、采、编、发、审、存”全流程赋能,提供便捷、高效、智能的数据中台和内容生产平台。中国搜索5G版具备跨APP搜索、区块链新闻版权搜索功能,范围覆盖两微一端一抖、文图视H5,推出专为青少年定制的搜索引擎“花漾搜索”,使用AI技术屏蔽不良信息,为2亿青少年修筑“有围墙的花园”。这些都是新华社打造的新型平台,不仅自主可控,而且管用好用,正在发挥越来越大作用。

2.依托开放平台构建新型媒体生态

在提升自身影响力、更好传播主流声音的同时,新华社这些平台始终保持开放姿态,欢迎其他机构进驻使用,帮助更多同行实现移动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共同打造新型媒体传播生态。比如,“现场云”可以向成员提供新媒体在线采集、编辑加工和传播发布等服务,自2017年2月上线运行以来,目前已有3900多家机构入驻,90000多名采编人员注册使用,覆盖国内所有地市主要媒体。入驻机构用户已自主发布现场直播46万余场,日均直播突破800余场,许多媒体同行通过“现场云”实现了全流程在线化生产,大幅提升了生产传播效率。

服贸会媒体融合展是各媒体融合成果的一个剪影,丰富、精彩、成绩斐然。随着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最新指导意见,我们站上了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新起点,未来可期,任重道远,大有可为。

猜你喜欢
展区新华社融合
原辅材料展区:功能提升,绿色环保
卫生用品展区:产品多样化、细分化,创新趋向于提升使用感受
生活用纸展区:用心呵护,打造精致之美
再创新高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视界
应用“8K+5G”技术创新国庆阅兵报道——新华社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