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科技创新概念验证 对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启示

2020-11-20 09:06黎晓东孟潇西桂权李睿晶
科技智囊 2020年10期
关键词:科技创新启示

黎晓东 孟潇 西桂权 李睿晶

摘  要:2000年以来,美国、欧盟积极从国家创新战略高度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通过在研究型大学等兴建概念验证中心,或实施概念验证计划,大力推动具有应用潜力的基础研究从实验室走向市场,获得显著成效。文章通过文献、实地调研、访谈、比较分析等方法,提出了北京强化概念验证活动的具体路径,这些建议对提升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供给质量,解决基础研究和产业发展脱节问题,从源头上减少科技和经济“两张皮”现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概念验证;科技创新;启示

中图分类号:G321;F12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881/j.cnki.1006-3676.2020.10.12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oncept Proof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an Union to Beijings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Enlightenment

Li Xiaodong1,2  Meng Xiao1,2  Xi Guiquan1,2  Li Ruijing1,2

(1. Beiji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Beijing,100044;2.Beij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trategy Decision-making Consultant Center,Beijing,100044)

Abstract: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European Union are actively exploring new models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ional innovation strategies since 2000,by building proof-of-concept centers at research universities or implement a proof-of-concept plans to move basic research from the laboratory to the market.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crete path on implements proof-of-concept activities through the method of search literature,on-the-spot investigation,interviews,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so on in Beijing,these practices to improve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of Chinas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es and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th the economy will have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Key words:Concept proof;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Enlightenment

國家评估中心2019年首次发布的《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19年度报告》显示,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遇到的瓶颈之一,是满足转化需求的高质量科技成果不足,且研发脱离市场。据移动新媒体“知识分子”专业文章测算评估,若美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为50%的话,我国高校仅为6%,发展潜力巨大[1]。

2000年以来,美国、欧盟积极从国家创新战略高度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通过在研究型大学等兴建概念验证中心,或实施概念验证计划,大力推动具有应用潜力的基础研究从实验室走向市场,获得显著成效。这些实践对提升我国及北京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供给质量,解决基础研究和产业发展脱节问题,从源头上减少科技和经济“两张皮”现象,具有积极而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概念验证的内涵

概念验证是将研究人员的创意或成果转化为可初步彰显其潜在商业价值的技术雏形,并对那些不具备商业开发前景的设想加以淘汰[2],从而增强研究成果对风险资本的吸引力,提高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例如,微软2019年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因实施成本太高或市场需求不明确等原因,30%的物联网项目在概念验证阶段即遭淘汰。

就实际操作所需的环节看,概念验证主要包括原理或技术可行性研究、原型制造、性能测试、市场竞争分析、知识产权保护策略等[3]。

从纵向即技术创新链而言,技术创新可至少分为研发(发明)、概念验证、工作样机、工程化及生产线、产品生产5 个阶段,而“死亡之谷”包括第2、3、4 阶段[4]。显然,概念验证处于基础研究与技术成熟商业化之间比较靠前的环节,它既是技术创新链的一个阶段,又是跨越“死亡谷”的第一步,更是科技成果转化亟须突破的“最初一公里”。

二、美欧概念验证发展概况及效果

(一)美国

为推动概念验证工作,概念验证中心首先在美国研究型大学兴起。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于2001年建立全美第一个高校概念验证中心——冯·李比希中心,麻省理工学院在2002年跟进成立德什潘德中心。如今,美国以高校为主已建立了近40家概念验证中心。

高校概念验证中心的发展得到了美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美国政府于2009年、2011年分别发布了《美国创新战略:推动可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就业》和《美国创新战略:确保我们的经济增长与繁荣》,将创建大学概念验证中心,作为加速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路径。2017年9月,美国商务部宣布,向多家非营利组织、高等教育机构和创业集团提供总额超过1700万美元的支持,用于创建和扩大以集群为重点的概念验证和商业化计划,以及早期种子资本基金[5]。

麻省理工学院德什潘德中心是美国高校概念验证中心的突出代表,自2002 年成立至2019年底,累计为该校超过125个初期技术项目商业化提供至少1700 万美元的资助,为400多名师生和研究人员提供支持,共有100多位“催化剂”导师和其他来自企业或创业团体的人士,无偿为技术研发者提供技术商业化方面的指导和服务。近30%的项目通过成立公司实现了产业化,这些企业累计吸引了8亿美元后续投资,资本放大效应高达47倍 [6]。

(二)欧盟

欧盟委员会欧洲研究理事会(以下简称“欧研会”)成立于2007年12月,主要负责实施原始创新计划,支持前沿学科和交叉学科研究,以及新技术和新兴领域的开拓性探索[7]。2011年,欧研会实施了概念验证计划,并设立概念验证基金予以保障。

