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技术服务业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行业竞争驱动提升组织管理架构的经济效能,要求高技术服务业企业在构建多元化服务能力、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组合其内部的组织管理架构与业务流程,降低企业组织管理运营的显性成本、专业技术人才闲置的隐性成本,实现经济学意义上的生存发展。采用“平台+人才”模式管理经营高技术服务业企业,能够使人财物资源综合配置效益得到极大优化,实现高技术服务业企业与社会专业技术人才的经济学优势互补。
【关键词】“平台+人才”;高技术服务业;企业管理
一、高技术服务业企业的基本概念
(一)高技术服务业企业的行业定义
从行业定义角度来看,高技术服务业企业是采用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检验检测服务、专业技术服务业的高技术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律服务、环境监测及治理服务及其他高技术服务等高技术手段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服务类经营活动的企业,是相对于其辅助对象传统生产型实体企业而言的。
(二)高技术服务业企业的分类
各类高技术服务业企业的本质差异在于其服务手段的差异,即所经营的国民经济技术类别的不同,按照国民经济技术类别的划分标准,结合粗细不同的大中小3类划分方法,高技术服务业企业共划分为信息服务企业、电子商务服务企业、检验检测服务企业等9个大类企业,信息传输服务企业、信息技术服务企业、数字内容及相关服务企业等25个中类企业,固定电信服务企业、移动电信服务企业、其他电信服务企业等97个小类企业。
二、高技术服务业企业管理的特征
(一)高技术服务业企业的行业价值
高技术服务业企业的出现,使传统生产型实体企业可以借助专业的高技术服务资源、不需要通过组织甚至引进技术人才团队、研究技术创新方案、进行新技术小试中试、调整技术方案等过程冗长复杂的PDCA循环式技术创新工作投入即可获得技术更新。
若传统生产型实体企业聘用高技术服务业企业进行技术更新所支付的资金成本低于其自身开展技术更新所需的人力资源、设备资源、创新误区、组织管理等成本,则可有效凸显高技术服务业企业的行业价值。
(二)高技术服务业企业的内部管理学构成
传统生产型实体企业一般是向高技术服务业企业提出某个或数个技术问题的专业服务需求,高技术服务业企业实质上是组织了以技术问题命名的项目组来解决、满足这些技术需求,即高技术服务业企业核心生产力形成与组织管理的基本单元是技术服务项目组。
围绕作为企业核心的技术服务项目组,高技术服务业企业的组织管理架构一般由经营者、若干不同领域的技术服务部门(项目组)、实验室、检测部门、财务部门、人力资源与办公服务部门等构成,组织管理架构简单明晰,且呈现出技术服务部门(项目组)一头独大的行业性显著特征。
(三)高技术服务业企业的市场环境
传统生产型实体企业经营业务结构的复杂化给高技术服务业企业注入了强劲有效的发展动力、带来了可观的商机与经营效益,但也吸引了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到高技术服务业,逐渐形成了高技术服务业行业内部良性与恶性竞争并存、总体积极发展的市场环境,推动高技术服务业企业发展到规模化、聚合化、精细化的高质量阶段。
(四)高技术服务业企业发展新阶段的组织管理困惑
一是行业竞争驱动提升组织管理架构的经济效能,业务人工成本增加、服務单价降低等成本收益双向压力带来的行业利润空间急剧压缩,要求高技术服务业企业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组合其内部的组织管理架构与业务流程,以降低显性与隐性运营成本、实现经济学意义上的生存发展;二是多元化服务能力构建难题,高技术服务业企业服务对象的业务需求从技术问题的单一型专业服务需求转向要求一次性把多个甚至跨领域技术问题打包解决的个性化复杂型专业服务需求,甚至超出高技术服务业企业自身经营能力与经营范围,要求高技术服务业企业在承接业务时为项目组引进、配备新技术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与设备,不但增加了企业组织管理的运营成本,而且在项目任务结束后所引进的专业技术人才与设备有较大概率出现长时间闲置,进而造成高技术服务业企业资产运营效率低下的组织管理局面,直至造成亏损,威胁高技术服务业企业生存。
三、“平台+人才”模式的基本管理学原理
“平台+人才”模式是结合高技术服务业企业的生产力构成、服务对象需求,从经营收益提升角度,抓住高技术服务的业务精髓、调整经营思路结构、改变传统的人才使用方式,把专业技术人才服务于高技术服务业企业、高技术服务业企业服务于传统生产型实体企业的社会经济价值链条,优化调整为传统生产型实体企业提出技术服务需求、高技术服务业企业作为技术服务供需链接平台整合社会中的专业技术人才满足需求、高技术服务业企业与专业技术人才共享技术服务项目产生的利润,使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通过高技术服务业务项目合作制纽带成为高技术服务业企业的合作方。
在“平台+人才”模式中,高技术服务业企业担任信息与资源互动平台角色,主要提供业务承接、供需信息处理、项目组构建、财税保障、专业技术设备及实验场地空间等项目业务开展所需的平台性资源支持;专业技术人才则担任专业技术与智力输出角色,为项目业务提供自身所具备的专业技术知识、技术经验、时间投入。
四、“平台+人才”模式与高技术服务业企业的兼容适用性
一是有效解决了高技术服务业企业生存发展的瓶颈问题,把外部专业技术人才通过项目合作制引入服务项目,既满足了多元化服务的项目人才需求,又避免了人才常态化储备所产生的冗余成本集聚风险,使高技术服务业企业突破了生存发展瓶颈;二是激活了专业技术人才的闲置价值,拓宽了专业技术人才在社会经济中发挥专业技能价值的渠道,使专业技术人才在空闲时间可以通过参加高技术服务业企业提供的服务项目,获得闲置技术与智力资源产生的附加经济价值,也使高技术服务业企业、传统生产型实体企业降低了技术服务与技术更新成本,产生了技术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分类(2018)》的通知[EB/OL].国家统计局网站,2018-04-06.
[2]岳希宇.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评价及发展策略研究[J].山东纺织经济,2016(03):10-12.
[3]王卉.国内外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比较[J].现代经济信息,2013(11):322-323.
[4]李勇坚,夏杰长.中国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J].经济与管理,2011(06):5-10.
[5]陈华鹏,翁端,孙德江.我国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J].现代化工,2006(08):1-3+5.
[6]李江伟.基于LOL-EV组织模型的小型企业管理理论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0(08):28-29.
(作者单位:郑州慧合中赢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