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位一体”的汽车构造课程混合式教学初探

2020-11-20 02:02李淼林李长玉戴海燕王丽张春花
高教学刊 2020年33期
关键词:汽车构造超星学习通混合式教学模式

李淼林 李长玉 戴海燕 王丽 张春花

摘  要:文章介绍了汽车构造课程传统教学的不足、大学生的学习现状、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点和基本要素,以汽车构造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为基础,详细分析了借助超星学习通、雨课堂、腾讯课堂三种网络教学平台而开展的汽车构造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复合人才。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汽车构造;超星学习通;雨课堂;腾讯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33-0125-04

Abstract: The shortcomings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in the course of Automobile Structure, students' learning situation, the advantages and basic elements of blended teaching mode are introduced. Based on course construction of excellent course resource sharing of Automobile Structure, teaching practice of Automobile Structure course by three kinds of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s involving Chaoxing learning, Rain classroom and Tencent classroom is analyzed in detail, to improv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and the ability applying the theory into practice, to cultivate applied and innovative talents.

Keywords: blended teaching mode; automobile structure; Chaoxing learning; Rain classroom; Tencent classroom

《汽车构造》是一门本校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等汽车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起着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一般开设在大一下学期或大二上学期。对于学生而言,汽车构造看似简单,但学好较难,全面掌握汽车的知识更难,这是因为学习本课程,不仅要有一定的工程材料、工程力学、机械原理等理论基础,还要有较强的识图能力和实践能力,而且汽车车型丰富多样,不同类型不同款式的汽车构造都各有不同。

一、汽车构造课程传统教学的不足

目前,汽车构造课程传统教学普遍存在着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现象[1]。主要原因在于:第一方面,知识点覆盖面广,结构多样性,原理复杂,知识点间的联系不紧密[2-3],实践条件不足,课堂缺少相关实物模块展示,对于大一或大二的学生来说,具体构造难以理解,逐渐产生疲劳或厌倦情绪。第二方面,课程内容量大,而课程学时只有64学时,教学安排非常紧凑,导致老师的教学压力很大,所以只注重重要知识点的传授而无法及时了解同学们的想法和接受能力。第三方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安排有一定的时间间隔[1],在传统课堂上学生看不到发动机、底盘大型零件实物的具体结构和大小,为此安排集中两周的拆装实训课,但由于与理论教学不同步,学生们在拆装时多已忘记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所以学生虽有实物操作但仍然难以理解某些结构的组成、安装与原理,导致教学效果不佳。第四方面,传统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大多数情况下,汽车构造传统课堂的局面就是教师口干舌燥地单向传授知识点,而学生疲倦地被动接受难以理解。

二、大学生的学习现状

随着MOOCs和信息技术的快速普及,大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革命性的改变。大学生一般会利用电脑、手机App、微信公众号或小程序等工具,遨游在海量的超星泛雅、爱课程、中国大学慕课、网易公开课、腾讯课堂、有道学堂、学堂在线等网络学习平台提供的线上资源中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或者专业课程知识,而且当前名校名师开设在线课程越来越容易获取,在线课程的质量和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也在不断提升。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点

混合式教学模式(blending learning)一般是指学生根据教师要求在课前进行线上自主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只是拣重难点知识进行讲授,结合讨论、答疑及习题测验等方法,开展协作探究和互动学习的教学模式[4]。近年来,我国高校广泛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主要因为其独特的优势:混合式教学通常是以网络教学平台为载体,利用视频、图片、PPT等多媒体素材,课前向学生提出与学习内容相关的主题进行预习,课后布置相关的思考题或任务进行巩固复习,学生通过直接学习网上相关资源或者间接与同伴沟通获取所需知识[5],而不是单纯在课堂被动接受知识,从而达到对复杂知识及相关学习任务的自主掌握与理解,给学生以更多的主动权。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本要素

为了保证混合式教學的顺利实施,该教学模式应遵循教学分析、教学环节设计与实施、学习评价三个步骤[4]。教学分析主要包括:1.教学对象分析,即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等进行特征分析;2.教师团队分析:为适应信息化教学,需要对教师的年龄、学历、专业、职称、研究方向等进行分析。3.教学内容分析: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优化了适应学生和汽车发展的知识体系,并制定相应的学习情境单元和学习目标。教学环节设计与实施通常是按照课前、课堂和课后三个环节进行的整体设计。设计内容主要包括课前的导学,课堂的教学内容组织与设计,课后的任务驱动等。学习评价包括学习过程的评价、课堂表现评价和课程考试评价等多种方式的综合。

五、汽车构造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

汽车构造课程主要利用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在线学习超星教学平台进行PPT、动画、高清图片、视频、习题、实践等多媒体素材的整合与组织,搭建精品资源共享课课程框架,如表1所示。然后以学生自主学习为设计目标,全面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热情和潜能,从而更好的完成课堂教学的内容补充。

1. 教学对象分析:该门课程主要面向该校大一或大二的车辆工程专业学生,大多为00后,追求个性与情感,崇尚新科技,热爱新生活,理论基础薄弱,自学能力不强,学习碎片化。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手机已全方位渗入到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中,在校园课堂、宿舍、食堂、活动中心、图书馆等处,随处可见“低头一族”[3],在课堂上拿手机刷微信朋友圈、微博、抖音、快手或者玩游戏等,已成为大学生的常态。