概念验证计划专门针对研究成果市场化前的初始阶段,不支持基础研究的扩展研究以及商业示范应用项目。每个入选项目资助金额最多15万欧元,执行期限不超过18个月,主要用市场化可行性研究、知识产权布局、成立创业公司初始费用等 [7]。

概念验证基金资助列入概念验证计划项目的年度预算,由2011年的1000万欧元,增长至2019年的2500万欧元。截至2019年底,已资助了约1000个项目[8]。2017年12月,欧研会邀请第三方对概念验证基金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评估报告显示:概念验证项目在专利申请、许可协议、研究合作与合同、咨询、新创企业、公共服务、争取其他资助等诸多方面取得了增值。其中,42%的概念验证项目至少完成了1项专利推广,而更多技术则在新创企业或者与中小企业合作中得到应用;获得概念验证基金支持的项目,后续也更加容易得到其他渠道如私人或者风险投资者的研发资助[9]。

三、美国概念验证中心典型运作模式分析

概念验证中心是旨在填平基础研究与产品开发之间“死亡谷”的创新服务机构。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冯·李比希中心和麻省理工學院的德什潘德中心的运作模式较具典型性。

(一)资金支持

德什潘德中心的资助对麻省理工学院的所有院系师生开放。中心每年用于支持大学早期科技成果商业化的拨款项目可分为点火资金和创新资金,申请者获得资助的累计金额不超过20万美元。点火资金每笔不超过5万美元,周期为1年,主要用于新点子的实验探索和概念验证;成功后可继续申请创新资金,追加的资助不超过15万美元,以确保经过概念证明的研究成果的商业价值。

(二)创业咨询

冯·李比希中心和德什潘德中心都拥有实力雄厚的创业导师顾问团。这些咨询专家都具有不同技术专业背景和丰富新创公司或风险公司经营经验,多与企业和投资方等保持良好关系。作为学界和商界之间的桥梁,他们参与项目遴选,为受资助的项目提供创业咨询,促进科技成果供需双方建立密切合作关系[10]。

(三)教育培训

概念验证中心常常通过创设教育课程、开展讲座和研讨、举办学术会议或论坛等方式,帮助师生理解、识别和熟悉科技成果转化流程以及可能遇到的风险问题,为可能的初创企业发展做必要准备。例如,“创新团队”是麻省理工学院独特的课程,向学生传授科学和技术商业化的全过程,主要关注如何判断一项处于早期阶段技术的商业潜能,参加课程的投资人也有机会从中选择值得资助的对象[10]。

四、在京高校设立概念验证中心的可行性

从美国实践看,高校概念验证中心的建立和发展需要一定条件,主要包括:技术、人员、资金、设施、“验证”出口等[11]。北京地区高校曾孕育出过紫光、同方、方正、未名生物等一批知名企业,也最有条件和责任在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和开展概念验证活动中先行探索。

从成果来源看,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中,北京地区高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获奖数量接近全国高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数量的40%。2018年,中国高校获国内职务发明专利授权19.4万项[12],是除企业之外职务发明的最大贡献者;同期北京地区高校职务发明授权量和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在全国高校的比重均在5%上下。这说明一方面北京地区有丰富成果或“新概念”可供“验证”,另一方面也表明北京地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依然有较大上升空间。

从人员看,2018年,北京地区普通高校研究生在校人数为 31.7万人,占全国的11.6%;研发人员数量为8.59万人,占全国的8.7%。此外,北京地区还聚集了全国一流的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这为开展概念验证活动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智力资源。

从资金看,政府非常重视增加对高校科技的投入。2018年,北京地区高等院校研发经费支出为215.9亿元,占全国高校的比重为14.8%。更重要的是,政府部门已经认识到并愿意为开展验证活动提供经费支持。例如,北京市海淀区已宣布将提供专项资金支持本区高校、科研院所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及开展概念验证项目。

从实验设施看,北京地区高校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数量约占全国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的四分之一。同时,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囊括了本地区882个国家级、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4.65万台套仪器设备,可以向社会开放共享。这些为开展概念验证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障。

从“验证”出口看,最直接的方式是就地进入大学科技园或其他孵化器。例如,上海市拟采取具体措施推进大学科技园参与高校科技成果的概念验证和成果熟化。北京拥有国家级和市级的大学科技园40多家、孵化器超过100家,10余家高校成立了技术转移办公室。这都为概念验证后的成果提供了众多的接纳通道。

五、启示与建议

近几年,国家先后修订或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法〉若干规定》《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北京市也新颁布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这些政策法规主要集中在收益分配、价值评估、人员身份等科技成果转化后端,而对科技成果转化前端的关注度不够或效果不佳。美欧对科技创新思想及成果进行概念验证的探索实践,对我国克服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的“短板”问题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央地协同开展概念验证探索

