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若麟
摘 要: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手工技艺教育提高了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宽了大学生就业途径,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进行“SPOC混合模式教学+手工艺人进课堂”的教学方式,达到从“技能”到“艺术”再升华至“传承”的培养目标。实施启发式、领悟式和探究式教学方法,变革传统教学为“传承、练习、钻研、创新”新策略,实现以技艺传承为主的教学模式,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关键词:传统手工艺;大学生;教学模式;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22-000-02
传统手工艺是指以手工制作为核心的具有活态传承和独特审美风格的一门技艺或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其造物理念和传承方式也是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财富,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但是社会的高速发展,却使传统手工艺的继承与发展陷入困境。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手工艺教育,提高了大学生的精神修养和审美能力,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與发展,也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新的途径,是解决当前传统手工艺困境的有效方法。
一、传统手工艺教育的现状分析
英国工业革命后,人类逐渐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机械化的流水生产模式替代了传统手工生产模式,传统手工艺的发展逐渐式微。随着现代工业社会的高速发展,原有的以产量优先、功能单一、设计空洞的商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于设计、艺术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在此背景下,传统手工艺品这一凝聚着造物理念、工匠精神中华文化基因载体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但受工业产品冲击、传统文化观念以及其他因素影响,传统手工艺在我国长期处于自由放任发展状态,没有得到良性的针对性保护,传统手工艺继承与发展的问题亟待解决。
大学生是为国家培养的拥有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专业人才,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手工艺教育将使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再上一层楼。但是目前高校对于大学生传统手工艺的教育并不充分,甚至有一些高校没有设置传统手工艺的课程,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对于大学生传统手工艺教育的认识不充分、不注重学生的深层次思考和对传统手工艺相关课程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
二、大学生传统手工艺教育的功能和作用
传统手工艺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国家非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历史文明发展的“见证者”。当下利用高校教育平台,以大学生为主要教育对象进行传统手工艺教育对保护发展传统手工艺有重要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培养质量
我国高校旨在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丰富科学文化知识以及较强实践动手等多种能力的全方面发展高素质综合人才。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 (国办[2015]71号) ( 以下简称 《意见》) ,是我国第一个将美育工作以指导性文件的形式进行下发[1]。《意见》中着重强调 “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1]。
大学生传统手工艺教育是高校美育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得到重视。传统手工艺品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手工艺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还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了高校大学生的培养质量。此外,对于传统手工艺的学习也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行途径。
(二)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高校是传播知识,培养人才摇篮,育人是高校最基本功能,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高校的任务之一。大学生传统手工艺课程的开设是基于高校对民族文化高度认同,也是高校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在高校中开展传统手工艺课程,能够对学生的审美观念进行正确引导,以此培养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进而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大学生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对大学生开展传统手工艺教育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
三、大学生传统手工艺教育的教学模式与策略
大学生传统手工艺教育的教育任务是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思维、专业理论知识、国际交流合作意识的高素质手工艺劳动者,使其成为“大国工匠”的后备军。学校教育作为大学生学习知识的体制保障。在传统手工艺课程教学模式上应勇于创新,可采取“传承、学习、钻研、创新”的策略,变革原有教学模式,通过实施启发式、领悟式和探究式教学方法,运用讲授、临摹展示、产品设计的教学过程,实现以技艺传承为主的教学新模式,达到从“技能”到“艺术”再升华至“传承”的培养目标,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一)传承
传承,泛指师徒之间对于某种学问或技能继承与传授的过程。中国传统手工艺持续不断的发展源于一代又一代艺术家、教育家对于传统手工艺研习后的继承与传授。在高等学校开展大学生传统手工艺课程就是一种传承。传统手工艺的工艺水平和艺术形式是十分珍贵的艺术资源和民族财富。手工艺传承者作为传统手工技艺知识的持有者,拥有几十年从业的实践积累,具有极高的技艺经验。在高校教育中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和虔诚的求教,组建“传统手工艺”教育梯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帮助学生获得传统手工艺真正的技艺精髓和文化营养。
“传承”的教学模式和传承策略:首先充分了解地方传统手工艺传承者的技艺特点和传承意愿,建立高校和传承者间的合作关系;其次,高校与传承者之间充分沟通,商定大学生传统手工艺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周期和阶段性成果;再次,由传承者和教学联合授课,并在授课过程中不断地总结与反思;最后,建立、健全完善的教学模式,达成高校与传承者的长期稳定的教学关系和授课机制[2]。
(二)练习
练习,是指在一定的学习或经验基础上,对于某一知识或技能的反复强化行为。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掌握需要大量的练习,但目前受限于教学场地、课程设置、社会环境多方面的因素,学生难以达到这一要求。
“练习”的教学模式和传承策略:第一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传统手工技艺,采用“SPOC”混合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线上通过录播课程、传承者生活Vlog、制作直播等增加对于传统手工艺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第二步,建立“心手相传”工作室,作为学生上课与练习的专门场所,针对各年级对于传统手工艺的掌握程度,進行分班教学,并设立阶梯教学任务和目标;第三步,进行艺术实践和实地教学,带领学生深入传承者的工作室进行实地学习,接受手工艺人的指导,掌握传统手工艺的核心工艺、核心内涵和艺术魅力。
(三)钻研
钻研,是指深入细致地研究,指用心思虑,费尽心思。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手工艺教育的主要教育任务是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思维、专业理论知识、国际交流合作意识的高素质手工艺劳动者、传承者。在教学中,除了注重对于手工技艺本身的学习,还应该对传统手工艺的历史背景、艺术元素、文化底蕴、经济价值等各个层面进行理论学习。
“钻研”的教学模式和传承策略:第一,在“传承”和“练习”阶段,考证传统手工艺的历史背景,深入研究传统手工艺的材料、手法,收集整理相关的历史文献资料;第二,开展传统手工艺的专项研究活动,鼓励、支持、引导学生对传统手工艺进行理论研究。
(四)创新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大学生传统手工艺教育目标一方面是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际文化影响力,另一方面就是对传统手工艺进行创新性发展。解决传统手工艺理论基础薄弱、发展逐渐停滞的现实问题,要在“传承”“练习”“传承”后积极将传统手工业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创新原有宣传销售模式、改良传统技艺,实现传统手工艺可持续发展。
“创新”的教学模式和传承策略:第一,手工工艺创新。即在保留传统手工艺核心技术的同时,利用现代工业技术,创新手工工艺,提高传统手工艺品的生产效率[2];第二,文化创新。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时尚潮流巧妙融合,制作出有时代气息的新手工艺品;第三,传统行业创新。运用现代数字媒体信息技术,利用短视频平台、信息交流网站加大对于传统手工艺品的宣传力度,提高传统手工艺品的国际知名度,实现传统手工艺国际化发展的构建。
四、结语
本文探讨了大学生传统手工艺教育的现状和意义,通过现代数字媒体技术和传统手工艺的结合,探索出“传承、练习、钻研、创新”的教学新策略,实现以传统技艺传承为主的教学模式,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这也是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 71号[A/OL].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9/28/content_10196.htm.
[2]冯晓娜.后手工艺时代民间漆工艺现代传承发展的教学模式与方法[J].中国美术学院学报,2016,37(4):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