2. 教师团队分析:该门课程的教师全部来自本校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车辆工程专业教研室,已形成一批结构合理的教学经验丰富的老中青教师梯队。团队负责人和教师成员共8位,教龄均10年以上。其中35岁左右的青中年硕士讲师有6位,博士2位,副教授2位,大多毕业于985高校或211高校的车辆工程专业、机械工程专业,教学和教研能力强,教学成果显著。根据各教师的优势,合理分配课程章节内容,每人负责2~3章。

3. 教学内容分析:汽车构造教材多以传统的车型为例进行结构和原理的分析,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它已严重跟不上汽车新技术的发展,因此在汽车构造教材的基础上,该门课程教学内容适当增加来自汽车类网站、微信公众号的汽车新结构与新技术,在教师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为突出重点和新技术,优化了汽车构造的课程内容体系(理论64学时)及配套的多媒体课件,并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将知识碎片化处理,即每节知识点设为一个学习情境单元,自主学习时长约15分钟,如表2所示。配套的多媒体课件包含了汽车构造18章、66节的主要知识点,采用统一模板,知识点条理清晰,图文并茂,题材丰富新颖,结构图解清晰,简化一贯枯燥的文字叙述而改用大量的彩色高清三维立体图、视频、动画等增强课件的视觉效果,使学生更直观生动的学习到汽车的结构和原理。

4. 教学环节设计与实施:在汽车构造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超星学习通、雨课堂和腾讯课堂三种网络教学平台,分课前、课堂、课后三个阶段进行课程理论教学环节设计与实施,以每次课线上2学时(90分钟)和线下45分钟为单位,具体设计如表3所示。学生课后需完成的各章练习题,通过微信雨课堂公众号在手机上简单操作即可完成。其题型经典丰富,重难点突出,知识点覆盖面广,主要涵盖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判断题、名词解释题、图形分析题和问答题7种题型,且给出了各题的分数和参考答案,相当于小测验,学生在限时做完习题后可查看答案并对照修改,既巩固了重难点知识,又提高了学习的成就感和知识掌握度。

5. 学习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课程学习期间的综合表现判定其课程成绩。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增加了,学习方式变得更多元化,因此考核和评价学生的方式也更多样化,更凸显平时表现,注重过程性考核[6]。其主要包括学习过程评价(40%)、课堂表现评价(30%)和课程考试评价(30%)三方面。学习过程评价是指教师根据超星学习通和雨课堂的后台数据统计,对学生平时线上进行网上资源的自主学习行为(学习时长及学习效果)和线下完成任务或习题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地对未按时进行线上学习的学生或学习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及时督促和指导。课堂表现评价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签到、学习笔记、分组讨论结果、课堂实时互动、回答问题等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这样可掌握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与学习状态,从而及时调整教学方案。课程考试评价是指教师分别利用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进行综合知识的考核,以此衡量学生对所学课程知识的全面掌握和灵活运用情况,根据考核结果进行评价。

六、结束语

本文借助学习通、雨课堂和腾讯课堂“三位一体”的网络教学平台,各取所长,在汽车构造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基础上,对汽车构造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与实践。对于教师而言,从传统的课堂讲授者变为课堂的组织者与策划者,教学效果好坏更多地依赖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及对整个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与把控,在一定程度上开拓了教学思维,提升了教学水平,转变了教学理念,将“以老师教为主”转变为“以学生自主学为主”,提高了教学质量,实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使得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结合更紧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在教育信息化技術快速发展的当下,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示范性与推广辐射作用。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尚存在一些问题。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意味着赋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更多的自主权,虽然学生总体的学习热情和灵活性得到激发而有显著提高,但对于自控能力不强的部分学生而言,若未能及时按教师的要求进行课前、课后的自主学习,课堂上便跟不上教学进度,导致后期学习较困难,学习效果较差,学习评价较低。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以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进行督促、指导和教学调整。另外,无论是课前、课堂还是课后哪个学习阶段,学生的学习效率主要取决于网络教学平台的稳定可靠顺畅运行,这就要求电脑配置、网速和手机流量等硬件条件能提供足够支持。

参考文献:

[1]郭晓淼,冯泽宇.基于工程任务课程化的《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才智,2013(09):56.

[2]张学艳,于增信.《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8,5(52):104-105.

[3]姚永玉,陈智勇,赵红霞.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9(07):31-33.

[4]侯占峰,刘海洋,佟鑫,等.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汽车构造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建设[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03):45-48.

[5]陈算荣.高校混合式教学的实践意义和当前面临的问题[J].高教学刊,2016(7):15-19.

[6]陈佑清,陶涛.“以学评教”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设计[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01):45-52.

猜你喜欢
汽车构造超星学习通混合式教学模式
基于超星学习通移动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应用与研究
浅论超星学习通辅助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实现
基于超星学习通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探索
超星学习通APP在高校推广的可行性简析
《汽车构造》教学分析
混合式翻转教学模式对高职院校外语师资的要求及建设策略
提高“汽车构造”课堂教学质量的探讨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媒体广告制作》课程中的应用
浅谈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声乐课程教学的应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