一是加强规划引导。国内概念验证中心建设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2018年以来,西安、北京、上海先后建立起全国屈指可数的几家。2019年10月,北京市海淀区支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立了全市首家概念验证中心,目前已筛选出一批概念验证项目,并初步打通了概念验证、创业孵化和股权投资的链条,为概念验证活动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有益探索。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北京应尽快形成成熟经验和模式向全国推广。建议国家科技、教育、产业部门和北京市合力统筹谋划,将在京高校、科研院所设立概念验证中心列入“十四五”时期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部(院)市合作规划。北京市应将概念验证纳入《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功能建设规划》,进行科学合理布局。通过概念验证中心尽可能早地识别出那些具有商业化前景的项目,催生出有助于解决经济社会重大问题的科技成果。同时,既要防止一哄而上,有名无实,也要克服畏难情绪、裹足不前,还要避免重复建设,考虑差异化布局发展。

二是创新支持路径。借鉴国外经验,对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及实施概念验证的项目资金,前期由政府予以“兜底”保障。建议由科技部和北京市共同设立概念验证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开展概念验证活动,同时考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对“概念验证资助项目”进行支持的可能性。此外,还应积极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如鼓励本校投入、私人捐赠、民间基金会支持等。

(二)采取灵活多样的组建方式

从国外发展历程来看,概念验证中心首先在研究型大学工学院兴起,随后扩展到研究机构和社会组织。建议结合实际情况,灵活组建概念验证中心:在依托单位上,既可以由某一所大学独立组建,也可以几所大学联合组建,也包括在科研院所和社会组织组建,同时鼓励校企共建;在具体运作上,可支持成立“民非”等实体机构,也可采取资助计划等非实体形式;在功能发挥上,既可由政府主导,也可由高校和科研院所主导;在服务内容上,既可以是综合服务类型,也可以聚焦特定专业领域;在服务范围上,可以面向本校本单位,也可以面向特定区域如优先覆盖“三城一区”或良乡、沙河高教园区等。

(三)培育科技成果转化创新生态

一是培育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小生态。发挥好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整体效能及评价激励的导向作用,进一步引导概念验证中心、技术转移机构、校企(地)协同创新平台、大学科技园合作發展或错位发展[13]。例如,概念验证中心重在主动判断科技成果的应用前景即能不能转化的问题,而技术转移机构等可侧重解决“出口”即如何转化的问题。对于没有成立概念验证中心的高校院所,也可通过挖掘现有资源对基础研究成果开展概念验证,评估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是培育区域科技成果转化大生态。高校院所要引导科研人员开展面向应用的基础研究或技术创新,并积极引入创业导师、投资人、专业服务机构等,围绕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创业培训、早期投资、市场对接等个性化服务;企业需要全面提升技术承接和消化能力,在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参与验证及推动孵化。政府要在规划、布局、政策、服务等方面加大对概念验证的支持,及时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示范推广典型经验模式,推动在高校院所内部及周边布局若干符合区域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需求的概念验证中心,同时应尽量避免对具体微观概念验证活动的干预。

参考文献:

[1] 沈健.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与美国差距有多大,问题在哪里?[EB/OL].(2019-11-22)[2020-09-12].

http://zhishifenzi.com/column/depthview/7531?category=depth.

[2] 武学超.美国大学PoCC 协同创新组织模式与借鉴——以“李比希中心”为例[J].学术论坛,2013(11):208-212.

[3] 张九庆.欧盟实施概念验证基金 推动前沿研究项目商业化[J].科技中国,2019(08):17-20.

[4] 肖广岭.跨越“死亡之谷”的新尝试——美国“概念验证中心”及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14(02):131-137.

[5] 张九庆,张玉华,张涛.美国概念验证中心促进成果转化的实践及其启示[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19(04):38-45.

[6] MIT. Deshpande Center fo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EB/OL].[2020-10-09].https://deshpande.mit.edu/about/our-impact.

[7] 袁永,胡海鹏,廖晓东,等. 发达国家概念验证计划及概念验证中心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8(03):50-53.

[8] European Research Council.1000TH ERC proof of concept grant awarded[EB/OL].(2019-07-25)[2020-10-09].https://erc.europa.eu/news/PoC-recipients-2019-second-round.

[9] 张九庆.欧盟实施概念验证基金 推动前沿研究项目商业化[J].科技中国,2019(08):17-20.

[10] 王凯,邹晓东.美国大学技术商业化组织模式创新的经验与启示——以“概念证明中心”为例[J].科学学研究,2014(11):1754-1760.

[11] 肖广岭.跨越“死亡之谷”的新尝试——美国“概念验证中心”及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14(02):131-137.

[12] 国家知识产权局. 2018专利统计年报[EB/OL]. [2020-10-09].http://www.cnipa.gov.cn/tjxx/jianbao/year2018/b/b5.html.

[13] 俞陶然.概念验证打通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N].解放日报, 2020-07-20(05).

猜你喜欢
科技创新启示
论以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烟草行业可持续发展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
要素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率分析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